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社區(qū)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與相關因素,為社區(qū)干預提供依據。方法 選擇社區(qū)620例高血壓患者,測量其血壓、身高與體質量,進而計算出體質量指數。詢問患者吸煙、飲酒與服藥情況,后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 吸煙患者血壓正常約占34.1%,不吸煙患者血壓正常約占84.1%,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飲酒患者血壓正常約占45.9%,不飲酒患者血壓正常約占81.0%,不規(guī)律服藥患者血壓正常約占46.1%,規(guī)律服藥患者血壓正常約占75.6%,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 高血壓管理中應提高規(guī)律服藥、戒煙忌酒影響因素的力度,進而提高血壓控制率。
關鍵詞:社區(qū);高血壓;血壓水平;影響因素
臨床上高血壓是較為常見多發(fā)的慢性疾病,近些年高血壓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其致殘率與死亡率也不斷上升??刂聘哐獕喝巳貉獕核胶拖嚓P因素,可有效控制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展[1]。本研究研究了吸煙、飲酒和服藥情況與血壓的關系,為社區(qū)開展高血壓防治共組提供科學依據?,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北京某社區(qū)中的620例高血壓患者,其中男319例,女301例。年齡為35~83歲,平均年齡為(61.3±9.3)歲。全部患者均無繼發(fā)性高血壓,行血壓水平分級,評估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其他危險因素,以合理確定危險分層。
1.2方法
1.2.1血壓測量 首先患者需平靜休息5min,30min內患者應嚴禁飲用咖啡與吸煙,排空膀胱。測量時患者應左立,裸露出右臂,將肘部與心臟水平放置。若患者情況較為特殊,可站立或躺著。每隔2min測量1次,后計算2次測量平均值。若1次測量收縮壓與舒張壓差異大于5mmHg,則需在2min后再次測量,后計算3次測量平均值。
1.2.2血壓控制情況標準 ①顯著:1年中9個月內血壓<140/90mmHg;②有效:1年中6個月血壓<140/90mmHg;③無效:全年超過或3個月時間血壓>140/90mmHg。
1.2.3吸煙、飲酒及服藥情況調查 詢問并記錄患者吸煙、飲酒嗜好,以及是否規(guī)律性服藥。
1.3統(tǒng)計學方法 經SPSS 12.0統(tǒng)計學軟件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吸煙與飲酒對血壓水平的影響 620例高血壓患者中,179例吸煙(28.9%),194例飲酒(31.3%)。吸煙患者血壓正常約占34.1%,不吸煙患者血壓正常約占84.1%,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χ2=3.864,P<0.05);飲酒患者血壓正常約占45.9%,不孕就患者血壓正常約占81.0%,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χ2=8.053,P<005)。
2.2服藥情況對血壓水平的影響 620例高血壓患者中,312例不規(guī)律服藥(50.3%)。不規(guī)律服藥患者血壓正常約占46.1%,規(guī)律服藥患者血壓正常約占75.6%,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χ2=132.421,P<0.05)。
3 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時人口老齡化不斷加重,高血壓發(fā)病率不斷上升[2]?,F高血壓嚴重威脅著中老年患者的身體健康,因此需利用科學方法分析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的影響因素,進而有效控制中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率[4]。
現在臨床上吸煙與高血壓發(fā)病關系還未存在統(tǒng)一認識,在測量吸煙后患者血壓后發(fā)現,收縮壓與舒張壓均較明顯上升,這使得發(fā)病率不斷上升[5]。相關研究飲酒與血壓水平關系過程中,若大量飲酒則會導致血壓急劇上升。本組研究中,吸煙患者血壓正常約占34.1%,不吸煙患者血壓正常約占84.1%;飲酒患者血壓正常約占45.9%,不孕就患者血壓正常約占81.0%,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明在高血壓治療過程中,患者需戒煙忌酒,才能獲得良好效果。
由于社區(qū)高血壓患者醫(yī)學知識水平、受教育程度的限制,高血壓患者并未規(guī)律性服藥,在血壓為正常水平后即未規(guī)律性服藥,血壓升高后再次服藥,使得血壓極不穩(wěn)定,波動性較大。相關研究表明此波動會影響患者健康。本組研究中,不規(guī)律服藥患者血壓正常約占46.1%,規(guī)律服藥患者血壓正常約占75.6%,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表明高血壓患者規(guī)律性服藥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壓。
綜上所述,高血壓管理中應提高規(guī)律服藥、戒煙忌酒影響因素的力度,進而提高血壓控制率。
參考文獻:
[1]胡蕓,王寧霞,范茂禮.社區(qū)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0):48-49.
[2]康耀文,安洲,姚應水,等.高血壓患者生存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流行病學研究[J].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10,29(2):141-143.
[3]程敏鋒,王相蘭,陶炯,等.高血壓病老年患者家庭職能模式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J].中國校醫(yī),2010,24(1):61-62.
[4]張澤鴻,楊潤濤,張衛(wèi),等.高血壓病患者心身狀況影響因素分析[J].廣東藥學院學報,2011,27(4):430-433.
[5]丁晶,黃純臣,汪昕,等.上海市某農村社區(qū)無高血壓病史人群血壓水平分析[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11,19(2):136-140.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