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討的是食道癌的DR影像以及CT征象結合組織病理學對臨床疾病所具有的診斷意義。方法 在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患有食道癌的患者中選取52例作為研究對象,針對所收治的52例患者,通過放射診斷學中的食管鋇餐X線片和CT技術并經胃腸穿孔、造影定位觀察以及病理進行診斷后,就其DR影像以及CT征象結合組織病理學進行對照研究,從而得出二者對食道癌的臨床疾病診斷意義和價值。結果 造成食道癌的準確原因到目前為止尚不能明晰,就食道癌的病理學而言,多發(fā)于食管黏膜損傷、引起食管粘膜增生或者間變,鱗癌,即鱗狀上皮癌較為常見,而腺癌和鱗腺癌較為少見,鋇餐造影能取得良好檢查效果,通過CT掃描所獲取的數(shù)值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對于食道癌患者而言,食管鋇餐X線片和CT攝影有助于加快治療效果的顯現(xiàn),在臨床診斷中具有一定的臨床診斷價值。
關鍵詞:食道癌;鋇餐造影;CT征象結合組織病理學;臨床診斷;診斷價值
本次研究選取52例食道癌患者,探討DR影像以及CT掃描在食道癌患者中的臨床診斷價值,以下為詳細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食道癌是一種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多集中在40歲以上的人群,然而近年來40歲以下的人患病的數(shù)量也有所增多;就性別分布而言,食道癌多集中發(fā)生在男性身上,女性相對男性來說,發(fā)病人數(shù)較少;就地域分布而言,食道癌的發(fā)生有明顯的地域聚集現(xiàn)象,其發(fā)病率較高的地區(qū)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西、山西、江蘇、福建、安徽等地。食道癌在早期可分為肉眼不易察覺的隱伏型、粘膜輕度糜爛的糜爛型、膜面存在大小不一的斑塊的斑塊型以及腫瘤呈現(xiàn)節(jié)狀、乳頭狀的乳頭型四種。食道癌的發(fā)生雖然與亞硝胺慢性刺激、暴發(fā)炎癥、遺傳基因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習慣有些許關聯(lián)。
在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患有食道癌的患者中選取52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進一步探討DR影像和CT掃描對疾病的臨床診斷價值,5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在36~81歲,平均年齡52歲,患者中發(fā)生于食道中段的患者居多,共計28例,發(fā)生于食道下段的患者數(shù)量次之,共計18例,食道上段的食道癌患者6例[1]。
1.2方法 針對所收治的52例患者,通過放射診斷學中的食管鋇餐X線片和CT技術并經胃腸穿孔、造影定位觀察以及病理進行診斷后,就其DR影像以及CT征象結合組織病理學進行對照研究,從而得出二者對食道癌的臨床疾病診斷意義和價值。具體放射診斷方法以及治療效果如下:
1.2.1 DR影像技術 DR影像技術與傳統(tǒng)的X線片所獲得的圖像是有明顯區(qū)別的,前者是一種數(shù)字化的X線片,不僅縮短了患者進行放射治療的等候時長,而且所獲得的圖像質量較高,畫面清晰。此次研究就是利用DR影像技術來確定病灶的具體位置,并根據(jù)高質量的圖像來觀察粘膜的時時情況。
1.2.2 CT掃描 多層螺旋CT能夠以0.5~2.5 mm的層厚單次屏氣完成掃描,為了更好的判斷病變的性質,還必須從靜脈注入造影劑進行增強掃描,通常是以2.5~4 ml/min的速度延遲40~70 S注入碘離子造影利100~150 m1,CT掃描范圍應從膈頂?shù)綍幉浚园c管全程。通過CT了解食道癌外侵的程度,尤其是外侵縱壁的程度,進而確定了縱壁是否有病變轉移的現(xiàn)象[2]。
2 結果
食道癌的發(fā)生雖然與亞硝胺慢性刺激、暴發(fā)炎癥、遺傳基因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習慣有些許關聯(lián)。就食道癌的病理學而言,多發(fā)于食管黏膜損傷、引起食管粘膜增生或者間變,鱗癌,即鱗狀上皮癌較為常見,而腺癌和鱗腺癌較為少見。此次研究所選取的52例食道癌患者經過數(shù)字X線片取得了令醫(yī)護人員較為欣喜的治療效果。見表1。
3討論
對于食道癌患者而言,食管鋇餐X線片和CT攝影有助于盡快確定病灶的位置以及加快治療效果的顯現(xiàn),因此,在治療食道癌患者時,應盡量采用數(shù)字式X線片和CT攝影技術,兩者的臨床診斷意義有如下兩個方面:①DR影像技術經常被用于放射診斷,如DR影像的性能穩(wěn)定、圖像高清、組織均衡、投照率高等,因為高清的圖像能為醫(yī)生提供很好的參考和判斷資料。與此同時,DR影像作為數(shù)字化的X線片,能夠為臨床疾病的診斷提供數(shù)字化、無膠片化和信息共享的優(yōu)質服務。②CT技術也是一種數(shù)字化圖像技術,圖像上能顯示最小細節(jié),分辨率較高,普通掃描主要有平掃、造影增強掃描以及造影掃描三種形式,特殊掃描主要包括延遲掃描、動態(tài)掃描、薄層掃描以及重疊掃描等,[3]在病癥穩(wěn)定的情況下,上述方法即可確定病灶,利用新興的螺旋CT技術就能夠重建三維圖像,使圖像更加清晰和具有立體感,幫助臨床醫(yī)生診斷。
綜上所述,DR影像和CT掃描在科學研究以及臨床試驗方面為廣大的醫(yī)護人員提供了更為優(yōu)質和便捷的醫(yī)療服務,因此,數(shù)字X線片以及CT技術備受醫(yī)護人員的青睞,擁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參考文獻:
[1]白人駒.醫(yī)學影像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
[2]李果珍.臨床CT診斷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3]楊丹,程其友.影像征象結合病理對食道癌的診斷意義[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4):583-584.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