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提高骨科患者術后對疼痛護理的滿意率。方法 骨科全體護士開會進行討論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原因,對于提出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原因和護理對策的護士考核給予加分;對執(zhí)行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對策的護士考核也給予加分。結果 經采用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對策后,骨科患者術后疼痛護理的滿意度明顯提高。結論 采用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對策能明顯提高骨科患者術后對疼痛護理的滿意度。
關鍵詞:骨科手術;術后疼痛;護理對策;滿意度
骨科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發(fā)病率較高,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疼痛、活動不便為主。患者術后疼痛不能解除,將導致患者交感神經興奮,而使傷口血管痙攣不利于傷口愈合,血壓升高,影響睡眠而不利于疾病的恢復。目前,臨床上對于骨科疾病更多的以手術治療為主,這種方法雖然能夠改善患者癥狀,但是部分患者手術后由于缺乏理想的護理方法,使得患者術后疼痛嚴重,影響患者治療預后。筆者將以骨科疾病為起點,分析患者術后疼痛的原因,并針對性的提出護理對策。
1 臨床資料
采取我院2013年和2014年骨科手術患者所有病例數作為研究對象,2013年和2014骨科手術患者病例數分別為366例和380例。2013年和2014年需進行骨科手術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013年和2014年骨科護理人員固定無變化。骨科全體護士開會進行討論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原因,對于提出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原因和護理對策的護士考核給予加分;對執(zhí)行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對策的護士考核也給予加分。
2 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因素
骨科術后疼痛發(fā)生率相對較高,并且它伴隨著現有的和潛在的組織損傷。骨科手術尤其是對于手術較大的患者術后都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目前,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因素相對較多,常見的有患者個體因素、創(chuàng)傷以及護士因素等,具體如下。
2.1患者個體因素 骨科患者術后影響因素相對較多,且根據疼痛閘門控制理論顯示:不同文化素質的人對疼痛刺激的耐受性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有關實驗結果顯示:患者術后年齡、性別、心理素質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對患者術后疼痛的程度和表達存在顯著性差異。同時,部分患者術后由于害怕麻醉、止痛藥物等成癮等而拒絕用藥。
2.2創(chuàng)傷因素 創(chuàng)傷因素在患者術后也十分重要,不同類型的骨折患者術后疼痛程度不盡相同。有關研究結果顯示:患者骨折創(chuàng)傷、手術等均是術后疼痛的主要原因;同時,患者術后體位不當、血腫等壓迫也是影響患者術后疼痛的因素之一。
2.3護士因素 患者手術后除了采取積極有效的藥物緩解患者疼痛外,術后護理對疼痛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國內外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多數患者術后由于缺乏理想的護理方法使得患者疼痛發(fā)生率較高。同時,國內相關學者也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護理人員對患者術后疼痛的認識相對較大,護士自身技術和知識水平容易影響患者術后疼痛的處理態(tài)度和處理方法。有關研究報告顯示:護士在護理過程中對疼痛認識不足或進行錯誤的評估容易增加患者術后疼痛,且多數評估是低于患者的自我感受,從而能夠有效的阻礙了患者術后進行有效的疼痛控制。
3 骨科患者術后疼痛護理對策
3.1宣傳教育 骨科疾病患者術后疼痛影響因素相對較多,且具有一定的主觀性,由此看出:為了減輕患者術后疼痛必須讓患者參與其中。但是,部分患者術后由于對疼痛缺乏認識,部分患者術后甚至產生恐懼、害怕等心理,從而加劇了術后疼痛。因此,患者手術后護士應該加強患者疼痛宣傳教育,提高患者對疼痛的認識,對疼痛的控制方法具有正確的認識。同時,患者術后疼痛護理涉及內容較多,如:疼痛的概念、疼痛評估以及疼痛對患者術后的傷害等,以及患者應對疼痛的方法等。此外,護士還應該向患者加強宣傳止痛的原理、止痛的重要性等,并根據每1例患者情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3.2心理護理 多數骨折患者術后不免產生恐懼、害怕等心理,部分患者對術后恢復情況、陌生的環(huán)境等均容易產生負面心理,如:患者手術后切口疼痛、手術不成功征兆等,從而會造成患者情緒過度緊張。因此,患者手術后護士應該加強患者心理護理,幫助患者分散注意力,從而能夠緩解患者疼痛。同時,護士還應該加強和患者溝通,給予患者足夠的心理輔導,消除患者內心的恐懼、焦慮等心理。
3.3鎮(zhèn)痛護理 骨科術后疼痛發(fā)生率較高,且疼痛過程中也伴有一定的客觀因素?;颊呤中g后的創(chuàng)傷容易造成組織內無羥色胺等致痛物質的釋放,并且這些物質能夠在機體神經末梢中作用,從而刺激患者患者中樞神經系統(tǒng)而產生疼痛。目前,臨床上常見的鎮(zhèn)痛方較多,具體如下。
3.3.1藥物鎮(zhèn)痛 藥物鎮(zhèn)痛是患者骨科術后常用的鎮(zhèn)痛方法,患者采用藥物鎮(zhèn)痛時應該根據患者情況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止痛,并根據術后疼痛情況進行及時調整。如果醫(yī)師由于工作繁忙而導致患者的止痛劑醫(yī)囑未開,需及時提醒醫(yī)師補開藥物止痛醫(yī)囑。在給予患者藥物鎮(zhèn)痛的期間,護士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傷口有無血腫,斷肢再植的肢體遠端是否出現腫脹、皮膚顏色發(fā)紫,石膏繃帶是否包扎過緊等,如出現上述癥狀需及時告知醫(yī)師及時給予處理,以免因藥物止痛而掩蓋了患者的這些術后并發(fā)癥所致的疼痛癥狀;同時也需密切觀察止痛藥的副作用。
3.3.2中藥外敷止痛 大量研究結果表明:燒傷濕潤膏由于藥物的作用能夠減輕傷口疼痛;又由于燒傷濕潤膏中的油性成分能夠減輕紗布和傷口的粘連而減輕醫(yī)師在給予患者換藥時的紗布和傷口的粘連性疼痛;又由于燒傷濕潤膏能夠減輕損傷部位的局部腫脹而止痛。
3.3.3非藥物止痛 非藥物止痛藥物也是臨床上常見的止痛方法,常見的有:放松法、意念法、松弛法以及催眠法等,讓患者盡可能進入睡眠狀態(tài),緩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
3.3.4溫水浸泡止痛 如果患者的手術部位在手部,在手術后的48h,如果傷口和病變部位沒有急性感染并且全身情況良好,在給予患者換藥前,在500ml的清潔容器中放入400ml的溫開水,讓患者的手部浸泡于含有溫開水的清潔容器中約20min左右,讓患者手術部位的紗布和傷口自然分離。
3.4日常護理 骨科手術有別于其他手術,部分患者術后疼痛率也比較高,患者手術后應該加強患者日常護理,且患者甚至出現咳嗽等并發(fā)癥。因此,患者手術后護士應該加強患者護理,告知患者咳嗽的原因以及緩解疼痛的呼吸方法,盡可能讓患者放松,并為患者提供相對比較安逸、舒適的環(huán)境。
4 結果
見表1。
5 結論
采用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對策能明顯提高骨科患者術后對疼痛護理滿意度,值得應用和推廣。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