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肺炎嚴重指數(shù)(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在社區(qū)獲得性肺炎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符合CAP診斷標準的患者60例,其中重癥肺炎組29例、普通肺炎組31例,進行PSI評分;然后選30例健康者為對照組,檢測三組血清中PCT及CRP水平進行分析,并研究PCT、CRP與PSI評分的相關性。結果 ①三組間PCT、CRP水平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PCT、CRP與PSI評分均呈正相關。結論 在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中,隨病情加重,PCT、CRP均呈現(xiàn)不斷升高的趨勢,可作為PSI評分的補充,而PCT可以更好的反映感染嚴重程度和臨床預后。
關鍵詞: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肺炎嚴重指數(shù);社區(qū)獲得性肺炎
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AP)是指在醫(yī)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實質炎癥,也包括具有明確潛伏期的病原體感染而在入院后發(fā)病的肺炎。血清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與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都是炎癥反應過程中的重要因子,兩者作為早期診斷指標,對細菌感染均具有較高的敏感性,而特異性存在差異。肺炎嚴重指數(shù)(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是被美國胸科協(xié)會(ATS)和感染協(xié)會(IDSA)推薦的對肺炎患者的評估系統(tǒng),能較為準確的反映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和預后。本研究旨在探討血清PCT、CRP和PSI評分在社區(qū)獲得性肺炎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呼吸內(nèi)科病房收治的CAP患者60例,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參照2006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訂的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1]。其中普通肺炎組31例(平均年齡為52.2±5.5歲,其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符合重癥肺炎判定標準的重癥肺炎組29例(平均年齡為50.9±5.9歲,其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然后選30例門診體檢健康者為對照組(平均年齡為51.6±6.1歲,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納入的3組對象在性別、年齡方面無顯著性差異,資料具可比性。研究對象的選擇注意排除入院前15d內(nèi)使用過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者、有惡性腫瘤或行放化療者、有血液系統(tǒng)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有肺外感染者。
1.2方法 所有對象在應用抗生素前采集靜脈血5mL,在30min內(nèi)送至我院檢驗科,進行離心,留取血清于-20℃保存,用于PCT和CRP的測定。PCT測定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CRP測定采用快速免疫比濁法,所有參數(shù)設置與實驗步驟均嚴格按其操作規(guī)程進行。并對CAP患者進行PSI評分,同時收集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包括呼吸道癥狀,血常規(guī),痰細菌培養(yǎng),治療和預后等。比較各組別PCT、CRP、PSI評分差異,研究CAP患者PCT、CRP與PSI評分的相關性。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三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CT、CRP與PSI評分的相關性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重癥肺炎組、普通肺炎組及健康對照組的PCT、CRP經(jīng)方差分析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組間兩兩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重癥肺炎組、普通肺炎組的PSI評分經(jīng)t檢驗分析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的PCT、CRP與PSI評分的相關性分析:CAP患者的PCT與PSI評分呈正相關,其相關系數(shù)為0.533,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1)。CAP患者的CRP與PSI評分也呈正相關,其相關系數(shù)為0.413,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感染一直是臨床各科醫(yī)生所面臨的重大課題,診斷CAP感染的傳統(tǒng)標準是基于癥狀、體征、臨床評分系統(tǒng)、影像和發(fā)熱、白細胞和細菌培養(yǎng)等炎癥指標,但這些指標對于指導治療和判斷預后并不可靠。在CAP的臨床處理過程中,早期抗生素的應用對病情控制相當關鍵,患者病情的評估是基礎。肺炎嚴重指數(shù)PSI是目前最常用的評價CAP患者病情的指標之一,其對于預后和死亡率有較準確的評估,且能夠預測重癥CAP并作為疾病嚴重程度分級[2-3],可以幫助醫(yī)生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死亡率的同時可降低醫(yī)療費用。
既往多選擇CRP作為敏感的檢測指標,其主要是由肝臟組織合成和分泌的急性時相蛋白,當機體臟器組織受到嚴重損傷或發(fā)生炎癥反應時,血清CRP表達水平迅速上升,在CAP診斷中存在重要價值,敏感性較高[4]。但有相關研究證實,CRP在炎癥過程發(fā)生6-8h才升高,12h后才能被檢出,感染程度較輕時血清CRP表達水平即可明顯升高,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數(shù)天仍可有所表達[5],其恢復至正常水平耗時較長,故對臨床療效和疾病預后情況難以及時準確評估。此外,除了細菌感染外,病毒感染、外科手術、創(chuàng)傷、自身免疫性疾病發(fā)作、甚至蚊蟲叮咬等也會造成CRP急性升高,對感染和病原體診斷缺乏特異性,而且其還容易受激素等的影響。
近些年已有較多研究顯示,PCT對感染性疾病的臨床價值明顯優(yōu)于CRP[6]。PCT是一種無激素活性的糖蛋白,是降鈣素前肽物質,半衰期25~30h,體內(nèi)外穩(wěn)定性好,生理情況下由甲狀腺C細胞產(chǎn)生極少量的PCT,健康人群或非細菌感染者的血清中PCT含量甚微(<0.1ng/mL),甚至不能被檢測到?,F(xiàn)已知PCT在系統(tǒng)炎癥反應綜合征、膿毒血癥、急性肺炎、急性胰腺炎及活動性肝炎等患者血清中都有顯著升高,而在病毒感染、腫瘤和手術創(chuàng)傷時則保持低水平。與其它炎性指標相比,血清PCT水平不受非感染因素影響是其最大的優(yōu)勢[7-8]。在局部感染時,PCT一般不升高,而CRP會升高,故在沒有全身感染時,CRP是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而在有全身表現(xiàn)的嚴重感染時,PCT是更好的指標。其在嚴重細菌感染的早期(2~3h)即可升高,4h即能被檢測到,因此具有早期診斷價值;在嚴重細菌感染并有全身性表現(xiàn)時,血清PCT水平明顯上升,當感染控制后會立即隨之下降,因而PCT又可作為判斷病情以及療效的可靠指標。有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PCT表達水平與機體感染程度及疾病轉歸有緊密聯(lián)系,在評估危重病例的預后方面,PCT明顯優(yōu)于CRP[9-10]。此外,動態(tài)監(jiān)測PCT水平變化可決定和終止抗菌治療,可用于評價抗炎效果及指導臨床抗生素合理應用[11]。
本研究顯示CAP感染患者PCT、CRP的血清水平均明顯升高,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并且重癥組升高程度明顯高于普通組。這說明PCT、CRP均能反映肺炎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與朱蕾、何鳳蓮等的研究結果一致[12-13]。由此可見,CRP、PCT作為臨床常用的炎性標志物,在CAP診斷中存在重要價值,且可作為重癥與非重癥CAP分級的重要指標,并可作為PSI評分系統(tǒng)的一個補充;中、高度PSI評分也可作為重癥CAP的參考指標,對病情判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其中,PCT作為近年來鑒別細菌感染的微生物學指標的新熱點,在進行CAP早期的臨床診斷、以及指明疾病的進程、預后并且對治療過程進行監(jiān)測、指導管理抗生素等方面都有其獨到的優(yōu)勢,可以幫助臨床醫(yī)師更好完善臨床診斷及治療決策,減少抗生素濫用,減輕患者經(jīng)濟負擔,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6,29(10):651-655.
[2]NiedermanMS.Making sense of scoring systerms in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J].Respirology,2009,14(3):327-351.
[3]趙靜,秦儉.PSI和CURB-65評分對老年社區(qū)獲得性肺炎初始療效的評估[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1):22-25.
[4]劉珊珊,劉雪白.C-反應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新醫(yī)學,2009,40(8):558-560.
[5]Windagssen EB,F(xiàn)untowiczL,LunsfordTN,etal.C-reactive protein an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an update for clinicians[J].Postgrad Med,2011,123(1):114-119.
[6]Christ-Crain M,OpelSM.Clinicalreview:The role of biomarkers in diagnosisand manage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Christ-Crain Opel Critical Care,2010,14(1):203-214.
[7]Limper M,KruifMD,DuitsAJ,etal.The diagnostic role of procalcitonin and other biomarkers in discriminating infectious from non-infectious fever[J].J Infect,2010,60(6):409-416.
[8]OshitaH,SakuraiJ,KamitsunaM.Semi-quantitative procalcitonin test for the diagnosis of bacterial infection:clinical use and experience in Japan[J].J MicrobiolImmunol Infect,2010,43(3):222-227.
[9]常婷婷,王翎,潘旭東,等.老年重癥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鈣素原水平測定的臨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15):2091-2093.
[10]Kruger S,EwigS,MarreR,etal,Procalcitonin predicts patients at low risk of death from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EurResp J,2008,31(2):349-355.
[11]GilbertDN.Use of Plasma Procalcitonin Level as an Adjust to Clinical Microbiology[J].J Clin Microbiol,2010,48(7):2325-2329.
[12]朱蕾,徐愛群,聶荷香,等.血清降鈣素原在重癥肺炎中的臨床診斷意義[J].解放軍學院學報,2013,34(2):112-113.
[13]何鳳蓮,趙大海,楊進,等.PCT與CRP在社區(qū)獲得性肺炎中的診斷價值[J].臨床肺科雜志,2014,19(4):607-609.編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