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不同修復材料用于口腔修復的杭摩擦性能。方法 選取本院的180顆需要修復的牙齒,隨機分成三組,每組60例。金屬組采用金屬材料進行修復,陶瓷組采用陶瓷材料修復,樹脂組采用樹脂材料修復。對三組牙齒的修復效果進行分析。結果 治療后6個月,金屬組、樹脂組及陶瓷組患者的牙齒修復成功率分別為95.0%、93.3%、95.0%,三組患者治療成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年,三組患者的牙齒修復成功率分別為93.3%、91.7%、93.3%,三組患者治療成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治療1年三組患者口腔修復失敗的情況進行記錄分析,發(fā)現(xiàn)金屬組中有松動脫落1顆,破裂患牙1顆,畸形患牙1顆,出現(xiàn)其他失敗的患牙1顆;樹脂組有松動脫落患牙1顆,牙齒破裂患牙2顆,牙根裂1顆,畸形患牙1顆;陶瓷組:松動脫落患牙1顆,破裂1顆,牙根裂1顆,畸形1顆。三組患者的修復失敗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3種不同材料的抗摩擦性能在口腔修復中總體差距不大,醫(yī)護人員應該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患者的材料進行口腔修復,從而保證患者口腔修復效果。
關鍵詞:口腔修復;摩擦性能;材料;比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的日益多樣化復雜化,牙周疾病的發(fā)生率逐漸升高,選擇適宜的醫(yī)學材料進行牙齒修復至關重要?,F(xiàn)代科技進步迅速,醫(yī)學也得到了長足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性能優(yōu)良的材料被應用于口腔修復中[1-2]。評價一種材料的咀嚼和咬合功能,其抗摩擦性能的優(yōu)劣成為關鍵,摩擦性能不僅反映牙齒修復功能、使用時間,還會對原有天然牙造成磨損[3-4]。筆者選擇2012年1月~2014年7月我院行口腔修復的A例(A顆牙)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將不同修復材料用于口腔修復,觀察抗摩擦性能。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154例患者180顆需要修復的牙齒,隨機分成三組,每組60顆,其中金屬組采用金屬材料進行修復,陶瓷組采用陶瓷材料修復,樹脂組采用樹脂材料修復。154例患者中,男性79例,女性75例,年齡19~81歲,平均(38.5±4.5)歲,所有患者均伴有牙體大面積缺損,沒有牙周、根周增寬變性以及松動叩擊痛等癥狀。其中,修復中所采用的口腔金屬材料為合金類材料,口腔樹脂材料為合成樹脂,口腔陶瓷材料為釉質瓷。
1.2方法
1.2.1修復材料 金屬材料為鈷鉻合金,由上海毅航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提供;樹脂材料為合成樹脂,由香港歐洲衛(wèi)生有限公司提供;陶瓷材料由德國Dentaurum J.P.Winkelstroeter KG公司提供。
1.2.2修復方法 金屬組患者采用鈷鉻合金金屬材料進行口腔修復,樹脂組采用合成樹脂進行口腔修復,陶瓷組則采用陶瓷材料進行修復。
1.3觀察指標 分別在治療后6個月和1年時對三組患者的牙齒修復情況進行記錄。并在治療后1年分析3組患牙修復失敗的具體情況。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三組患者牙齒修復情況及失敗情況的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三組患者牙齒修復情況的比較分析 治療后6個月,金屬組、樹脂組及陶瓷組患者的牙齒修復成功率分別為95.0%、93.3%、95.0%,3組患者治療成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年,三組患者的牙齒修復成功率分別為93.3%、91.7%、93.3%,三組患者治療成功率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三組患者治療1年后失敗情況的比較分析 治療后,金屬組修復失敗4顆;樹脂組修復失敗5顆;陶瓷組修復失敗4顆。三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三組患者的修復失敗情況具體見表2。
3 討論
人體牙齒組織是一種高度鈣化的材料,主要分為牙冠和牙根。其中牙釉位于牙冠表層。臨床上,我們所說的牙齒磨損是指在機械碰撞、熱能反應及化學性質類反應造成其硬組織的損耗過程。長期牙磨損會導致牙本質的磨損,影響牙質[5-8]。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口腔修復有金屬材料、樹脂材料和陶瓷材料等。對于金屬材料的摩擦學性能比較好,且金屬材料對原牙造成的磨損也比較小。而對于樹脂材料的摩擦而言,它影響患者牙齒的耐磨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樹脂填料的含量大?。虎陬w粒形狀;③樹脂基質結合填料過程情況等;而對于陶瓷類材料的摩擦性能而言,它的物理結構方面、化學成分情況及材料表面部位特征等因素都可能是影響其磨耗性能發(fā)揮的主要因素。本次試驗中,三組患者采用3種不同材料進行修復,患者在修復6個月后,金屬組57例成功,樹脂組56例成功,陶瓷組57例成功,成功率分別為95.0%、93.3%、95.0%。而修復12個月后,金屬組56例成功,樹脂組55例成功,陶瓷組56例成功,成功率分別為93.3%、91.7%、93.3%。三組患者修復成功率組間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由此可以說明這3種采用的抗摩擦性能差距不大。
綜上所述,采用3種不同材料的抗摩擦性能在口腔修復中總體差距不大。醫(yī)護人員應該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選擇合適患者的材料進行口腔修復,從而保證患者口腔修復效果。
參考文獻:
[1]龔蕾,肖虹.不同口腔修復材料摩擦性能的比較及影響因素[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29).
[2]高秀芳,張連云,李長義.牙科材料磨損的機制及其評價方法[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08(01).
[3]熊菲,周新聰,李愛農,等.天然牙和牙科材料的摩擦學研究現(xiàn)狀與進展[J].摩擦學學報,2005(04).
[4]馬福軍,王占紅.不同種齒科修復材料與牙釉質磨損性能的臨床評價[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34).
[5]錢建亞.口腔修復患者970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1(22).
[6]廖偉,周年茍,扈祚文,等.不同口腔修復材料生物相容性及3種材料充填恒磨牙鄰面齲的臨床驗證[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08).
[7]龔蕾,肖虹.不同口腔修復材料摩擦性能的比較及影響因素[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29).
[8]劉霜,張連云,李長義.口腔修復支架用鈦合金的研究進展[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0(03).
編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