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臟病,心臟和腎衰竭的發(fā)生引起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常常引起嚴重的并發(fā)癥。目前我國約有心血管病患者2.3億人,其中高血壓患者就占其中的87%左右。我國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約有350萬人,其中50%以上發(fā)病與高血壓有關,高血壓已經(jīng)成為危害人們健康的第一殺手。高血壓也是一種與行為方式有密切關系的疾病,服藥,膳食,運動等行為對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對高血壓病的防治研究、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本文綜述了我國社區(qū)高血壓人群發(fā)病的主要可干預危險因素,并綜述了相關的干預研究進展,為有效進行高血壓防控提供依據(jù)和建議。
關鍵詞:社區(qū)高血壓;危險因素干預;研究進展
1社區(qū)高血壓人群發(fā)病危險因素干預概況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壓患病人數(shù)呈群體形式增加,針對該中現(xiàn)狀,可以采用群體干預的方式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指導和培訓,大范圍的普及高血壓防治方法,從而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認知度,降低人群的患病率和死亡率[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習慣的改變,高血壓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病\", 高鈉低鉀的攝入是發(fā)病的主要因素。糖和脂類物質的過多攝入也是另一重要危險因素。除此之外,人們的生活壓力,精神緊張,生活惡習如吸煙、過度飲酒等也是高血壓發(fā)病的另一重要因素[2-4]。因此改善人們的不良生活方式是預防高血壓病根本舉措;只有有效控制血壓的穩(wěn)定,才能預防心血管病發(fā)生,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
2高血壓的主要危險因素
2.1飲食習慣
2.1.1鈉鹽對高血壓的影響及低鈉鹽對血壓的干預 鈉與血壓的關系是高血壓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根據(jù)一項全國性調查分析顯示,不同地區(qū)的食鹽消耗量與該地區(qū)的平均血壓和高血壓的患病率呈正相關[5],長期食用鹽過高的地區(qū),人群平均血壓水平和高血壓病患病率較高;相反,低鹽環(huán)境的地區(qū)人群高血壓病患病率較低,且血壓不隨年齡而升高,或增高的比率較低;多數(shù)高血壓患者經(jīng)限鹽干預后血壓有所下降。趙芳等[6]對北京市4所學校890 名中小學生的調查發(fā)現(xiàn),不同鈉鹽攝入水平學生的高血壓檢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2. 965,P<0.01)。因此應降低鈉鹽攝入以減少高血壓的發(fā)生。與傳統(tǒng)的食鹽(氯化鈉的純度為95%)相比,低鈉鹽極大地降低了食鹽中氯化鈉的含量,增加了鉀鹽的比重,其咸味也與傳統(tǒng)食鹽相差無幾。與減少食鹽用量相比,低鈉鹽的人群依從性較好。低鈉鹽的降壓實質就是限鈉補鉀。研究表面,飲食中的鈉鉀干預對血壓的影響具有長期的重要性。研究者在我國北方農村地區(qū)進行了三階段的飲食干預試驗,經(jīng)3d的基線觀察后,對研究對象依次施行低鹽、高鹽、高鹽加鉀干預各7d。結果發(fā)現(xiàn)低鹽階段較基線水平收縮壓/舒張壓平均下降8.1/3.5mmHg;高鹽階段較低鹽階段收縮壓/舒張壓平均上升9.1/4.0 mmHg;高鹽加鉀階段較高鹽階段收縮壓/舒張壓平均下降4.6/1.9 mmHg。從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限鈉或補鉀均能達到降壓的目的,增加鉀的攝入量可減弱高鹽攝入對血壓的影響,且對高鹽敏感者的效果更為明顯。
2.1.2高糖對高血壓的影響及飲食干預 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人們就發(fā)現(xiàn)高糖飲食會導致血壓正常大鼠的血壓水平升高。夏超群等采用長期高糖高脂飼料喂養(yǎng)造模法,連續(xù)造模15w以上能使SD大鼠的血壓升高到一定程度,達到輕、中度高血壓水平,同時還能造成肝腎損傷以及血脂異常等伴隨癥狀[7]。孫俊云等[8]以某村125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實驗組實施飲食干預,內容包括:低鹽低脂、適量蛋白質和熱量飲食,注意飲食補鉀。分別于干預前和干預后第1個月、3個月、6個月測量血壓。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干預后1個月及3個月時血壓下降無明顯差異,6個月時實驗組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的有24例,對照組僅4例,實驗組與對照組血壓控制率分別為91.9%和58.7%(P<0.05)。
2.1.3鈣攝入不足對血壓的影響及干預措施 鈣的攝入量是影響血壓的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鈣的日平均攝入量與收縮壓、舒張壓呈負相關關系,而且鈉對鈣的排泄有促進作用。也就是說,鈣攝入量不足會使血壓隨著鈉攝入量的增加而升高。王鵬[9]隨機選取確診的輕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50 例,其中25 例自愿在高血壓常規(guī)治療中加入鈣劑,剩余25 例采取常規(guī)高血壓治療作為對照組。結果表明服用鈣劑組血壓低于對照組(P<0.05)。服用鈣劑有助于控制高血壓患者血壓,提示膳食中合理攝入富含鈣的食物或鈣片對高血壓的防治有積極作用。
2.2生活習慣及行為
2.2.1飲酒對高血壓的影響及干預 飲酒對血壓的影響主要取決于每日酒精的攝入量,并且臨床較多研究認為較多因素可影響到藥物對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馮娟[10]選取90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根據(jù)是否飲酒及飲酒量分為A 組(不飲酒組)、B 組(飲酒量< 150g 組) 及C 組9飲酒量在150g及以上者) 每組各30 例, 將三組人員采用降壓藥物治療前后的治療總有效率及SBP、MBP 水平進行比較。結果A 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B 組及C 組, SBP 及MBP 降低幅度均大于B 組及C 組,而B 組則優(yōu)于C 組(P均< 0. 05),有顯著性差異。表明大量飲酒可明顯影響高血壓患者的降壓效果。
2.2.2吸煙對血壓的影響 調查顯示,在白天,吸煙者的血壓和心率均高于正常人,且吸煙者血壓晝夜波動大,脈壓差增加。從而增加了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11],也是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的主要原因。
向全永等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研究發(fā)現(xiàn),吸煙者血壓明顯高于不吸煙者,說明吸煙與高血壓發(fā)病有緊密關系[12]。許耀等[13]通過監(jiān)測24h動態(tài)血壓,研究了吸煙對男性高血壓患者的晨間血壓的影響,結果表明吸煙組24h脈壓、24h平均收縮壓、白天平均收縮壓、晨間收縮壓上升速度均較高(P<0.05或P<0.01),且收縮壓白天平臺比戒煙組要高(P<0.05)。
2.2.3運動對高血壓的影響和干預 科學適量的運動或體力活動對高血壓患者有積極意義,堅持運動確實可使血壓有某種程度的降低,尤其針對運動前收縮壓較高的高血壓患者效果更為明顯。長期規(guī)律運動能有效控制血壓的作用機制可能與以下幾點有關:運動使得兒茶酚胺釋放減少或是敏感性下降,使交感神經(jīng)張力下降,尤其是針對具有高動力循環(huán)特征者;運動會引起血管順應性的改變,從而增強血管壓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總的周圍阻力;增強β-受體敏感性或降低α-受體敏感性;降低血漿腎素、醛固酮水平;運動能減輕體重,增強胰島素敏感性,并且改善血糖、血脂代謝紊亂的情況;此外,運動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們不良的飲食習慣,減少鈉鹽攝入,控制飲酒量等。所以,堅持科學有效的運動,不僅可以直接起到降壓作用,而且運動本身使體重減輕,更可以進一步加強降壓效果。葉小琴[14]等選擇3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健身操和太極拳運動并進行臨床觀察。結果3個療程后,患者血壓、血糖等指標有不同程度下降,且運動后患者的血壓和心率明顯優(yōu)于運動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唐華等[15]探討了不同運動量干預對高血壓病患者血壓、血脂水平及動脈彈性功能的影響。對比分析治療前與治療后三組患者的收縮壓(SBP)舒張壓(DBP)總膽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動脈彈性功能各項指標的變化差異。結果運動干預組SBP、DPB、TC、TG及動脈彈性功能的改善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影響血壓波動的重要因素之一,情緒變化或精神刺激都會引起血壓的升高,血壓升高程度的大小和持續(xù)時間的長短主要取決于精神刺激強度和個體反應性。研究表明,經(jīng)常心情低落或抑郁的人,血液中去甲腎上腺水平會比情緒平和的人高出30%以上。另外,精神緊張和情緒壓抑,會導致糖皮質激素增高,會促進生長素的過度分泌和腹部脂肪的大量堆積,生長素會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比值降低。
3展望
綜上所述,高血壓作為一種由多種環(huán)境因素誘發(fā)的疾病,其發(fā)生和發(fā)展往往與患者的生活方式和不良行為習慣具有密切關系。了解環(huán)境因素對高血壓病產生的影響,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治療等干預措施,對降低高血壓患病率,提高控制率有積極作用。基礎衛(wèi)生工作者應加強針對社區(qū)居民的高血壓健康知識宣教活動,加強與高血壓患者的溝通,使其知曉更多的高血壓防治知識。同時針對高血壓的相關患病危險因素,戒煙戒酒,多進行體育鍛煉,保持健康心態(tài),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
參考文獻:
[1]衛(wèi)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1[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2,(2):1-3.
[2]蔣相兵,瞿穎,胡健.老年高血壓患者膳食危險因素調查其對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178-180.
[3]陳建佩,王宇.社區(qū)居民高血壓患病情況與發(fā)病危險因素分析[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4,22(3):431-432.
[4]楊萍,陳慧云,余智偉.社區(qū)高血壓患者飲酒行為及影響因素分析[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2013,34(4):68-70.
[5]呂曉娟.低鈉鹽與高血壓的關系[J].華南預防醫(yī)學,2014,40(4):355-358.
[6]趙芳,張普洪,張璐.北京地區(qū)中小學生血壓與油鹽攝入量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3,34(4):439-442.
[7]夏超群,呂圭源,陳素紅,等.長期高糖高脂飲食對大鼠血壓及肝腎功能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2,28(3):122-124.
[8]孫俊云,劉志雄.飲食干預對高血壓控制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1,13(289): 262-263.
[9]王鵬.補鈣對于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積極作用[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34(1):61-62.
[10]馮娟.大量飲酒對高血壓患者降壓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7):583-584.
[11]馬愛群.心血管病學[M].第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5):350-352.
[12]向全永,潘曉群,呂淑榮.吸煙與高血壓相關關系研究[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10,11 (11):1129-1131.
[13]許耀,郝云霞,崔愛東.吸煙對男性高血壓患者晨間血壓上升速度的影響 [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2,20(2):141-145.
[14]葉小琴,李啟燕.運動療法對30例老年高血壓療養(yǎng)員的效果分析[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4,23(5):438-439.
[15]唐華,莊立東,唐詩添,等.不同運動量對高血壓患者血壓、血脂水平及動脈彈性功能變化分析[J].四川醫(yī)學,2012,33(1):93-95.
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