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口底癌在口腔頜面外科惡性腫瘤中是常見病,男性多于女性,其治療主要手術治療為住,輔以放、化療措施。目前腓骨瓣被廣泛應用于口腔頜面部的重建,在2014年7月我院成功做了1例手術,皮瓣完全成活,術后6w出院。6個月后回訪,患者能正常進食正常行走,患者對面部外形滿意,語言表達清晰,患者及家屬滿意。因頜面部血管豐富,面神經(jīng)、三叉神經(jīng)以及表情肌、咀嚼肌頸部肌群匯集此處,手術難度之大,所以我們高度重視每一環(huán)節(jié),經(jīng)過術前的充分準備及術中的密切配合,使手術順利完成。
關鍵詞:手術配合;帶血管蒂腓骨瓣;臨床效果
腓骨瓣主要包括腓血管蒂、肌肉、腓骨以及皮膚等。因為腓骨自身帶有獨立的血供,且位置基本處于恒定狀態(tài),無明顯變異,與利于吻合和修復。本文旨在探討帶血管蒂腓骨瓣的手術配合[1],現(xiàn)將研究結果進行如下總結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病例1例,男,年齡66歲,因下牙齦潰瘍性腫物3個月,牙齦處有隆起,牙齒松動,為口底鱗狀細胞癌,既往體健,否認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及傳染病等特殊病史。在全麻下行右下頜骨鱗狀細胞癌擴大切除術、截骨術、右頸淋巴結清掃術左腓骨瓣移植術,血管吻合術、下頜骨重建術。手術歷時8h,過程順利。
1.2方法 患者行全麻鼻腔氣管內(nèi)插管,取仰臥位,同時消毒頜面部及左下肢腓骨側,手術分兩組同時進行,配備兩名器械護士分別配合,一組人員行下頜骨切除及頸淋巴結清掃術,二組人員制備帶蒂腓骨瓣,縫合腓骨處。將帶蒂腓骨靜脈蒂與下頜骨動脈、面前靜脈相吻合,并用鈦板、鈦釘將腓骨瓣與下頜骨固定,將皮瓣與保留的口腔正常粘膜組織分層縫合,關閉創(chuàng)面。
2 術前準備
2.1術前進行訪視 手術開始前1d,醫(yī)護人員要對患者進行探視,心理護理是探視的重點內(nèi)容?;颊咭驗檫^度擔心疾病,容易出現(xiàn)焦慮、不安的情緒,不僅不利于治療,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康復。護士要根據(jù)患者的心理特點給予針對性護理措施,安慰和鼓勵患者,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和勇氣,使其以最佳心態(tài)面對手術;向患者講解手術注意事項,提高其配合度。
2.2器械、物品的準備 術前按手術要求備雙燈手術間、常規(guī)器械及口腔特殊器械,備好滅菌敷料、小治療巾、各種型號血管縫合線、可吸收線、顯微器械、電鉆、電刀、氣壓止血帶、驅(qū)血帶、鋼尺、直角、牽開器、線鋸、球形刀片、骨蠟、塑形鈦板、鈦釘、備血。罌粟堿、肝素、低右、吸引器、氣管切口包等。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做好一切準備。
3 術中配合
3.1巡回護士配合
3.1.1術前1d對患者進行訪視,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及術前注意事項,講解手術的有關知識及麻醉情況,手術體位,介紹專家情況及手術室設備技術力量,使患者簡單了解手術信息,做好解釋安慰工作,耐心回答患者的問題,使患者消除緊張和顧慮情緒。
3.1.2認真核對患者,熱情接待,提供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溫度20°~24°,濕度40%~60%,患者接到手術間護士不離開患者,盡量滿足患者的各種需求,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手術。
3.1.3選擇上肢粗直靜脈建立靜脈通道,建立至少二路靜脈通路,連接血氧飽和度、血壓、心電等監(jiān)測系統(tǒng),留置導尿。必要時氣管切開。
3.1.4將兩臺電刀分別置于手術床上下,負極板分別貼于右側大腿肌肉豐厚處及上臂三角肌處;將氣壓止血帶綁縛取腓骨側大腿處,松緊適宜,調(diào)節(jié)好各種參數(shù)。
3.1.5麻醉配合 協(xié)助麻醉師術前用藥,配合全麻鼻腔氣管內(nèi)插管,
3.1.6協(xié)助擺放體位,置患者仰臥位,肩部用軟枕墊高,頭用頭圈固定,骶尾部、背部用海棉墊防止壓瘡,靜點側上肢外展,小于90°,妥善固定輸液側肢體,協(xié)助皮膚消毒,常規(guī)鋪巾,暴露術區(qū),幫助穿手術衣,與器械護士共同清點手術臺上所有物品,詳細記錄。
3.1.7手術過程中做好手術間的管理、巡視工作,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及時輸液、輸血;查看設備、儀器工作是否正常,根據(jù)手術需要調(diào)整患者體位和燈光,及時滿足手術臺上的需求,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3.2器械護士配合 ①手術分兩組同時進行,需由兩名器械護士上臺配合,器械護士提前15min上臺整理器械,與巡回護士共同查對臺上所有器械、敷料、縫針等,檢查器械的完整性,器械的螺絲、螺母有無脫落、缺失,和功能情況。協(xié)助醫(yī)生消毒、鋪單;②下頜骨病灶切除:在頜下作弧形切口,距下頜下緣2.0cm,頦部正下方,止于下頜角下胸鎖乳突肌前緣,切口皮膚,皮下組織和頸闊肌,電刀止血,由頸闊肌深面鈍性分離直到下頜骨下緣保護面神經(jīng),結扎頜外動脈及面前靜脈。沿下頜骨下緣切開頸深筋膜淺層,解剖頜下區(qū)及頦下區(qū)周圍組織,顯露二腹肌后腹、前腹,依次解剖出頜下腺及頜下淋巴結組織,并向前翻轉(zhuǎn)牽拉,顯露頜外動脈近心端,雙重結扎并切斷[2]。整塊切除舌骨上區(qū)頜下腺淋巴結組織。遞術者園刀沿下唇正中全層切開下唇及頦部軟組織,直達骨面,皮下組織、肌層,剝離骨膜,翻起唇頬組織瓣,露出下頜骨體,切除下頜骨腫瘤及受損下頜骨,用骨蠟填塞骨創(chuàng)面以止血,用扶骨鉗牽拉下頜骨的斷端,電刀切斷下頜內(nèi)側的口底粘膜、二腹肌、舌下腺并行頜下腺導管改道術,解剖并游離面神經(jīng)、及面、動靜脈,于吻合處切斷,取近心端,血管夾保護,用生理鹽水覆蓋備用。
暴露下肢,屈膝及小腿內(nèi)旋,在左側腓骨小頭及踝骨部用美蘭劃線,在小腿中1/3和遠中1/3交界處設計大小約3.0×6.0cm梭形皮島,上驅(qū)血帶,左側大腿上氣壓止血帶,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及小腿筋膜,剝離肌群,沿腓骨表面做鈍性分離[3],翻起腓骨長肌及腓骨短肌,發(fā)現(xiàn)腓骨深神經(jīng)、脛前動脈及脛淺靜脈,腓骨近端及遠端各保留一段8cm骨斷后實行截骨術,注意保護腓骨深面脛神經(jīng)和脛后神經(jīng)血管束,鈍性分離長屈肌及脛后肌,分離動、靜脈,使血管蒂長約5cm,切斷動、靜脈,結扎并切斷血管蒂[4]。將腓骨瓣收好備用,松止血帶,充分止血,并分層對位縫合創(chuàng)面,小腿上下各放一負壓引流管引流。
根據(jù)下頜骨的形狀和缺損大小對腓骨瓣進行修復、塑形和移植,用事先塑形的鈦板和鈦釘固定,腓骨靜脈蒂由下頜骨內(nèi)引出,將頜外動脈與腓動脈吻合,面前靜脈吻合與腓靜脈吻合,用肝素液、利多卡因灌注血管束,保證動、靜脈吻合通暢,將皮島放于口底缺損處,沖洗、徹底止血,清點器械、紗布、縫針,口腔內(nèi)用可吸收線對位縫合,負壓引流管進行引流。配合醫(yī)生做好包扎,正確記錄出入量,術后由醫(yī)生、麻醉師、護士共同將患者送入ICU病房,嚴格交接。患者經(jīng)過抗炎、止血治療,康復鍛煉,6w出院,6個月后回訪能正常進食、行走,家屬及患者對面部外形滿意。
4 體會
4.1下頜骨缺損腓骨瓣移植在我院是一項新開展的新技術,這種手術創(chuàng)傷大,解剖復雜,難度大,在國內(nèi)都屬于高難手術,患者對其缺乏了解,擔心手術的成功性,手術的創(chuàng)傷會導致面部形象的破壞,患者有很大的顧慮,巡回護士術前宣教,溝通和安慰患者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高度重視,參加術前討論,查找資料安排資深護士進行配合,做好充足的術前準備,重視每一個手術環(huán)節(jié),做到認真核查,及時供應手術用品,確保手術有條不紊,忙而不亂,使手術圓滿結束。
4.2因頜面部切口為腫瘤污染切口,下肢腓骨處為無瘤切口,所以要兩名護士分別配合手術,器械、敷料應獨立使用,防止混用,更換術區(qū)時醫(yī)生應重新刷手,更換手術衣及手套,避免腫瘤的種植及轉(zhuǎn)移。
4.3嚴格執(zhí)行核對制度,無菌操作原則,術前空氣消毒,物表消毒,物品滅菌指標的檢查,監(jiān)測參加手術人員的無菌技術及控制手術間人數(shù),是預防感染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吳波,劉益萍.帶血管蒂游離腓骨移植治療尺骨缺損的手術配合[J].護理研究,2014,28(8):1003-1004.
[2]陳振光,喻愛喜.膝下外側血管蒂腓骨上段骨瓣移植的解剖與臨床[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9,32(5):353-355.
[3]田軍,上朝江.帶血管蒂腓骨瓣移植治療早中期股骨頭壞死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藥實踐,2009,18(11):823-825.
[4]由宏博,丁洪忠,李志宏,等.11例帶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及鎖定鈦板內(nèi)固定治療脛骨骨缺損骨不連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4):129.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