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N0級護士在院內轉運中的危險因素及對策。方法 自制問卷調查表,對33名N0級護士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存在的危險因素。結果 N0級護士在患者的轉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主要有:風險認知不強、準備不足、觀察力不足、供氧不足、對患者缺乏了解。結論 加強對N0級護士的培訓,嚴格執(zhí)行轉運制度有助于提高轉運的成功率。
關鍵詞:N0級護士;院內轉運;危險因素;措施
為了更好的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我院根據工作能力、職稱、工齡,學歷等將全院的在職護士分為N0、N1、N2、N3、N4五個等級,其中N0級護士主要是指工作3年以內的轉正護士。由 于N0級護士大部分已單獨倒班,她們是院內轉運人員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有研究表明, 院內轉運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并發(fā)癥,甚至危及生命[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的33名N0級護士。納入標準:①已單獨倒班;②有轉運患者的經歷。
1.2方法 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對33名來自不同科室的N0級護士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其轉運過程中的危險因素,總結出應對措施。
2結果
N0級護士因工作時間短,經驗不足,在轉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有:對轉運中存在風險的認知不夠強、與相關科室有聯(lián)系但未詳盡的告訴接收科室需準備的儀器物品等、供氧不足、對患者病情缺乏了解、轉運前的準備工作不到位、接收科室未準備妥當、轉運途中觀察力度不強等。
3討論
3.1轉運存在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對策
3.1.1護士風險認知及應急能力不足,N0級護士工作資歷淺,經驗不足,對轉運中存在的風險認識不夠,出現(xiàn)問題時容易出現(xiàn)緊張慌亂的情況。對策:①實行分層次培訓,對N0級護士與高年資護士分開培訓,對N0級護士培訓循序漸進,定期對N0級護士進行實踐技能的培訓及考核,實踐技能包括心電監(jiān)護儀的使用,心肺復蘇術,除顫術,清理呼吸道等搶救技術,增強年輕護士的臨床技能;②請科里富有經驗、優(yōu)秀的、高年資護士給N0級護士授課,使N0級護士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及冷靜的處理問題能力;③排班新老護士搭配,增強老護士對新護士工作的指導,同時,N0級護士要主動向老護士學習,促進年輕護士的快速成長。
3.1.2患者本身的因素患者病情本身危重,發(fā)展迅速,例如多發(fā)傷,心衰,大量腦出血患者,病情發(fā)展快又兇險,很容易出現(xiàn)病情惡化,危及生命。對策:轉運前對患者綜合情況的評估是轉運安全的基礎[2]。做好轉運前患者的準備工作,轉運前要征得患者及家屬的同意,并要患者或家屬簽字;有氣管插管的患者要用便攜式的呼吸機或簡易呼吸器并攜帶足夠的氧氣;所需的監(jiān)護儀必須儲電情況良好,可以監(jiān)測患者的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呼吸情況;根據患者不同的情況攜帶不同的搶救藥品;保證足夠的氧氣,對于危重者患者來說,即使是供氧量上很小的變化都能迅速降低血氧飽和度[3]。有研究表明,使用小氧氣鋼瓶比氧氣枕的吸氧流量更準確,持續(xù)時間更長[4]。
3.1.3準備工作不完善轉運前既要評估患者轉運的可行性,又要通知接收科室做好準備工作,還要準備患者的病例,藥品,檢查單,化驗單等等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在準備工作時沒有老護士那么周到。對策:加強N0級護士對轉運流程的掌握,轉運前流程主要有以下幾點:①醫(yī)生下達醫(yī)囑后,電話預先告知接收科室該患者的診斷,性別,年齡,神志,特殊用藥,肢體活動情況,告知要準備的儀器及藥品;②電話通知電梯班準備電梯;③患者離開時確認接收科室是否準備完善;④完善好患者的病例,整理患者所做的化驗結果及檢查結果,與患者病例一起帶入接收科室;⑤完善護理記錄單;⑥完善危重患者轉運交接單,許樂芬,張麗[5]等人設計的《急診患者護理記錄交接單》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3.1.4轉運途中的監(jiān)測不到位,有部分護士未站在患者的頭部,當患者出現(xiàn)病情變化時觀察不足。對策:加強對年輕護士責任感的培訓,轉運護士要能做到認真,細心,并有很強的責任意識。在轉運時護士及醫(yī)生站在的患者頭部兩側,護士靠近管道一側,以便觀察管道及患者的面部情況,推車師傅在車尾。如患者嘔吐,要將頭部側臥,以免誤吸。推車速度平穩(wěn)。由于路途顛簸,有助于震動排痰,往往大量痰液涌入呼吸道,對于有氣管插管的患者要間斷氣管內吸痰,保持氣道通暢[6]。要觀察各種管道情況,保持管道的通暢。
3.1.5接收科室準備不全,有個別接收科室床單位準備不足,或責任組護士因工作繁忙五分鐘后才來接患者,這都增加了患者轉運的危險性。對策:在轉運前要事先確認接收科室有無準備妥當,準備妥當再轉運患者。
3.1.6交接不仔細,因為有時候當班護士少,會由并不是特別了解病情的N0級護士幫忙轉運,這就使得在交接方面不到位,也增加了轉運危險性。對策:依據交接班制度,將危重患者的交接工作標準化,最好以\"清單\"的方式進行交接,依據表格內容有序進行,以免遺漏。轉運前就由責任護士向轉運患者護士交接患者的情況,并由轉運的護士負責評估轉運的可行性,負責轉運的護士填寫《急診患者護理記錄交接單》,到達接收科室后,然后詳細床旁交接,包括病例交接,患者的神志,瞳孔,轉運前后及途中的生命體征,病情變化,用藥情況,特殊治療措施,有無過敏史,皮膚情況,接收科室人員了解病情無誤后,由雙方人員在交接記錄單上簽全名,交接記錄單一式兩份,一份留給接收科室,一份由護送護士帶回存底。
3.2護送人員的資格和能力關系到患者的安全。因此,加強N0級護士的培訓,增強其敏銳的觀察力,及很強的應急能力是很需要的。本篇論文因調查人員有限,對N0級護士在院內轉運中的危險因素只做了比較淺顯的分析,針對其存在的危險因素總結了護理措施,以確?;颊咴簝鹊陌踩D運,減少醫(yī)患的糾紛。
參考文獻:
[1]周勇.急診危重患者轉運意外風險及措施探討[J].醫(yī)學信息(下旬刊),2011,24(4):303.
[2]鄭微艷.SICU患者院內安全轉運交接流程探討[J].現(xiàn)代護理,2005,11(1):65.
[3]朱潔,張慧.維持危重患者在轉運中的供養(yǎng)[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9,28(9):1294.
[4]曹文媚,王申.對急診危重患者轉運中供氧裝置的探討[J].天津護理,1998,6(5):201.
[5]許樂芬,張麗,劉岱,等.介紹一種急診患者的護理記錄交接單[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2):112.
[6]白雪歌,常秀文,劉寶霞,等.院外呼吸機轉診危重病合并呼吸衰竭21例[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2,5(4):251.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