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針對性護理干預對小兒川崎病的臨床影響及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100例小兒川崎病患兒。將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50例。針對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兒則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觀察對比兩組患兒治療情況,并就兩組患兒各項指標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兒在治愈率上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兒,且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0.05)。結論 針對性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小兒川崎病的治愈率,提高患兒及其家屬對于疾病的認知。
關鍵詞:小兒川崎病;針對性護理干預;效果
川崎病是一種以變態(tài)反應性全身血管炎為其主要特征的急性發(fā)熱性免疫系統疾病,通常多發(fā)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其危害較大[1]。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冠狀動脈擴張,甚至并發(fā)冠狀動脈瘤,最終形成后天性心臟病。本文主要研究針對性護理措施對小兒川崎病臨床影響及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病例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100例小兒川崎病患兒。將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5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在5個月~5歲,平均年齡在(2.4±0.35)歲。觀察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在6個月~5歲,平均年齡在(2.6±0.65)歲。兩組患兒均根據日本川崎病委員會制定的診斷標準確診為小兒川崎病。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及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即P<0.05。
1.2方法 針對對照組患兒進行常規(guī)護理,而對于觀察組患兒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行針對性護理干預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在患兒入院后完善相關手續(xù),以減輕因患兒患病所產生的焦慮、緊張的情緒從而改善醫(yī)患關系[2]。②在進行治療前就治療目的及方法與患兒家屬進行詳細的交流溝通,有效避免因患兒病情與醫(yī)護人員發(fā)生沖突,造成醫(yī)患矛盾加劇[3]。③對患兒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對于患兒的心理干預可有效使其積極配合治療,促進早日康復。④由于患兒通常會發(fā)熱,因此在飲食方面多以流質半流質的易消化食物為主,同時盡量保證食物較為清淡。在患兒退熱后可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食物,在范圍內可供患兒自行選擇喜歡的食物。⑤由于小兒川崎病病情較為嚴重,因此醫(yī)護人員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隨時注意患兒的生命體征數據,若患兒出現心悸乏力、頭暈胸悶時需及時與主治醫(yī)師取得聯系,進行相應的處理避免發(fā)生更為嚴重的并發(fā)癥,若患兒出現臉色蒼白、心絞痛、焦躁不安、冒冷汗等情況出現時應及時報告醫(yī)生以免發(fā)生心肌梗死[4]。
1.3效果評定 使用自制表格,對患兒的治愈率、家屬認知度及滿意率進行調查,并觀察并發(fā)癥,分別進行記錄對比。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5.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來表示,兩組計量資料比較使用t來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針對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家屬認知度及護理滿意程度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對比詳情見表1。由數據可以明顯看出觀察組患兒進行護理干預后在治愈率等方面明顯好于對照組患兒,且兩組患兒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P<0.05。
同時針對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進行對比分析,由數據可明顯看出觀察組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要明顯低于對照組,見表2。
3討論
小兒川崎病是一種血管炎綜合征,對于冠狀動脈有較大的危害。因此需要及時引起家屬及主治醫(yī)生的警惕,以免造成嚴重的并發(fā)癥且影響嬰幼兒的生長發(fā)育[5]。有研究認為,小兒川崎病與常規(guī)抗原或超抗原介導的免疫功能紊亂有相當密切的關系,且由于該疾病危害性較大,因此在臨床護理上也有一定的難度。一方面來說,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患兒及其家屬放松其精神壓力,使得患兒可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且由于小兒川崎病極易造成心血管損傷,因此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對改善醫(yī)患矛盾關系也有著本質的提高,因此明顯提高了小兒川崎病的治愈率。
綜上所述,采取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對治療小兒川崎不有一定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兒及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提升患兒及其家屬對于疾病的認知。
參考文獻:
[1]郝彩霞.小兒川崎病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1,43(6):743~744.
[2]黃凌雁.川崎病的人文關懷式護理及健康將于[J].中國實用醫(yī)學,2010,5(11):243~244.
[3]郭光平.川崎病的系統化整體護理體會[J].全科護理,2011,3(9):1045.
[4]李永剛.小兒川崎病綜合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0,7(11):112~113.
[5]黃桂蘭,歐陽科,黃玉玲.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川崎病中的應用[J].護理園地,2014,35(9):1391~1392.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