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人們對于高血壓等常見疾病的認識逐漸深入,對其診斷的標準也在不斷地調整,在整個人群中,隨著年齡的升高,血壓水平也呈現上升趨勢,尤其是老年人群,身體機能和新陳代謝功能都有所下降,普遍患有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目前,在醫(yī)學界產生了血壓分層的概念,認為應該因人而異,針對患者個人體質,在參照血壓標準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方式。本文將對老年人高血壓的臨床特征作出詳細描述,從高血壓產生的原因入手,探討預防高血壓的針對措施,并進一步對高血壓的治療措施作出綜合闡述。
關鍵詞:老年人;高血壓;臨床特征;原因;預防措施;治療措施
1 老年人高血壓臨床特征
1.1高血壓的分類 高血壓可分為原發(fā)性高血壓和繼發(fā)性高血壓兩類。就目前醫(yī)學科技水平而言,能夠找到高血壓發(fā)生的確切病因,該種情況便是繼發(fā)性高血壓;若不能確定血壓升高的原因,則是原發(fā)性高血壓。
1.2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 不同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表現不同,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發(fā)病概率在中老年人群中較高,發(fā)病原因不明,持續(xù)時間較長,早期無自覺癥狀,只是在偶然情況下才發(fā)現自己血壓增高,逐漸出現健忘、耳鳴、頭痛失眠、情緒不穩(wěn)定等癥狀。該類高血壓多損害患者的心臟、腎臟、腦和眼底改變,血壓的持續(xù)升高會加重心臟的負荷易導致冠心病的發(fā)生,出現心絞痛、心律失常等癥狀,也會嚴重損傷腎臟,造成腎功能的衰竭。此外,高血壓會導致眼底改變,也會使腦小動脈痙攣,出現頭疼、抽搐的癥狀。
1.3繼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 主要會影響患者內分泌系統(tǒng),導致出現庫欣綜合征、嗜絡細胞瘤和下頜骨肥大、皮膚增厚、尿頻、腎上腺意外瘤等癥狀,其對于腎臟的影響主要表現為腎動脈狹窄和肺水腫。繼發(fā)性高血壓也會產生睡眠打鼾、呼吸暫停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1.4綜合多方面表現,無論是原發(fā)性高血壓還是繼發(fā)性高血壓,都會出現血壓增高、血壓波動變大、頭暈頭疼、腎功能衰竭、腦血管疾病等臨床特征。
2 老年人高血壓發(fā)生的原因
2.1遺傳因素 研究表明,若父母血壓正常,則子女患有高血壓的概率低,大約為3%,若父母患有高血壓,尤其雙方均是高血壓患者,則子女患有高血壓的概率高,大約為45%。
2.2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高,身體機能和新陳代謝功能有所下降,研究表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更易患有高血壓等疾病,且隨著年齡的升高,發(fā)病的概率也在增大。
2.3肥胖因素 經過科學實證分析,人的血壓水平與人體內脂肪的含量呈現出正相關關系,人腹部的脂肪含量越高,其血壓水平也就越高,肥胖者高血壓的發(fā)病幾率遠遠超過正常體重的人。
2.4飲食因素 研究表明,攝入高含量的鈉低含量的鉀是高血壓發(fā)生的重要因素,因為鉀的攝入量與高血壓的發(fā)生率呈現負相關關系,而鈉恰好相反。此外,過量飲酒也是高血壓發(fā)生的一個誘因,血壓的上升與飲酒有著密切的關系。
2.5精神狀態(tài)因素 心情的變化會引起身體的生理變化,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下的人更加容易患有高血壓。
2.6濫用藥物 老年人容易得病,自行買藥服用,這也是導致高血壓的原因。
3 老年人高血壓的預防措施
3.1針對遺傳因素,應該了解自己家族的病史,定期到醫(yī)院做身體檢查,最好家中常備血壓測試儀,經常測量自己的血壓,不要到出現相應癥狀后才去醫(yī)院檢查治療。
3.2年齡增高方面,在這一方面,應注意平時多運動,多鍛煉身體,多補充營養(yǎng),提高身體機能,作為子女應多關愛老年人,關注其身體變化,定期體檢。
3.3注意自己體重變化,少食用含油量高,含脂肪量高的食物,控制自己的體重,若已經是肥胖者,則需要制定減肥計劃,合理安排飲食,做有氧運動,老年人應注意避免劇烈運動。
3.4在飲食方面注意鈉和鉀的攝入量,形成低鈉高鉀的飲食習慣,食用蘿卜、芹菜等降壓蔬菜,多吃粥等清淡一些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此外,還應注意禁酒。
3.5保持愉快的心情,參加老年人活動,釋放自身壓力,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
3.6規(guī)范合理用藥,加強健康宣傳,避免老年人聽信廣告濫用藥物導致血壓的升高。
4 老年人高血壓的治療措施
4.1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及心血管危險分層標準 見表1、表2。
4.2治療原則及方法 繼發(fā)性高血壓應根據病因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療,對于腎實質性的高血壓應選用袢利尿劑治療,對于腎動脈狹窄和主動脈狹窄應采取球囊擴張等方法來降壓,對于內分泌性高血壓,手術治療是最有效的,不過應做好充足的準備降低手術的風險,對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應采取控制體重,改善生活方式的措施,選用適當的藥物進行治療。
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治療原則是利用綜合干預的手段進行心血管綜合癥的治療,通常有藥物性和非藥物性治療兩種方法,多數患者可以通過改善飲食,鍛煉身體,定期測壓來達到有效控制血壓的目的,但是高危等級以上患者,應該立即采取藥物治療的方式,通常分為小劑量開始服用,優(yōu)先選擇長效有效劑量,聯(lián)合起來應用和個體化服藥四項原則。高血壓患者最初開始接受藥物治療,有一個從較小劑量到逐漸增加藥量來控制血壓升高的過程,盡量使用能起到降壓效果持續(xù)一天時間的長效藥,來控制晚上和早晨血壓的升高,事實上,在藥劑量較低情況下降壓效果無法達到時,可以采用兩種以上的藥物來進行降壓治療,各個患者的身體具體情況不同,在進行藥物治療時應充分考慮患者承受能力,選擇適合患者體質的降壓藥物[1,2]。
5 總結
本文就老年人高血壓的臨床特征,產生原因,預防措施以及治療方法作了相關闡述,高血壓是一種由多因素引起的綜合癥,會使身體的其他功能出現紊亂,在日常生活中應進行定期檢查,避免血壓升高而不自知引起一系列不適反應,對身體造成傷害,若已經患有高血壓,應盡早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治療。關愛老年人,關注高血壓!
參考文獻:
[1]董吉云.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J].臨床保健雜志,2010,1.
[2]鐘壽明.高血壓的臨床特征、治療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3,11:19-21.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