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尿液RBP、微量白蛋白(mAlb)檢測在腎功能損傷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就診的腎功能損傷患者共64例(實驗組),隨機選取58例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分別檢測兩組尿液RBP和白蛋白(mAlb),對比兩組結(jié)果。結(jié)果 實驗組患者尿液RBP含量為1.68,微量白蛋白水平為52.0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0.20和7.05,組間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尿液RBP和微量白蛋白用于診斷早期腎功能損傷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可以為臨床提供重要的信息,值得關注和研究。
關鍵詞:尿液視黃醇;微量白蛋白;腎功能損傷;診斷價值
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飲食習慣等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帶來了很多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腎臟功能損傷等。而這些病最易累及腎臟,引起腎臟損害,且疾病早期無明顯病癥。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早期損傷的檢測指標主要有: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免疫球蛋白(Ig)和尿轉(zhuǎn)鐵蛋白(transferring,Tr)等。其中視黃醇結(jié)合蛋白(retinal-binding protein,RBP)被認為是近來發(fā)現(xiàn)的監(jiān)測腎功能早期損傷的良好指標之一[1]。下面對我院臨床本次研究選取的64例腎功能損傷患者進行試驗,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選擇我院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腎功能損傷患者共64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4例,年齡33~68歲,平局年齡(55.5±4.0)歲。納入標準:患者X線檢查顯示腎小球屏蔽功能受損,尿免疫球蛋白(Ig)指標水平上升等。排除標準:合并嚴重糖尿病、心功能衰竭、腎臟、心腦血管疾病等。同期選取58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28例,女性30例,年齡35~67歲,平均年齡(56.0±4.5)歲。本次研究選取的兩組在年齡、性別上均無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儀器和試劑:RBP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NAG采用4對羥基苯基-2-吡啶基2-一酰胺等底物法檢測;Cr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檢測;均使用全自動化分析儀。尿液mAlb、Ig檢測采用全自動散射比濁儀。方法:取患者隨機尿液20ml,在3000r/min離心10min,分離上清,取5ml樣品,儲存在-20°冰箱中,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檢測,記錄并對比結(jié)果。
1.3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兩組尿液RBP、微量白蛋白mAlb、Ig和NAG水平變化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取構成比(%)表示,組間對比進行 檢驗;計量資料采取(x±s)表示,對比進行t檢驗,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一般資料統(tǒng)計結(jié)果兩組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兩組尿液RBP、微量白蛋白mAlb、Ig、以及NAG蛋白水平比較 實驗組尿液RBP、mAlb的含量較對照組明顯升高,且RBP的含量與mAlb呈正相關性,見表2。
3 結(jié)論
目前在臨床上對于早期腎功能損傷的檢測主要包括:外源性和內(nèi)源性兩種,前者是有關于菊粉和放射性核物質(zhì)的檢測,后者主要是尿液、微量白蛋白、Ig、mAlb等。由于前者的操作相對比較復雜,且干擾因素很多,在臨床主要采用后者。臨床實踐證明,人體尿液RBP、微量白蛋白mAlb是判斷腎小球電荷選擇行屏障損傷的重要標志,其中微量白蛋白mAlb會隨著腎小球損傷程度加重,其水平也會上升。這主要是由于當腎小球出現(xiàn)功能性障礙時,尿液中的a 1-MG將被重吸收分解,當近曲小管受損時,人體的排泄率明顯升高[2-4]。而NAG作為一種蛋白指標,分布在人體的各個器官組織中,其中以近端小官的含量最為顯著,所以,其作為判斷腎功能損傷程度,具有十分的可靠性。
RBP是廣泛分布在人體尿液、腦脊液以及血清中的一種親脂載體蛋白,具有非常好的穩(wěn)定性,其含量和分子質(zhì)量相對穩(wěn)定。正常人的RBP含量較低,但是當人體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受損時,人體中的尿液RBP就會明顯上升。根據(jù)相關研究表明,腎功能損傷程度與人體尿液RBP和白蛋白含量變化存在直接相關性,且人體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濃度的變化與尿流率之間呈現(xiàn)相關性。在本次研究中,為了避免隨機尿稀釋或濃度因素對結(jié)果產(chǎn)生影響,將蛋白Cr的比值觀察蛋白的排除率。
從結(jié)果中可以看出,隨著尿蛋白排泄率的增加,人體尿液RPB與尿液中微量白蛋白mAlb以及NAG蛋白等反映腎功能損傷的指標一樣,隨著腎功能受損程度的加重而明顯升高。對照組中,mAlb、NAG、及RBP升高(P<0.05),提示在出現(xiàn)明顯蛋白尿之前,腎小球濾過率可能已經(jīng)有輕微受損,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也有一定損傷。實驗組中,除NAG外,RPB與mAlb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此時腎功能已有明顯受損,但腎小管尚未出現(xiàn)實質(zhì)性損傷,試驗結(jié)果表明:RBP與mAlb、Ig、NAG均有良好的相關性,與姚美娟[5]等人的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但是,本次研究主要對微量進行分析,對于大量蛋白尿的考慮不足,將其忽略不計,也是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處,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改善。
綜上所述,尿液RBP和微量白蛋白之間存在相關性,可以作為檢測早期腎功能損傷的重要指標之一。
參考文獻:
[1]成海恩,金亞平.尿液視黃醇結(jié)合蛋白檢測在腎功能早期損傷中的診斷價值[J].檢驗醫(yī)學,2010,25(8):151-152.
[2]袁育林,覃桂芳,農(nóng)生洲,等.隨機尿、晨尿視黃醇結(jié)合蛋白/肌酐比值與24h尿視黃醇結(jié)合蛋白、微量白蛋白的相關性及可替代性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17):564-565.
[3]劉碧堅.尿液中mAlb與RBP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傷中的診斷價值[J].中外醫(yī)療,2012,31(3):123-124.
[4]向淑華.尿液中mAlb與RBP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傷中的診斷價值[J].右江醫(yī)學,2012,40(1):57-58.
[5]姚美娟,丁慶莉,沈紅石,等.血、尿5項指標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腎功能損傷的診斷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2,11(24):521-522.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