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圍術期護理。方法 選擇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剔除術的患者51例,對其圍術期的臨床護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進行適當總結。結果 所有患者的腹腔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均順利完成,術后12~24h可以下床活動,手術時間(125.24±41.13)min,術中失血量15~390mL,術后4~7d的住院時間,平均4.5d后痊愈出院。術后出現(xiàn)切口輕度疼痛的3例,體溫升至38°C及以上的2例,進行及時處理后2~3d緩解其癥狀,腸管損傷、尿漏和大出血等并發(fā)癥均未出現(xiàn)。結論 在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剔除術之前、之中、之后分別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手術準備、病情觀察、疼痛護理等,可以使治療成功率提高,術后并發(fā)癥減少,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
關鍵詞:子宮肌瘤剔除術;圍術期護理;腹腔
作為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之一,子宮肌瘤在最近幾年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30~50歲的婦女是主要發(fā)患者群。一些子宮肌瘤患者由于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較為年輕或其癥狀的相關要求,所以可進行子宮肌瘤剔除術[1]。如今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進步,腹腔鏡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發(fā)展,與傳統(tǒng)婦科手術相比具有痛苦少、創(chuàng)傷輕、手術切口小、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是許多女性患者的首選。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51例子宮肌瘤患者在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剔除術,并在圍術期進行多方面的細心護理,臨床效果較好,現(xiàn)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子宮肌瘤患者共51例,年齡25~48歲,平均37±1.6歲;未婚患者5例,未生育患者12例;多發(fā)肌瘤18例,單發(fā)肌瘤33例;闊韌帶肌瘤7例,漿膜下肌瘤25例,肌瘤中肌壁間肌瘤18例;有慢性盆腔炎史15例,下腹部手術史7里。所有患者在手術前均經(jīng)過B超與婦科檢查確診為子宮肌瘤,腫瘤直徑均小于9cm,平均4.7cm,腫瘤個數(shù)低于5個,并無腹腔手術禁忌癥。麻醉方式:38例為連硬外麻加強化,11例為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經(jīng)專業(yè)醫(yī)師檢查全部切除的子宮肌瘤標本均為良性。
1.2 方法
1.2.1術前護理
1.2.1.1心理護理?;颊卟⒉涣私庾訉m肌瘤和腹腔鏡的相關知識,很容易有恐懼、急躁和焦慮等情緒,并不配合治療。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和家屬積極主動的交流,將疾病常識、手術目的、方式與優(yōu)勢等向患者講解,要態(tài)度和藹、熱情,給予其鼓勵和支持,并以恢復期患者為例子,有針對性的進行說明,使其心理壓力減輕,不良情緒得到舒緩,保持良好心理狀態(tài),在配合治療時積極主動,有足夠信心能夠戰(zhàn)勝疾病[2]。
1.2.1.2各種術前準備。①皮膚準備,術前患者要對個人衛(wèi)生加以注意,將臍部用溫水清洗干凈,將臍孔內(nèi)污垢用棉球蘸肥皂水去除,用碘伏消毒,盡可能使臍孔皮膚受到棉簽摩擦的刺激減輕,使臍孔及周圍皮膚的無菌性和完整性得到保證,這樣在臨床上能夠有效預防手術后切口感染,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其傷口均未發(fā)生感染;②陰道準備,手術當天早上及前一天晚上將宮頸、陰道前后壁和陰道后穹窿采用0.25%碘伏擦洗3~4次,并將1枚滅滴靈栓放置于陰道內(nèi);③胃腸道準備。囑咐患者在手術1天前禁止食用產(chǎn)氣食物,包括地瓜、豆類等,手術前12h進行常規(guī)禁食,6~8h禁水。手術當天早上及前一天晚上分別用溫鹽水清潔灌腸,幫助患者氣腹下進行手術;④導尿管準備。術晨將膀胱排空,麻醉后將導尿管留置,防止膀胱在手術中被損傷,在術后起床排尿時能減輕傷口疼痛。
1.2.2術中護理 ①手術體位的選擇。患者在手術中應采取頭低足高截石位,將一個約厚3cm的軟枕墊在臀下,將四肢妥善固定,防止受壓。②對電刀的使用加以注意,醫(yī)護人員在手術前巡房時應囑咐患者進入手術室時不可戴金屬飾品。對高頻電刀進行認真檢查,看其狀態(tài)是否完好,是否正確粘貼負極板,并與手術部位盡量貼近,使安全回路的距離縮短。防止患者皮膚接觸到手術床以及其他金屬物品,使手術床單位保持干燥,避免電灼傷。③使用醫(yī)用氣體時應嚴格。將醒目的標志貼在氣體外瓶上,確定位置后放置。將\"空\"的標志懸掛在空氣體瓶之上,將時間寫上,注意使用前不同接頭牢固與否,氣腹肌是否正常工作,要使充氣導管保持無菌。最后是術中輸血和用藥的要求。必須要完成三查七對,手術中要求2人核對輸血與用藥情況,執(zhí)行之前必須確保沒有錯誤,在患者出手術室之前要將安瓿保留,在24h內(nèi)保留血袋。
1.2.3術后護理 手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及變化:將脈率、血壓與心率等采用監(jiān)測儀進行監(jiān)測,對體溫波動情況加以注意,鼓勵患者排尿時自理,并對尿量和尿色加以觀察,查看滲液、滲血等是否出現(xiàn)在切口處,使切口保持整潔,且敷料干燥;疼痛護理:為使患者的疼痛得到緩解,護理人員可要求采取舒適體位,并進行心理安慰。如果有腹部脹痛與肩部、兩側肋部疼痛出現(xiàn),及時向患者說明,這種情況是因未完全排出腹部氣體,膈肌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等完全吸收氣體其癥狀也會逐漸消失,患者在了解情況后通常可以接受;給氧護理:術后6~8h進行常規(guī)給氧,2L?min的流量,使氧分壓提高,血氧含量增加,促進排除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和氧氣的交換,使缺氧癥狀得到改善,疼痛得到緩解;飲食護理:術后可酌情進食流質(zhì)的時間為3~6h,6h后采取半臥位,進食后對患者的排便排氣與腹部情況進行觀察,2d之后以實際情況為依據(jù),可以食用半流質(zhì)、低脂與高蛋白食物,但禁食辛辣刺激性或產(chǎn)氣食物以及糖類;導尿護理:由于術后并無嚴重疼痛,所以當日輸液完或術后4~6h可將導尿管拔出,患者均可以接受,鼓勵其進行排尿,且順利完成;傷口護理:可以縫針縫1~2針來幫助傷口愈合,術后24h對患者腹壁穿刺處進行嚴密觀察,查看滲液、滲血以及痛、熱、腫、紅等現(xiàn)象是否出現(xiàn),使傷口保持清潔干燥,淋浴要在愈合完好后才能進行。另外患者在術后6~12h可下床活動,多進行鍛煉,促進康復。
2 結果
所有患者的腹腔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均順利完成,術后12~24h可以下床活動,1~2d肛門排氣,1~2d進食,有引流管者術后拔除時間為1~2d。手術時間(125.24±41.13)min,術中失血量15~390mL,術后4~7d的住院時間,平均4.5d后痊愈出院。術后出現(xiàn)切口輕度疼痛的3例,體溫升至38°C及以上的2例,進行及時處理后2-3d緩解其癥狀,腸管損傷、尿漏和大出血等并發(fā)癥均未出現(xiàn)。
3討論
因為患者并不了解腹腔下手術,對性功能是否會因手術而改變過度擔心,怕夫妻生活受到影響以及術后出現(xiàn)身體不適與體型改變等,可能出現(xiàn)恐懼、焦慮與緊張心理[3]。因此在手術之前完成各項準備工作以及患者的心理疏導,可以使患者對腹腔鏡技術的安全性與先進性有所了解,其不良情緒得到緩解,心理壓力減輕,有足夠信心積極配合手術治療,手術安全得到保證。另外在手術之中以及手術之后也應進行各方面的精心護理,有利于手術的順利完成以及患者的盡快康復。在本次研究中,經(jīng)過圍術期護理,51例患者的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均成功,患者并未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且術后恢復較好。因此對子宮肌瘤患者進行圍術期護理,可以使手術質(zhì)量與臨床療效提高,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 高巖,樊平,毛侖,等.腹腔鏡手術及孔皮膚清潔準備方法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2,5(1):27.
[2] 馮鳳芝,冷金花,郎景和.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臨床進展[J].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12,3(1):2029-2030.
[3] 黃浩,王剛,劉霓,等.電視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107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13,2(5):32-34.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