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老年眩暈患者的最佳護理方式,幫助老年眩暈患者盡快痊愈。方法 本次效果分析主要選取了2012年4月~2013年10月老年眩暈患者80例,在患者同意的基礎上,分為實驗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對照組的40例患者主要是采取一般的護理方式。實驗組在進行一般護理方式的基礎上,給予患者進行適當的針對性康復訓練和心理護理,觀察和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對照組的40例患者在護理后,眩暈發(fā)生率和復發(fā)率明顯高于實驗組的患者(P<0.05)。結論 在對老年眩暈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要注意在一般護理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康復性訓練指導和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提升老年眩暈患者的康復率,降低老年眩暈患者的眩暈情況的復發(fā)率。
關鍵詞:老年;眩暈患者;護理
眩暈是人體對空間產生定位障礙所造成的一種位置性或者是運動型的錯覺,主要是因為人體中,頭腦的前庭神經、迷路神經、小腦以及腦干病變所造成。這種眩暈癥狀會伴有肢體平衡障礙、眼花等并發(fā)癥狀。隨著人年齡的增長,這種癥狀的發(fā)病率也在逐漸的上升,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性因素,如何更好的護理老年眩暈患者,使他們能夠盡快痊愈成為了當前護理的重點內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效果分析主要選取了2012年3月~2014年10月老年眩暈患者80例,在患者同意的基礎上,分為實驗組40例和對照組40例。實驗組患者中,年齡56歲~79歲,平均年齡為(65±4.5)歲。對照組的患者中,年齡57歲~81歲,平均年齡為(67±2.5)歲。80例患者中,高血壓患者為31例,頸椎病患者為29例,高血脂患者11例,糖尿病患者為9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主要采取一般護理方式,主要是為患者及家屬進行常規(guī)的知識引導工作,保持病房內的通風和光線的柔和度,保證病房的安靜。定時叮囑患者進行休息,不要在病房中放置搖晃的物品,不要吸煙、喝酒。密切關注眩暈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一旦發(fā)現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
1.2.2 實驗組 在同上護理方式的基礎上,給予實驗組患者適當的康復訓練和心理護理。①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增強患者對抗病魔的信心,樹立陽光、積極的心理態(tài)度。醫(yī)護人員可以使用暗示法、意識轉移法、分散注意法等方式,進行科學的心理護理。針對一些具有特殊心理問題的老年人患者,要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消除老年人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減輕老年人的心理負擔,避免因為老年人的心理恐懼感或者焦慮因素所造成的病情反復發(fā)作情況。對于一些具有語言障礙或者低文化水平的老年人患者,可以采用手語或者圖片等方式,幫助老年人患者加深對病情的直觀理解。②對患者進行科學的康復訓練,例如健身操、太極拳等等。指導患者每天堅持各項康復訓練,學習平穩(wěn)站立和平衡練習,在自己感覺到眩暈時,要及時轉移注意力,想一些其他有趣的事情,學會自頭皮、額部、面部逐漸放松,接下來自四肢向全身肌肉的逐步放松,堅持1~3次/d,每次練習15min左右。③對老年人的枕頭也要進行嚴格的檢查。老年人患者的枕頭最好是形狀為中間低、兩端高的枕頭,兩端大約比中間高1~5cm,枕頭中的填充物最好是質地柔軟的東西,枕墊的長度最好超過老年人患者肩寬12~15cm,以保證老年人的睡眠質量。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護理效果分析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數據比較使用t進行檢驗,技術資料以%表示。
2 結果
對照組的40例患者在護理后,7例出現眩暈情況,實驗組0例,眩暈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實驗組的患者。在6個月后,對患者的隨訪過程中發(fā)現,實驗組患者復發(fā)人數為1例,對照組的復發(fā)人數為4例。實驗組的患者眩暈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患者(P<0.05),見表1。
3 討論
眩暈(Veftigo)也是內科較為常見的病癥之一,主要是機體對空間關系的定位出現模糊或者障礙,形成運動錯覺,患者會感覺到身體在搖晃或者旋轉。隨著人年紀的逐漸增長,前庭系統(tǒng)的血液供應量也在逐漸減少,很多老年人會由于缺血而引起身體功能障礙,進而出現眩暈現象。
康復訓練和心理護理是提升老年眩暈患者的有效護理方式,在對老年眩暈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老年人的藥物護理,根據老年人對藥物的敏感度進行科學用藥,更要注重引導老年人患者進行有效的平衡能力訓練,指導患者和患者家屬必要的安全常識,并給予老年人更多的信心和支持,消除老年人對自身疾病的恐懼感。對于一些文化水平較低或者具有文化差異性的患者,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對老年人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耐心、細致的講解,不厭其煩的為患者講解眩暈的知識和預防眩暈的措施,從而積極的配合治療,更快、更好的恢復。
眩暈最容易發(fā)生于老年人患者起床、下床、如廁等體位突然發(fā)生變化的時候,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在體位發(fā)生變化時,注意患者動作緩慢,最好不要一個人外出,一切行為在家屬的陪同下進行,防止出現摔傷、眩暈現象,加重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一旦患者出現眩暈情況,要及時幫助患者進行臥床休息,保持周邊環(huán)境的清凈和陽光的舒適程度,為患者提供一個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另外,在飲食方面,護理人員也要加強對患者的科學指導,要多引導患者吃一些具有低脂、低鹽、高鈣的食物,不能吸煙和喝酒。在睡覺時,要保持正確的睡姿,避免因為突然的頸部轉動或者持久性的低頭、仰頭動作而出現的頸部不適。
據統(tǒng)計,在老年人群中,眩暈的發(fā)生率為5%,所以老年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飲食的平衡,多了解和學習一些預防眩暈的措施和方法,一旦出現平衡失調、惡心、站立不穩(wěn)、眼球震顫等情況,要及時進行注意力轉移等方式,保持身體的平衡。
在本次護理效果觀察中,采取基礎護理聯合康復訓練、心理護理的患者眩暈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單獨采用基礎護理的患者。在半年后的隨訪過程中,實驗組的患者眩暈復發(fā)率也低于對照組患者,提升了老年眩暈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了意外情況的發(fā)生,更多的老年人學會了轉移注意力,保持身體的平衡。
綜上所述,有效的基礎護理聯合康復訓練、心理護理,能夠有效降低老年眩暈患者的眩暈發(fā)生率,對老年康復患者的身體康復具有顯著的效果,值得在臨床護理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滕秋月.56例老年眩暈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2):254-258.
[2]楊迎艷,王瑞新,王海峰,呂春蘭.老年眩暈病因與臨床特征275例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04):149-153.
[3]范新生,劉志軍,徐非凡,等.急診眩暈患者120例臨床分析[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02):324-325.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