摘要:目的 探究并分析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的并發(fā)癥與自我管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 將2012年3月~2014年3月98例入住我院內干科病區(qū)的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術后并發(fā)癥,術后嚴密觀察、監(jiān)測,并在術后6個月之內進行隨訪,隨訪針對潛在或存在的不良反應或并發(fā)癥,進行健康宣教,從各個方面指導患者采取相應的自我管理措施。結果 98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的患者在隨訪期間不同程度的出現(xiàn)并發(fā)癥,包括傷口疼痛,感染,電極脫位、睡眠障礙等,指導患者采取相關的自我管理措施后,上述癥狀全部好轉。結論 分析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的并發(fā)癥,并指導患者采取相應的自我管理的措施,能改善患者術后的并發(fā)癥,增加患者滿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并發(fā)癥;自我管理
近年來,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呈現(xiàn)直線上身的趨勢,醫(yī)療技術的進步,又為某些難治性的慢性心臟疾病患者帶來了相當的便利[1]。植入心臟起搏器手術是治療搶救心內科危重的重要措施之一,更是預防和治療各類急慢性嚴重心律失?;颊叩闹匾侄蝃2]。而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在臨床運用中,會出現(xiàn)相關并發(fā)癥,比如起搏故障等,以及給患者日常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從而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3]。選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98例入住我院內干科病區(qū)的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術后并發(fā)癥,并在術前對患者進行精心準備,術后嚴密觀察、監(jiān)測,并在術后6個月內按時進行隨訪,指導患者進行自我管理,取得了不錯的療效,現(xiàn)將研究結果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本組98例患者中,其中男50例,女48例,年齡36~85歲,中位年齡54.2歲,入組患者均患有胸悶、心悸、頭暈等癥狀,其中病竇綜合征38例,Ⅱ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20例,Ⅲ度房室傳導阻滯15例,心房纖顫伴房室傳導阻滯13例,竇性停搏12例。其中,36例伴有暈厥或阿斯綜合征發(fā)作史。植入起搏器類型:VVI起搏器32例,AAI起搏器30例,VVIR起搏器20例,DDD型起搏器10例,DDDR型起搏器6例。
2結果
98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的患者在隨訪期間不同程度的出現(xiàn)并發(fā)癥,包括囊袋感染7例(7.14%),電極移位10例(10.20%),起搏器綜合征15例(15.30%),肺部感染5例(5.10%),便秘45例(45.92%),排尿困難20例(20.40%),睡眠障礙55例(56.12%),上述并發(fā)癥類型之間存在交叉。指導患者采取相關的自我管理措施后,經過6個月的隨訪觀察,上述癥狀全部好轉。
3自我管理
3.1術后危急重癥的自我管理 告誡患者,若植入永久起搏器后,傷口出現(xiàn)發(fā)熱、疼痛或有液體流出等癥狀,應盡快與我科醫(yī)護人員聯(lián)系,并讓患者養(yǎng)成每天清晨測量脈搏并記錄的習慣,若有較大的起伏應及時就診[4]。由我科經過訓練的主治醫(yī)師以上專門人員對心臟永久起搏器植入術后的患者進行程控操作,可以對復雜的病情做出準確診斷和及時處理,也能對患者包括囊袋感染、電極移位、起搏器綜合征在內的并發(fā)癥進行診治[5]。并且,我科對每個隨訪患者都建立了程控檔案,由專門的護士進行管理,患者治療中有用的數據將被長期保留,可為以后的治療提供必要的參考從而高效的管理起搏器植入術后人群。
3.2鍛煉功能的自我管理 患者術后體力活動要適量,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可操之過急,術后1~3個月要避免劇烈的運動,可適當從事日常工作和家務活動,也可選擇適當的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練氣功、種花等低強度活動為宜。但也需注意,手術側肢體要避免高舉、大幅度活動,以避免脈沖發(fā)生器和導線發(fā)生移位。3~6個月后,體質好的中青年可恢復工作,老年患者如不合并其他嚴重的心臟病,活動量以不出現(xiàn)氣促、胸悶、胸痛和下肢浮腫為度。
3.3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 告誡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規(guī)律,合理安排生活,心情要開朗、樂觀、保持情緒穩(wěn)定,少生氣,戒煙酒,保證充足睡眠。并囑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纖維素、低脂、易消化飲食,目的是使患者術后營養(yǎng)得到充分保證,且防止便秘的發(fā)生發(fā)展。并應細心保護埋置起搏器處的皮膚,避免外力撞擊,這樣可以增加起搏器的壽命。平時,須堅持必要的藥物治療,治療心臟的原發(fā)病,讓患者樹立起心臟起搏器不能根治心臟的原發(fā)病,需要患者提高警惕,仍需服用治療冠心病、高血壓病等藥物。
因為一般家用電器如冰箱、微波爐、手機等不會影響起搏器,但應告誡患者避免與身體有直接震動或會發(fā)出電磁波的電器,如電動按摩床、電鉆、電磁爐、剪草機或電熱毯等。并盡量不要靠近高磁場的區(qū)域,如大型電機、電視廣播發(fā)射天線、高壓電纜或工業(yè)磁鐵等區(qū)域。患者應妥善保存自身的心臟起搏器植入卡,由于心臟起搏器是金屬制成,當乘坐飛機安全監(jiān)測時應出示心臟起搏器植入卡以證明。另外,若有突發(fā)事件起搏器植入卡可使醫(yī)務人員了解患者的資料以作出正確的判斷。在患者患有其他疾病,在診治時,需要注意一些醫(yī)療設備如手術電刀、心臟除顫器、伽馬射線儀器、透熱療法儀器以及沖擊碎石儀器和經皮電刺激儀等可能會影響起搏器工作,治療前應向醫(yī)師講明安裝起搏器情況,可做X光檢查,禁止做磁共振檢查[6]。
綜上可知,分析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的并發(fā)癥,并指導患者采取相應的自我管理的措施,能增加患者滿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陳麗萍,袁曉丹,靳娟,等.臨時起搏器保護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植入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3):249-250.
[2]張素巧,李彩英,劉玉茹,等.安裝起搏器術后沙袋壓迫方式改進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0):928-929.
[3]余婷婷,秦小君,鄭文慶,等.永久起搏器植入術后近期并發(fā)癥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6):1530-1531.
[4]席愛雪,齊書英.心力衰竭患者三腔起搏器植入術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9):35-36.
[5]夏蕓,丁小偉.改良式腹帶在永久起搏器置入術后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3):2172-2173.
[6]賈赟麗,金獻萍,藍春晗,等.起搏器植入術后臥床時間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3):2127-2129.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