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帶鎖髓內釘和鋼板螺釘固定治療脛骨干骨折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本院收治并進行手術的脛骨干骨折患者14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70例,對照組采用鋼板螺釘內固定的手術方式,觀察組采用帶鎖髓內釘內固定的手術方式,記錄并分析兩組患者的手術具體情況、骨折愈合情況、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及術后療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術中出血量、出現(xiàn)骨痂時間、去除內固定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帶鎖髓內釘和鋼板螺釘固定治療脛骨干骨折均具有較好療效,但帶鎖髓內釘可加快患者骨折愈合速度、減小創(chuàng)傷。
關鍵詞:帶鎖髓內釘;鋼板螺釘;脛骨干骨折;療效
脛骨干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脛骨約1/3部分位于皮下[1],此部位血液供應較差,因此術后常見骨折延遲愈合,甚至不愈合,給臨床治療帶來較大難度[2]。早期行內固定手術治療脛骨干骨折,如今通常采用帶鎖髓內釘和鋼板螺釘固定治療脛骨干骨折[3]。本研究選用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本院行手術的脛骨干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帶鎖髓內釘和鋼板螺釘固定治療的方法優(yōu)劣。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本院行手術的脛骨干骨折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各70例,對照組中男48例,女22例,年齡21~64歲,平均年齡(43.4±9.7)歲;骨折部位:脛骨上段骨折19例,中段骨折34例,下段骨折17例;骨折類型:粉碎性骨折31例,開放性骨折39例;致傷原因:重物砸傷8例,車禍傷41例,墜落傷9例,跌傷12例。觀察組中男45例,女25例,年齡20~66歲,平均年齡(42.1±9.4)歲;骨折部位:脛骨上段骨折18例,中段骨折37例,下段骨折15例;骨折類型:粉碎性骨折29例,開放性骨折41例;致傷原因:重物砸傷9例,車禍傷42例,墜落傷8例,跌傷1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不顯著,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方式進行手術。對照組患者采用鋼板螺釘固定手術方式,包括:術前對患者進行X線檢查,以確定其骨折類型,從而依骨折類型選擇合適鋼板,共6~12孔的長度,均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手術切開后取內側部位,鋼板經(jīng)預彎后將其置入脛骨內側,仔細將骨面與鋼板密切貼覆。若患者為開放性骨折,則應采用常規(guī)清創(chuàng)方法,待其病情趨于穩(wěn)定后再行手術;若患者為粉碎性骨折,則應先采用鋼板螺釘固定,再行蝶形骨片應用拉力釘進行固定。觀察組患者采用帶鎖髓內釘固定手術方式,包括:術前對患者進行X線檢查,以確定其骨折類型,從而依骨折類型選擇合適帶鎖髓內釘,均行小切開或閉合復位,手術切口由髕骨下極到脛骨結節(jié)進行縱向切開,進針點位于脛骨髁間嵴下髕韌交內側,用尖錐開放髓腔,順著導針進行擴髓,應用合適直徑的髓內釘插入,仔細檢查骨折端對位準確后,鎖入近遠端鎖釘。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術中出血量、出現(xiàn)骨痂時間、負重時間、去除內固定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分析,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對比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時間對比 觀察組的骨折愈合時間、內固定取出時間、骨痂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術后并發(fā)癥對比 兩組患者均隨訪10~21個月,平均(16.4±4.1)個月。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1.4%(8/70)與對照組的14.3%(10/70)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脛骨干骨折后若在早期能實行內固定則可加快骨折愈合[4]。臨床上較常見的內固定方法主要有帶鎖髓內釘固定術和鋼板螺釘固定術。行鋼板螺釘固定術前需先切開患者皮膚,在可視狀態(tài)下進行復位固定,鋼板螺釘材料有硬度高的優(yōu)點,可承受較大張力,促進骨折愈合,且行內固定后無需采用外固定,對患者的膝關節(jié)功能無影響。患者骨膜狀態(tài)與骨折部位的血運是影響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然而術中需從骨膜上剝離較多骨折碎片,在切開患者皮膚時,所需切口又較大,對軟組織有較大損傷,從而干擾了骨折端的血運,因此不利于骨折愈合[5]。
本研究中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帶鎖髓內釘相比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可表明帶鎖髓內釘對人體損傷較??;觀察組的骨折愈合時間、內固定取出時間、骨痂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表明應用帶鎖髓內釘?shù)幕颊呖奢^早進行鍛煉,有利于加快患者骨折愈合,縮短病程。
綜上所述,應用帶鎖髓內釘和鋼板螺釘固定治療脛骨干骨折均可獲得相應療效,帶鎖髓內釘?shù)姆绞礁袦p小患者創(chuàng)傷、縮短病程的優(yōu)點。
參考文獻:
[1]崔宏.帶鎖髓內釘和鋼板螺釘固定治療脛骨干骨折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19):129-131.
[2]李貴成.脛骨干骨折合并踝關節(jié)損傷的手術方法及療效探討[J].甘肅醫(yī)藥,2015,34(3):212-214.
[3]黃華,陳源,梁毅,等.閉合復位與切開復位交鎖髓內釘固定治療脛骨干骨折的比較分析[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5,37(1):73-74.
[4]沈建偉,戚飛成,余華晨.髓內釘與傳統(tǒng)鋼板螺絲內固定治療脛骨遠端骨折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5,53(4):42-44.
[5]劉德俊,嚴晨,李關興.動靜力型髓內釘及彈性髓內釘治療脛腓骨干骨折[J].實用骨科雜志,2015,21(2):182-184.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