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桑枝性平、味微苦,歸肝經,其具有良好的行水氣、利關節(jié)、祛風濕功效,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顯示桑枝具有抗氧化、抗炎癥、降血糖等藥理活性,臨床多用于治療癱瘓、手足麻木、關節(jié)腫痛、高血脂、糖尿病等。黃酮類化合物是桑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菌等藥理作用。本文現(xiàn)將桑枝化學成分黃酮的藥理作用及其應用進展做一簡要綜述。
關鍵詞:桑枝;黃酮;藥理作用;化學成分
桑枝為??浦参锷5母稍锬壑?,于春末夏初采收后,去除桑葉,將紙條曬干,或將其切片后再曬干,即可制成。桑枝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多糖類化合、生物堿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等,另外還含有鞣質、維生素、揮發(fā)油、有機酸、氨基酸等成分[1]。其中黃酮類化合物包括蘆丁、異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等,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菌等藥理作用。下文就桑枝中黃酮類化合物的相關藥理作用、應用情況做一簡述。
1桑枝化學成分黃酮的藥理作用分析
1.1抗菌抗炎作用 據(jù)相關研究顯示,桑枝中的部分黃酮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微生物作用,其能有效抑制多種真菌及細菌活性。國內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2],桑枝中的黃酮類提取物可有效抑制角叉菜膠引起的足浮腫、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腫脹,同時還能對小鼠腹腔液滲出進行抑制,抗炎活性顯著。另外,還有學者應用桑枝中的總黃體酮提取液進行體外實驗,發(fā)現(xiàn)總黃體酮成分可對p-ERK蛋白表達發(fā)揮抑制作用,從而對COX-2、iN-OS靶基因及蛋白表達進行抑制,減少氧化應激及NO產量,對炎細胞因子表達進行抑制,促進抗炎介質表達,從而發(fā)揮抗炎作用。
1.2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1.2.1降血糖 有學者應用多種桑枝總黃酮類化合物進行降血糖藥效學實驗發(fā)現(xiàn)[3],桑枝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而降血糖的有效成分為總黃酮,在進一步對實驗前后的血液含糖量進行對比、分析后,發(fā)現(xiàn)MT-TF是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成分。還有文獻報道,在高血糖大鼠模型中,通過持續(xù)口服桑枝提取物,大鼠的非禁食血糖、空腹血糖均較給藥前顯著降低,同時血脂水平明顯改善,糖尿病腎病相關指標也有所好轉,可見桑枝總黃酮具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
1.2.2降血脂 據(jù)國內文獻報道顯示[4],對高血脂癥小鼠應用桑枝95%乙醇提取物后,小鼠的TG(甘油三酯)、TC(總膽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均有明顯改善,表明桑枝95%乙醇提取物總黃酮具有良好的降血脂效果。
1.3抗腫瘤作用 目前,已有研究證實桑枝皮水提液可對腫瘤細胞發(fā)揮顯著的細胞毒性作用,說明桑枝皮中所含的苷類化合物具有腫瘤細胞抑制作用,而且在一定劑量范圍內,不會對正常細胞發(fā)揮毒副作用。國內有學者研究證實[5],提取的桑枝多糖RMPS-1、RMPS-2均能發(fā)揮體外抗腫瘤活性。還有學者從滇桑莖皮中提取了多種的單體化合物,通過抗腫瘤篩選發(fā)現(xiàn)正丁酸可對腫瘤細胞活性進行抑制。
1.4抗氧化作用 在人體內,氧化自由基是多種疾病中的一個重要誘導因子,同時也與人體衰老有著密切聯(lián)系。桑枝中所含的多酚類、黃酮類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效果。據(jù)文獻報道顯示,桑枝所含的多糖及多糖衍生物具有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作用。還有學者對桑枝皮提取物做體外生物活性實驗發(fā)現(xiàn),其能有效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這表明從桑枝皮中提取出的化學物質具有抗氧化作用。應用乙醇對桑枝中的化學物質進行提取,通過體外實驗發(fā)現(xiàn),提取物桑枝總黃酮可有效清除DPPH,其抗氧化能力顯著。
2桑枝化學成分黃酮的應用
2.1中西醫(yī)領域 在祖國醫(yī)學中,常將桑枝用于治療糖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關節(jié)病變,其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緩解糖尿病并發(fā)癥臨床癥狀,臨床療效確切。據(jù)國內文獻顯示[6],對2型糖尿病大鼠應用桑枝總黃酮提取物后,大鼠的血糖水平顯著降低。還有學者對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了純中藥制劑的桑枝顆粒,并設應用拜糖平治療的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持續(xù)用藥60d后,應用桑枝顆粒組的降糖有效率為95%,對照組則僅為80%,組間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同時桑枝顆粒組的糖尿病癥狀改善程度也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此外,在中醫(yī)中,桑枝也被用于治療關節(jié)炎、風濕、通風、高血壓、中風等病癥。
在西醫(yī)領域中,德國拜耳公司通過研究桑枝所含生物堿1-脫氧野尻霉素(DNJ)結構,研發(fā)出了用于治療糖尿病的西藥米格列醇,目前該藥物在臨床上的應用十分普遍,臨床療效也較為顯著。
2.2保健品領域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顯示,桑枝皮中所含的果膠具有降血糖、降膽固醇效果,可用于治療胃潰瘍、糖尿病、心血管硬化等疾病,也可用做金屬解毒劑、細菌培養(yǎng)基、凝膠劑。據(jù)文獻報道顯示,將桑枝韌皮進行酸抽提、二次堿煮后,制備出桑枝皮纖維和果膠,將桑枝皮纖維通過硫酸水解,獲得了納米纖維素晶須。果膠可作為醫(yī)藥工業(yè)原料,納米纖維素晶須可加入絲素蛋白基質中,用于制備生物復合膜。
2.3化妝品領域 目前,桑枝提取物已經在美白、脫發(fā)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研究顯示,桑枝中的相關物質可對酪氨酸酶活性發(fā)揮抑制作用,將其用于化妝品中,可有效發(fā)揮皮膚美白作用。另外,還有人利用蕁麻、桑枝的提取物,研發(fā)出了抑制毛發(fā)生長的美容產品。
3結論
桑枝具有良好的降糖、降血脂、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腫瘤等藥理作用,是中醫(yī)治療糖尿病相關并發(fā)癥、手足麻木、關節(jié)腫痛、高血脂等病癥的常用藥。隨著人們對桑枝藥用活性成分的深入了解,其也被逐漸用于保健品、化妝品領域。我國作為桑枝種植大國,有著豐富的資源優(yōu)勢,其利用潛能巨大。
參考文獻:
[1]馬新博,宮汝飛.柿葉黃酮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學報,2012,40(4):130-132.
[2]章丹丹,高月紅,Jessica Tao Li等.桑枝總黃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成藥,2011,33(6):943-946.
[3]周林,徐立,伍春等.桑枝皮總黃酮提取工藝條件的優(yōu)化試驗[J].蠶業(yè)科學,2010,36(3):491-495.
[4]章丹丹,凌霜,張洪平等.桑枝總黃酮體外抗炎活性及機制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0,21(11):2787-2790.
[5]石燕,劉紹璞,劉忠芳等.山楂果和桑枝提取物中總黃酮含量的Fe(phen)2+3探針共振瑞利散射法測定[J].應用化學,2009,26(4):456-461.
[6]李琳,劉先明,馬永雷等.從桑枝皮醇提物萃取的不同組分及其體外生物活性[J].蠶業(yè)科學,2010,36(4):680-686.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