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超聲胎兒頸項透明層(NT)聯(lián)合鼻骨(NB)測量診斷染色體異常的應用價值,為后期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門診收入行產(chǎn)前篩查顯示陽性的45例孕婦作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在我院行常規(guī)檢查的45例染色體正常孕婦作為對照組。觀察并記錄胎兒頸項透明層及鼻骨生長情況。結果 兩組胎兒的NT測量值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產(chǎn)前應用超聲技術對胎兒進行頸項透明層聯(lián)合鼻骨測量,可顯著提高染色體異常的檢出率,操作簡便、檢查費用低。
關鍵詞:超聲檢測;染色體異常;頸項透明層;鼻骨測量
對染色體異常進行篩查是產(chǎn)前篩查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1]。目前臨床常通過抽取羊水、臍帶血穿刺、絨毛活檢后進行細胞學培養(yǎng),但上述方法均為有創(chuàng)的侵入性操作,有可能引起胎兒流產(chǎn)等并發(fā)癥,所以不能作為臨床中染色體異常的常規(guī)篩查方式[2]。筆者特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對我院收入的45例行產(chǎn)前篩查的孕婦進行研究,取得滿意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入行產(chǎn)前篩查顯示陽性的45例孕婦作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在我院行常規(guī)檢查的45例染色體正常孕婦作為對照組。研究組孕婦年齡24~36歲,平均(32.1±2.4)歲;孕期11~22+5 w,平均(12.2±1.2)w。對照組孕婦年齡21~39歲,平均(33.4±1.8)歲;孕期11~22+5 w,平均(12.4±0.8)w。兩組孕婦在性別、年齡、孕期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chǎn)婦及其家屬均對研究過程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病例選取標準 本組患者均為我院門診收入,研究對象納入標準[3]:①母體染色體篩查提示高危人群;②父母任意一方有染色體異常史,家族有既往胎兒缺陷、畸形史;③超聲檢測提示NB、NT異常者;排除標準:①父母及家族無染色體異常者;②家屬不配合者。
1.3檢測方法及測量注意事項
1.3.1檢測方法 使用GE Voluson型號E8的多普勒彩色超聲診斷儀對胎兒進行全檢查,探頭頻率3~5 MHz,經(jīng)孕婦腹部全面檢查胎兒解剖結構,包括顱骨光環(huán)、腦中線、脈絡叢、腹壁、心臟四腔心、膀胱、胃泡、上下肢、脊柱等,對胎兒頂臀長、肱骨徑、股骨徑、雙頂頸進行測量,對胎兒NT及NB進行重點測量。
1.3.2測量注意事項 NB測量注意事項:①孕婦妊娠期應在11~13+6 w,待胎兒頭臀長徑達45~84 mm時再行測量;②聲像圖應能同時觀察胎兒頭部和上胸;③選擇胎兒顏面圖像正中的矢狀切面圖像進行測量,且超聲探頭應和胎兒鼻骨相互平行;④鼻部聲像圖中可明顯見高回聲線共3條。
NT測量注意事項:①孕婦妊娠期應在11~13+6 w,待胎兒頭臀長徑達45~84 mm時再行測量;②測量時將圖像以最大倍數(shù)放大,測量應精確到0.1 mm;③選擇胎兒顏面圖像正中的矢狀切面圖像進行測量,且胎兒保持自然姿勢;④注意觀察并分辨胎兒皮膚與羊膜的結構;⑤測量時以頸椎上軟組織與皮膚之間無回聲帶的最大距離為準;⑥需多次反復進行測量,后取最大值并記錄。
1.4隨訪觀察 囑檢測結果為陽性的孕婦隨訪,若發(fā)現(xiàn)胎兒鼻骨缺失、NT值≥2.5 mm、鼻骨長度小于正常月份者建議于14~20 w進行血清學檢查,甲胎蛋白、β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若血清指標截斷值>1/275,需再行羊水穿刺篩查。對疑似病例全程隨訪,并留取資料回顧性分析。
2結果
兩組不同孕周胎兒NT、NB測量結果比較,見表1。
3結論
妊娠早期對胎兒進行染色體篩查主要包括血清生化學指標、妊娠婦年齡等的篩查,及通過早期對胎兒NT、NB進行檢查等。在孕11~13+6 w出現(xiàn)的主要染色體缺陷疾病常伴隨NT增厚,在超聲檢測21、18、13三體綜合征胎兒的聲像圖中,有類似的NT增厚情況,大部分是在癥狀胎兒NT值基礎上增加2.5 mm。胎兒染色體異常常表現(xiàn)為下頜較小、NB缺失、靜脈導管超聲波形異常等。
胎兒器官幾乎在妊娠12周前就已基本發(fā)育成形,此時通過高分辨率的陰道超聲檢查可發(fā)現(xiàn)胎兒細微的變化,因此孕早期使用超聲對胎兒解剖異常進行篩查具有可行性。通過對胎兒NT厚度、NB長度進行檢測,可輔助篩查胎兒生長結構,且胎兒處于孕婦的盆腔中,特殊情況下可應用高分辨的陰道超聲對盆腔進行全面掃查,同時聯(lián)合超聲軟指標篩查,可進一步提高對染色體異常胎兒畸形檢出率。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胎兒NT厚度測量測與對照組健康胎兒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檢測胎兒NT厚度,可有效輔助對胎兒染色體異常情況的篩查。對于染色體正常的產(chǎn)婦同時測量胎兒NB長度,可結合胎兒的結構畸形,如上肢發(fā)育異常、顱腦畸形、多發(fā)畸形、連體雙胎、心臟畸形、膈疝、心胸比例失調(diào)、多發(fā)畸形、肺缺如及胸腔積液等,可顯著提高胎兒染色體異常的檢出率。在孕早期及中期應用超聲輔助篩查,可提高急性胎兒檢出率,超聲檢測具有檢出率高、假陽性率低、檢測費用低等優(yōu)點。因此,對產(chǎn)婦進行產(chǎn)前篩查時,可根據(jù)患者情況或意愿,綜合選擇合理、有效應用超聲檢查手段,以降低染色體異常及胎兒先天性急性的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產(chǎn)前積極開展對胎兒的NT、NB的測量,可有效提高診斷染色體異常的檢出率。
參考文獻:
[1]曹白羽.超聲胎兒頸項透明層聯(lián)合鼻骨測量在染色體異常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25):91-93.
[2]吳碧珊,徐翀,龔立勇等.高齡與適齡孕婦胎兒頸后透明層測量值的差異與臨床意義[J].中外醫(yī)療,2014,(21):171-172.
[3]張?zhí)N,常才.超聲測量胎兒頸項透明層及胎兒鼻骨在妊娠早期篩查中的評價[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05,2(6):383-384.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