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老年臥床患者清潔灌腸的有效方法,改善灌腸效果。方法 將36例需清潔灌腸的老年臥床患者,采用8號帶氣囊氣管導管代替肛管與Y型管結合應用進行清潔灌腸,導管插入15~20 cm時,氣囊內注入15~20 ml的氣體,使氣囊膨大,慢流速度清潔灌腸。結果 36例老年臥床患者在清潔灌腸操作中,均未出現灌腸液外溢和肛管脫出的現象。結論 采用氣囊氣管導管與Y型管結合清潔灌腸效果好,減輕護理工作量,省時省力,值得推廣的方法。
關鍵詞:氣囊氣管導管;老年臥床患者;清潔灌腸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日益加劇,臨床上收治的老年患者越來越多,老年臥床患者因各種疾病原因,生活不能自理,消化功能減退,腹肌和腸肌肌張力降低,腸蠕動弱,直腸內常積滯干結大便,臨床上常用清潔灌腸,其目的是為了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清潔腸道等。灌腸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效果。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我們發(fā)現傳統的清潔灌腸法為老年臥床患者進行灌腸,經常遇到老年患者因肛門括約肌松弛,不能有效的控制排便,灌腸液注入后,易從肛門溢出,致使灌腸液很難在腸道內保留,影響灌腸效果;且時常重復操作,增加患者痛苦;患者不能下床排便,需要使用護理墊或便盆接糞液,增加護理工作量。通過采用氣囊氣管導管代替肛管清潔灌腸,效果良好,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因術前需進行清潔灌腸的36例老年臥床患者。
1.2方法
1.2.1材料 由英國愛爾蘭Mailinchrodt Meclical Athlone生產的8.0一次性帶氣囊氣管導管1根、Y型管1個、石蠟油5 ml、紗布、一次性輸血管、一次性乳膠手套、衛(wèi)生紙數張,20 ml注射器1付、遵醫(yī)囑備用灌腸液
1.2.2使用方法
1.2.2.1體位 針對老年患者采用頭低臀高左側臥位,即臀部抬高10cm,此體位使結腸尤其乙狀結腸和降結腸處于較低水平位置,液體可順利進入結腸。
1.2.2.2氣囊氣管導管在清潔灌腸中的應用 ①根據患者選擇合適的氣管導管,一般用7.5~8.5號,護士戴手套,取出氣囊氣管,充氣檢查氣囊有無破損后放松氣囊,將紗布倒上少許石蠟油潤滑氣管導管前端,右手握住氣管導管使彎度向前,順著尾骨生理性彎度緩慢插入肛門,結腸自上而下逐漸變細,至乙狀結腸末端最細,約2.5 cm [1],一般插管深度為15~20 cm,這時氣囊正好位于乙狀結腸與直腸交界處,用注射器注入20~30 ml氣體至氣囊內,使氣囊彭大。臨床研究:氣囊內可注入量達30~35 ml時,腸管血運及腸蠕動正常,灌腸液不返流[2]。②導管外露端接Y型管,Y型管兩端分別接一次性引流袋及一次性輸血管,進行灌腸及糞便引流,然后將一次性引流袋懸掛于床邊,有需要灌腸時夾閉引流袋,打開輸血管開關,待灌腸后在將引流袋打開引流糞液,引流袋2/3滿時及時傾倒。
1.2.2.3老年患者應用低壓力、慢流速低液量的清潔灌腸法,可使用初步的\"三次灌腸法\",即第一次肛管插入3~5 cm到直腸,氣囊內注入15~20 ml氣體,將灌腸液緩慢灌入50~100 ml,保留3~5 min后排便;第二次肛管插入7~10 cm到達直腸骶尾部,氣囊內注入20~30 ml氣體,灌入200~500 ml,保留5~7 min;第三次插入15~20 cm,氣囊內注入30~35 ml氣體,灌入300~500 ml液體后排便,再接Y型管及引流袋至灌腸結束,此方法是用于老年患者直腸內積滯干結大便。
1.2.2.3灌腸過程中注意病情變化 注意灌腸液的溫度及流速是否適宜,如出現腹脹或腹痛,可囑患者深呼吸放松腹肌,并降低灌腸液液面的高度,減慢流速?;驎和F?,如患者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應立即停止灌腸,通知醫(yī)生,及時處理。
2結果
36例臥床老年患者在清潔灌腸中,均未出現灌腸液外溢和肛管脫出的現象,2例患者出現輕微腹痛,采取減慢速度,均能全部灌入所需灌腸液,達到清潔灌腸目的。
3討論
清潔灌腸是臨床是常用的護理技術,但老年臥床患者的清潔灌腸是臨床工作中的一大難題,原因是老年人的直腸體積小無且無吸收功能,加之有些患者患病時間長,肌肉松弛,張力降低[3],灌腸液進入肛管由于刺激和壓力的作用患者耐受性差,極易出現肛門失控現象,致灌腸液外流達不到灌腸目的,而且老年臥床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灌腸液灌入后排便用護理墊或便盆接糞液,每次排便后需重復插肛管,增加患者的痛苦。為了解決以上難題,本護理方法采用氣囊氣管導管與Y型管聯合代替肛管為臥床老年患者灌腸,操作簡單,取材容易,氣囊導管材質為分子材料,充氣氣囊屬高容低壓力,組織相容性好,遇體溫變柔軟,親和力好[4],氣囊導管自肛門插入15~20 cm,氣囊正好處于乙狀結腸與直腸交界狹窄處。該處無便意感受器,充氣時氣囊直徑3.5~4 cm不易產生便意,灌腸液進入容量較大的乙狀結腸內,單位時間內灌腸液流入直腸較少,減小了液體直接灌入直腸所引起的排便反射刺激強度[5-6],減輕患者不適感;讓氣囊封閉了導管和腸壁的空隙,避免了因肛門括約肌松弛而致大量液體從肛門溢出而達不到灌腸的目的。另外,用氣囊氣管導管與Y型管聯合應用,在整個灌腸過程,如患者感到便意,即打開Y型管一端的引流袋,關閉Y型管另一端的灌腸液,避免臥床老人用護理墊及便盆接糞液的麻煩,大大減輕護理工作量;成人氣管插管的口徑一般為7.5 mm,可以保證排泄物的有效引流,可以避免因為管腔過小被糞渣堵塞而影響引流效果,氣囊導管對于臥床老年患者灌腸有著很好排泄引流的效果。
總之,氣囊氣管導管在臥床老年患者灌腸中防止大便外溢和肛管脫出的現象,減少插肛管的次數及患者的痛苦,減輕護理工作量,操作方便簡單,試行效果好,患者亦能接受此種灌腸方法,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
參考文獻:
[1]鐘世鎮(zhèn).臨床應用解剖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8:202.
[2]何榮華.兩種肛管用于人工灌腸效果的比較[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7):489.
[3]徐禹靜,吳曉芥,朱金鳳,等.老年人不同腸道準備的臨床觀察[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1):215.
[4]李建華,藺輝,許瑋,等.大便失禁患者應用氣囊導管低負壓引流的臨床研究[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25(18):3155-3156.
[5]盧帶英,揚彩冰,彭月容.中藥保留灌腸不同插管深度的效果比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4(1):22.
[6]蔣蘭英,王笑微.生大黃改良保留灌腸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療效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4):1321-1322.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