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肺功能檢查對于哮喘患者的臨床作用。方法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4例哮喘患者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來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14名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兩組均接受肺功能檢查,對兩組肺功能檢查結(jié)果進行比較。結(jié)果 與健康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MEF50%Pred、FEV1%Pred、MEF%Pred、PEF%Pred等指標均顯著下降,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哮喘程度患者和健康對照組FVC%Pred、FEV1/FVC%Pred、MEF50%Pred、FEV1%Pred、PEF%Pred、MEF25%Pred等指標均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哮喘患者接受肺功能檢查對其臨床診斷和治療意義顯著。
關(guān)鍵詞:肺功能檢查;臨床作用;哮喘
哮喘在臨床呼吸內(nèi)科中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慢性疾病,此病具體特征以肥大細胞和啫酸粒細胞為主的氣道高反應性以及氣道變應性為主。發(fā)病之后,胸悶、咳嗽、呼吸困難、反復發(fā)作性喘息是患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發(fā)病初期,氣道阻塞性具有一定的可逆性,患者接受藥物治療后可自行緩解,但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則隨著病情不斷加重則可發(fā)展成氣道不可逆性重塑和阻塞 [1]。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74例哮喘患者肺功能檢查的臨床作用,現(xiàn)作如下總結(jié)匯報: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4例哮喘患者作為觀察組,全部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哮喘防治指南診斷標準[2]。其中男患者42例,女患者32例,患者年齡7~15歲,平均年齡(8.5±0.2)歲;其中穩(wěn)定期患者30例,慢性持續(xù)期患者44例。選取同期來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14名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9名,女5名,年齡6~13歲,平均年齡(7.5±0.8)歲;所有患者及健康者均知曉本次研究目的,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肺功能測定具體方法:由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采用進口肺功能檢測儀為患者進行肺功能監(jiān)測,開始檢測前先對容量、氣體、環(huán)境等進行定標。患者和健康者先測試身高體重,醫(yī)護人員指導其掌握正確的配合要領,以實現(xiàn)最佳測試效果。檢測時指導患者保持坐位,精神放松,含接口、夾鼻等,對VC(肺活量)、FVC(用力肺活量)、MEF50(呼出50%肺活量最大呼氣流量)、FEV1/FV(一秒率)、PEF(峰流速)、MEF25(呼出25%肺活量最大呼氣流量)、MEF75(用力呼氣75%流量)等指標。采用實測值和自身正常預計值的百分比計算全部指標。VC、FVC、FEV1、CFEV1/FVC、MEF25F、MEF50、PEF等指標均在80%以上時表示正常,不足80%則表示降低。連續(xù)測定3次,每次間隔5min,控制誤差<5%,最后取其最佳值。
1.3統(tǒng)計學分析 將本組研究之中得到的所有相關(guān)數(shù)據(jù)均選擇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加以處理統(tǒng)計,全部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將兩組間計量資料比較予以t檢驗,以P<0.05表示組間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比較兩組肺功能檢測結(jié)果進行 觀察組MEF50(36.33±14.42)、MEF25(54.66±20.15)、PEF(70.25±15.85)、FEV1%FVC(66.18±10.25)、FVC(75.86±18.79)、FEV1(71.53±24.75)、MEF75(73.04±5.36),健康對照組MEF50(48.44±15.75)、MEF25(66.75±17.47)、PEF(85.23±12.03)、FEV1%FVC(84.03±7.68)、FVC(92.25±12.66)、FEV1(92.02±13.87)、MEF75(82.05±6.52),與健康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MEF50%Pred、FEV1%Pred、MEF%Pred、PEF%Pred等指標均顯著下降,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指標雖有所下降,但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比較不同時期哮喘患者和健康者肺功能情況 不同哮喘程度患者和健康對照組FVC%Pred、FEV1/FVC%Pred、MEF50%Pred、FEV1%Pred、PEF%Pred、MEF25%Pred等指標均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哮喘是呼吸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屬于慢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現(xiàn)出反復喘息、胸悶、咳嗽等癥狀,且在夜間或凌晨發(fā)作,部分癥狀較輕的患者可自行或通過治療使病情得到緩解 [3]。
氣道阻力持續(xù)增高以及可逆性氣流受限是哮喘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對其進行早期肺功能檢測可充分了解患者氣流具體受阻情況。肺功能檢測主要是依賴呼吸生理知識和現(xiàn)代檢查技術(shù)相結(jié)合的方式探索和掌握患者呼吸系統(tǒng)功能狀態(tài),其屬于安全可靠、無創(chuàng)檢查方法,其對胸肺疾病診斷、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以及病情發(fā)展情況、治療和預后效果等指標可進行準確評估 [4]。哮喘的發(fā)病過程包括肺通氣、換氣以及彌散的全部肺功能發(fā)生異常等,反映氣道阻塞情況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就是FVC(用力肺活量),F(xiàn)VC下降程度和氣道阻塞程度之間呈現(xiàn)正相關(guān)。而反映大氣道阻塞情況的重要指標則是FVC、FEV1、PEF、MEF25、MEF50以及FEV1/FVC等指標,小氣道功能情況則由PEF反映出來。哮喘在急性發(fā)作期,患者的氣道阻力呈現(xiàn)明顯升高趨勢,同健康者或者慢性期患者相比,其FVC、FEV1、PEF、MEF25、MEF50以及FEV1/FVC等指標均有所下降,主要表現(xiàn)出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哮喘患者的氣道阻塞現(xiàn)象一般具有可逆性,給予有效治療之后,可有所改善。在為哮喘患者進行診斷和治療時,應充分了解這一特性[5,6]。選擇適宜的方式進行,以免出現(xiàn)其他意外情況,影響檢測結(jié)果準確度。
本組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健康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MEF50%Pred、FEV1%Pred、MEF%Pred、PEF%Pred等指標均顯著下降,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哮喘程度患者和健康對照組FVC%Pred、FEV1/FVC%Pred、MEF50%Pred、FEV1%Pred、PEF%Pred、MEF25%Pred等指標均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以證明,哮喘患者接受肺功能檢查對其臨床診斷和治療意義顯著。
參考文獻:
[1]王宏偉,盧明毅.肺功能檢查在老年性哮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4,25(7):1125-1126.
[2]權(quán)蓉丹.在肺功能檢查中分析哮喘的特點[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3,10(33):28,30.
[3]嚴峻,蔡永遼,陳永謙等.肺功能檢查在老年支氣管哮喘診斷中的意義[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11):1973-1974.
[4]徐亮,張皓.34例支氣管哮喘患兒兩種肺功能檢查結(jié)果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4,25(5):740-741.
[5]何國文,朱利永.肺功能檢查在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緩解期的變化及意義[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04(17):72-73.
[6]劉再玲,陳瑞.肺功能檢測在哮喘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3,36(39):115-116.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