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自鎖托槽和傳統(tǒng)托槽對患者正畸治療后齦溝液的影響。方法 選擇需正畸治療病例82例,根據托槽方式不同分別應用自鎖托槽方式和傳統(tǒng)托槽方式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1、3、6個月齦溝液的量及天門冬氨酸基轉移酶(AST)、堿性磷酸酶(ALP)活性和內毒素變化。結果 傳統(tǒng)托槽組齦溝液量及AST、ALP和內毒素含量變化在相同時間段均較自鎖托槽組變化明顯。兩實驗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自鎖托槽矯治對齦溝液的影響小,優(yōu)于傳統(tǒng)托槽,臨床應優(yōu)先選擇。
關鍵詞:自鎖托槽;傳統(tǒng)托槽;齦溝液
牙齒錯位是口腔科常見疾病,隨著人們對牙齒的美觀要求不斷的提高,多數患者選擇正畸治療。固定矯治是牙齒錯位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常使用傳統(tǒng)金屬托槽。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fā)展,自鎖托槽在臨床上越來越受到醫(yī)生重視[1]。自鎖托槽是一種低摩擦力托槽,它通過托槽的自鎖結構,替代傳統(tǒng)托槽中結扎絲或結扎圈,減少了正畸牙齒不易清潔的弊端,有助于患者對牙齦牙周的健康維護[2]。本研究選用自鎖托槽和傳統(tǒng)托槽對患者進行牙齒正畸治療,比較兩者對齦溝液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在本院就診的需進行牙齒矯治病例82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45例,年齡平均14.23歲?;颊呔鶠锳ngleⅠ類牙列中度擁擠或前牙前突,減數拔除 4顆第一前磨牙進行正畸治療。患者均無明顯牙體、牙周疾病,無顳下頜關節(jié)病史。
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應用自鎖托槽組(A組)和傳統(tǒng)托槽組(B組),每組各41例,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間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2器械與材料 傳統(tǒng)托槽、自鎖托槽:美國3M;非調拌型牙釉質粘合樹脂:杭州西湖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彈力結扎圈:浙江普特公司;濾紙:上海摩速器材公司;電子天平:德國Sartorius;ELISA 試劑盒:美國RD;酶聯(lián)免疫檢測儀:北京中西遠大公司;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北京奧普森公司;以上材料和器械均由遼寧省調兵山市人民醫(yī)院提供。
1.3實驗方法 A組患者采用自鎖托槽矯治;B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托槽矯治。清潔牙面,磷酸凝膠酸蝕30s,沖洗牙面20s,干燥隔濕,涂粘結劑的液劑于牙面和托槽粘接面,取粘結劑的糊劑放于托槽底板,調整托槽位置,輕輕對托槽加壓,使之與牙面均勻接觸,去除托槽底板多余的粘接劑,固化5min。常規(guī)弓絲放置和固定。矯治1、3、6個月后分別提取檢測齦溝液。
1.4齦溝液的采集、定量和檢測
1.4.1齦溝液的采集和定量 將濾紙條裁剪為10mm×2mm放EP管中,使用電子天平稱重。選擇測定的牙位為下頜4顆切牙,選擇檢測位點為受測牙的近中唇面、遠中唇面、唇面正中。清潔、吹干取液區(qū),將濾紙沿牙面方向輕輕放入檢測位點齦溝內至輕微阻力,30s后取出,放回原 EP管中,再次稱重,將EP管封口,置于低溫保存(-70℃)。兩次稱重之差即為齦溝液的重量。
1.4.2齦溝液的生化指標檢測 將齦溝液樣本室溫解凍20min,加入PBS緩沖液震蕩,低溫離心后取上清液,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酶聯(lián)免疫檢測儀測定齦溝液內AST、ALP和內毒素的水平。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實驗數據以(x±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和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數據結果顯示B組較A組在正畸治療后1個月時齦溝液的量、AST、ALP和內毒素變化情況略高,兩組間數據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B組較A組在正畸治療后3、6個月時齦溝液的量、AST、ALP和內毒素變化情況明顯增高,兩組間數據比較,P<0.01,差異有顯著性意義。見表1。
3 討論
口腔矯治過程中,由于托槽、結扎絲等粘接在牙齒表面上,患者的口腔內菌斑不易被徹底清除,導致牙周炎的發(fā)生,直接影響正畸治療效果[3]。目前,關于各種類型托槽與牙菌斑量的關系研究結論不一,也有部分學者研究認為,正畸治療或托槽類型的選擇與牙周組織健康無關,本研究檢測兩種托槽對患者牙周影響得出自鎖托槽對牙周損傷低于傳統(tǒng)托槽,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自鎖托槽與傳統(tǒng)托槽存在較大的差異,最大區(qū)別在進行操作時不需要弓絲結扎,調整和更換弓絲時變得簡單和方便,明顯地縮短了醫(yī)生的椅旁操作時間和患者就診的時間;自鎖托槽還可以利用其自鎖結構,將弓絲限定在槽溝內,將弓絲牢固地固定,減少弓絲與槽溝的接觸面積,矯正力度較輕,避免了傳統(tǒng)托槽結扎絲的存在,有利于患者進行口腔清潔,減少患者口腔內牙菌斑的聚集成熟的機率。
綜上所述,自鎖托槽矯治與傳統(tǒng)托槽矯治相比降低了正畸患者的牙周損傷程度,減少了口內口外等復雜的輔助裝置,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縮短整個治療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玉,王培軍,周珊.自鎖托槽與傳統(tǒng)托槽對比研究的進展與方向[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35(8):1580-1581.
[2]張曉燕.自鎖托槽矯治器對牙周健康的影響[J].口腔醫(yī)學,2008,28(10):543-544.
[3]楊珍.兩種托槽的脫落率及其影響牙周健康的對比研究[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124-126.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