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宮頸環(huán)形電切加宮頸管黏膜環(huán)切治療宮頸糜爛伴宮頸管炎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88例宮頸糜爛伴宮頸管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44例觀察組和44例對照組。給予對照組采用LEEP刀宮頸環(huán)形電切治療,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配合宮頸管黏膜環(huán)切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術中出血量、術后出血時間、術后恢復時間和宮頸柱狀上皮外翻情況。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8.64%,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68.18%,兩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出血時間和恢復時間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P>0.05;對照組宮頸柱狀上皮外翻發(fā)生率為13.64%,觀察組為2.27%,兩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 宮頸環(huán)形電切加宮頸管黏膜環(huán)切治療宮頸糜爛伴宮頸管炎能夠提高LEEP療效,患者術后愈合良好,宮頸柱狀上皮外翻情況少,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宮頸環(huán)形電切;宮頸管黏膜環(huán)切;宮頸糜爛伴宮頸管炎;LEEP
宮頸糜爛是育齡婦女或者已婚婦女中尤為多見的一種生理疾病,一直以來讓患者深受困擾。宮頸糜爛可引起宮頸管炎的并發(fā)癥,表現(xiàn)為白帶增多、發(fā)黃、異味、接觸性出血、下腹疼痛、宮頸肥大等癥狀,患者的宮頸外口常見膿性分泌物,有些可見宮頸口充血發(fā)紅,這是由宮頸管粘膜增生所致[1]。LEEP是近年來治療慢性宮頸炎的有效方法,為了探究LEEP不同術式治療宮頸糜爛伴宮頸管炎的效果,我院對部分宮頸糜爛伴宮頸管炎患者在LEEP宮頸環(huán)形電切治療基礎上加上了宮頸管黏膜環(huán)切,現(xiàn)作出以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檢查的88例宮頸糜爛伴宮頸管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4例。其中對照組年齡28~43歲,平均年齡(32.58±1.46)歲;20例有過分娩史,24例無分娩史;中度糜爛28例,重度糜爛16例。觀察組年齡27~42歲,平均年齡(32.37±1.25)歲;22例有分娩史,22例無分娩史;中度糜爛29例,重度糜爛1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在月經干凈后7d進行手術,且3d內無性生活。
對照組患者采用LEEP刀宮頸環(huán)形電切治療,方法如下:取膀胱截石位,外陰消毒后將陰道鏡置入患者陰道內,使宮頸暴露再行局部麻醉;選擇合適的環(huán)形電刀,從宮頸12點處順時針均勻地切除病變組織,切割范圍應該超過病變外3mm,重度糜爛深度為5~6mm,宮頸管組織深度約在1.5cm左右,直到完全切除病變組織;創(chuàng)面采用電凝止血,用云南白藥噴在創(chuàng)面上。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再加上宮頸管黏膜環(huán)切,用直徑1cm的小環(huán)形電極伸入宮頸管0.5cm左右,至病灶下宮頸淺肌層,縱形切除頸管黏膜病變組織,保持由里向外均速切除。伴宮頸息肉患者,可深入蒂根部下2~3mm,先將息肉切除,再按照上述方法切除頸管黏膜炎性病變組織。電凝止血之后在創(chuàng)面處噴云南白藥。
兩組均將切除的標本送病理檢查,術后患者口服抗生素3d,術后2個月禁止盆浴和性生活。
1.3觀察指標及療效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術后出血時間、術后恢復時間,1個月后針對臨床療效和宮頸柱狀上皮外翻情況對患者進行隨訪調查。療效標準分為①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顯著改善,宮頸光滑,宮頸管炎性增生物消失,宮頸肥大癥狀消失;②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好轉,宮頸糜爛面積縮小,宮頸管炎性增生物基本消失,宮頸肥大癥狀減輕;③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減輕[2]。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3]。
2 結果
2.1手術各項指標比較 經過觀察比較,觀察組術中出血量、術后出血時間和恢復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并無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臨床療效 治療后1個月,觀察組創(chuàng)口愈合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顯效29例、有效10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8.64%,對照組顯效13例、有效17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68.18%,兩組差異顯著,P<0.05。
2.3宮頸柱狀上皮外翻情況 術后對照組出現(xiàn)了6例宮頸柱狀上皮外翻,宮頸柱狀上皮外翻發(fā)生率為13.64%,觀察組只有1例出現(xiàn)宮頸柱狀上皮外翻,宮頸柱狀上皮外翻發(fā)生率為2.27%,兩組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宮頸糜爛容易導致女性子宮頸發(fā)生炎癥,其致病因素多種,細菌感染、病毒入侵和化學物質刺激等都有可能引起宮頸糜爛。宮頸糜爛伴宮頸管炎的治療方式頗多,但一般藥物治療期較長,且效果并不明顯,因此臨床上常采用LEEP手術方法來治療。
LEEP刀是近幾年引入臨床診斷和用于治療宮頸疾病的先進技術,具有微創(chuàng)性和操作簡捷、手術時間短的優(yōu)點,通過電圈切除的方式,能夠徹底清除患者宮頸病變組織并修復組織,改善微循環(huán),保留患者宮頸組織的彈性。由于LEEP刀手術創(chuàng)口小,可減少患者術中和術后出血量,減輕對宮頸組織的損傷程度,而且能較準確地對患者宮頸病變情況作出判斷,并保持標本的完整性。利于LEEP刀治療慢性宮頸炎,可有效防止宮頸炎癥病變,從而預防宮頸癌的發(fā)生。
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采用LEEP不同術式在術中出血量、術后出血時間和恢復時間上并無明顯的差別,但采用宮頸環(huán)形電切的對照組治療后宮頸糜爛癥狀緩解程度上沒有觀察組顯著,總有效率明顯低于觀察組。另外,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后有6例患者出現(xiàn)了宮頸柱狀上皮外翻,而觀察組只有1例,這就說明宮頸環(huán)形電切加上宮頸管黏膜環(huán)切治療宮頸糜爛伴宮頸管炎,能夠一定程度上降低宮頸柱狀上皮外翻發(fā)生率,提高療效。
綜上所述,LEEP在宮頸環(huán)形電切治療宮頸糜爛伴宮頸管炎時,可利用宮頸管黏膜環(huán)切增強療效,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并且減少了宮頸柱狀上皮外翻發(fā)生。
參考文獻:
[1]熊玉華.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治療宮頸糜爛的臨床療效觀察[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10):59-60.
[2]趙亞寧.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治療宮頸糜爛30例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3(08):92.
[3]虞善芝,吳玉英,劉媛媛.宮頸環(huán)形電切加宮頸管黏膜環(huán)切治療宮頸糜爛伴宮頸管炎的療效觀察[J].廣西醫(yī)學,2015,37(01):99-101.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