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膽囊結石患者實施腹腔鏡膽囊摘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措施與效果,從而確定合理的護理膽囊膽結石患者方法。方法 選擇2013年5月~2014年5月通遼市醫(yī)院普外一科治療的膽囊結石患者80例,隨機均等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采用膽囊結石患者常規(guī)通用的護理方法,研究組采用本文筆者在本科制定的全面的護理模式進行護理,比較兩組護理前后SAS焦慮評分自量表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前焦慮評分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滿意度。結果 80例患者均完成焦慮評分量表,兩組患者的術前焦慮均高于國內常模,經過護理后,對照組術前焦慮評分為(72.36±12.25),明顯高于觀察組患者的術前焦慮評分(52.34±10.21),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護理后滿意度,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 全面護理模式對降低膽結石患者術前焦慮,緩解患者緊張情緒十分有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全面護理;術前焦慮;膽結石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在運用于臨床上的醫(yī)學手段在很大的程度上減輕了患者因疾病帶來的痛苦,然而在任何一個外科手術中,術前焦慮是患者常有的一個心理問題[1]。術前焦慮的原因多種多樣,如果術前焦慮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不僅會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還會影響到術后健康恢復[2]。選擇有效的護理模式可以降低患者的術前焦慮,本文研究了全面護理模式對膽結石患者術前焦慮的價值,取得較好的效果,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膽結石患者,其中男30例,女50例,年齡34~75歲,平均年齡(53.45±12.34)歲,患者病程為2個月~10年,平均病程為(5.4±3.2)年,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右上腹部疼痛且呈間歇性發(fā)作,伴有惡心、嘔吐,進食油膩食物后癥狀加重,病例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經腹部CT或者B超診斷膽結石患者,并擬定需要進行手術者;②患者無嚴重的心血管疾?。虎劢涍^我院倫理協(xié)會同意且患者知情同意。將患者按照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觀察組40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完善相關輔助檢查,排除手術禁忌癥后給予擇定手術日期。對照組在入院時到手術前采用護理常規(guī)進行干預,包括遵醫(yī)囑指導患者用藥、觀察病情變化等,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由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時進行健康宣教。觀察組采用全面的護理模式進行護理,主要的內容如下:①不良情緒護理:患者確定為膽結石并了解到需要手術后心里會有很多的擔憂,這個時候如果護理人員沒有采取積極的措施去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會導致患者的焦慮急劇上升,護理人員應該耐心的與患者進行溝通,按照患者的不同臨床表現(xiàn)因人而異地鼓勵患者,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②飲食護理:由責任護士帶頭指導,介紹膽結石患者適合吃的食物,并耐心解釋健康飲食對病情的好處,并發(fā)放膽結石患者飲食指南小手冊。對沒有家屬照料的患者特殊照顧,平時多與其交談,幫其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③健康娛樂護理:播放患者愛好的電視頻道,在病房營造歡樂愉快的氛圍。④作息時間護理:患者因為疼痛而難以入眠時進行言語禮貌問候,必要時和找些話題與患者進行交流,轉移其疼痛注意,另外,夜晚值班護理人員因對患者的要求能自如應對。⑤術前麻醉護理:麻醉前除按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一樣告訴患者麻醉禁忌外,耐心的告訴患者麻醉后反應,以便患者適應。
1.3指標判斷 采用SAS焦慮評分量表評定患者的焦慮評分,總分>40分考慮為焦慮,分數(shù)越高,焦慮障礙越嚴重。滿意度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3級評價,總滿意度=(滿意+較滿意)/總例數(shù)。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軟件包處理所得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數(shù)據(jù)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算得到P<0.05時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同護理后術前焦慮評分比較 護理后兩組焦慮評分有明顯差異,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患者護理滿意度 護理后經過統(tǒng)計患者的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5%顯著高于對照組85%,統(tǒng)計學顯示具有差異性χ2=16.248,P<0.05.
3討論
由于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膽結石這一疾病越來越為常見,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人群中膽結石的發(fā)病率在15%左右。膽結石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會影響到患者的工作前途。膽結石是發(fā)生在膽囊內的結石所引起的疾病,目前膽結石的治療方法主要是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是針對早期患者,手術治療臨床上趨向于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但是無論何種治療都離不開護理,有研究顯示,良好的護理方法可以更快的讓膽結石患者脫離困境,達到較好的治愈效果。
膽結石由于其發(fā)病的特殊部位,大多數(shù)患者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但是由于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在入院至術前時間內均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心理焦慮情況,這種術前焦慮如果沒有得到合理的解決會加重患者的病情,從而不利于手術順利進行,進而還會影響到術后康復緩慢,導致術后并發(fā)癥等大問題,這極大的降低了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由于每個患者的病情、心理狀況是有差異的,所以對患者的護理需要考慮到各個方面,因人而異地進行全面護理。本文研究結果也顯示,通過全面的護理患者的焦慮顯著的低于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焦慮,而且大力提高術后滿意度。
參考文獻:
[1]王忠玲,王麗娜.高齡患者術前焦慮危險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0):5083-5084.
[2]吳美清,祝曉燕.術前護理干預對外科手術患者焦慮心理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6):17-18.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