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過敏性鼻炎是發(fā)生在鼻粘膜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屬中醫(yī)“鼻鼽”范疇,以鼻癢、鼻塞、打噴嚏、流清涕等為主要癥狀的病癥。近幾年,小兒過敏性鼻炎呈明顯上升態(tài)勢,中醫(yī)藥對辨治本病具有一定優(yōu)勢,近年來許多學者從多種角度來辨治本病,并進行了廣泛的臨床實踐。綜述近10年來中醫(yī)藥辨治小兒過敏性鼻炎的研究概況。方法 對近10年小兒過敏性鼻炎相關研究進行分析,研究小兒過敏性鼻炎的病因病機、辨證分型、治療方法等,為中醫(yī)藥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提供依據(jù)。結果 小兒過敏性鼻炎發(fā)生率較高,病因也比較多,常見的有:肺脾不足,風痰內(nèi)蘊等。臨床上治療時應該以祛風宣竅、健脾補肺為主,必要時可以內(nèi)外結合治療。結論 中醫(yī)藥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效果理想,但是治療思路尚需進一步拓寬,提高中醫(yī)藥治療優(yōu)勢。 關鍵詞:中醫(yī)藥;辨治;過敏性鼻炎;概況
過敏性鼻炎是發(fā)生在鼻粘膜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屬中醫(yī)“鼻鼽”范疇,以鼻癢、鼻塞、打噴嚏、流清涕等為主要癥狀的病癥。近幾年,小兒過敏性鼻炎呈明顯上升態(tài)勢,易轉成慢性而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也是哮喘的危險因素。中醫(yī)藥對辨治本病具有一定優(yōu)勢,近年來許多學者從多種角度來辨治本病,并進行了廣泛的臨床實踐?,F(xiàn)將近10年來中醫(yī)藥辨治小兒過敏性鼻炎的概況綜述如下。
1 病因病機
過敏性鼻炎發(fā)作的病因多樣,病程較長,病機復雜。干祖望教授對小兒過敏性鼻炎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認為:小兒過敏性鼻炎是元陽不固,主要病位在肺,涉及脾腎[1]。謝羿等[2]總結許尤佳教授經(jīng)驗,認為小兒鼻鼽病機有別于成人,更偏向于先天不足、后天失養(yǎng)所致的脾腎陽虛。安效先[3]認為本病的發(fā)生是由于患兒肺氣不足所致,往往同時伴有脾氣不足的表現(xiàn),病機總屬肺脾氣虛,水濕犯鼻之證。外感六淫之邪為小兒時期諸多疾病重要的病因和誘發(fā)因素。崔文成[4]認為本病與哮喘有相似的發(fā)病機理,病機屬風熱痰虛,小兒肺脾不足,痰濕內(nèi)生,蘊于肺絡,風寒入里化熱,導致寒熱夾雜,虛實并見,故病情纏綿反復。
2 辨證論治
徐學勤等[5]人進行了一次實驗,實驗中將過敏性鼻炎分為六種類型,并根據(jù)不同類型制定出相應的治療方法,具體如下:①營衛(wèi)不和、肺氣虛弱,應溫補肺氣,祛散寒邪,方擬溫肺固衛(wèi)湯加減;②肺脾氣虛、清陽不升,應補肺斂氣,調(diào)理脾胃,方擬補肺健脾湯加減;③脾虛濕困、升清降濁失調(diào),治宜健脾益氣,芳香化濕,方擬健脾醒胃湯加減;④腎元虧虛,肺失溫潤;治宜溫腎補肺,納氣歸腎,方擬溫腎納氣湯加減;⑤肺經(jīng)郁熱,上凌清竅。該癥型治療時應該以清肺養(yǎng)陰,宣泄郁熱為主;⑥寒凝經(jīng)脈,瘀阻鼻絡。該癥型治療時應該以溫經(jīng)補氣,活絡祛瘀為主[6]。
3 專方治療
褚艷雙[7]將59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6例,對照組23例。治療方法:治療組給予自擬的脫敏湯,基本方藥組成:麻黃6g、辛夷6g、鵝不食草6g、川芎9g、白芷6g、黃芪15g、五味子6g、地龍9g、甘草3g。形寒肢冷明顯加桂枝6g,細辛1g;涕黃濁加金銀花10g,連翹6g;食少便溏加蒼術10g,白術10g;苔膩加神曲、麥芽各10g。水煎服,1劑/d,2次/d。對照組 給予鼻炎康片(佛山德眾藥業(yè)有限公司制造,批號02124) 8歲以上1~2片/次,3次/d;8歲以下0.5~1片/次,3次/d。療程:兩組均以10d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組:治愈率72.2%,總有效率87.1%;對照組:治愈率30.4%,總有效率65.2%。陳文英[8]認為本病患兒肺脾兩虛型較多,治療組35例肺脾兩虛型過敏性鼻炎小兒,自擬固表健脾方(防風、白術、黃芪等)治療,對照組35例采用苯海拉明麻黃素滴鼻劑加氯雷他定,4w為 1個療程,結果: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U=1.98)。王文功[9]等人進行了一次實驗,實驗中利用烏梅蒼耳子散治療,將患兒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0例,年齡5~14歲,病程2個月~1.3年;對照組20例,年齡6~14歲,病程3個月~1.2年。治療組采用蒼耳子散加減治療,方藥如下:6g蒼耳子、6g薄荷(后下)、6g白芷、6g生甘草,9g辛夷花(包煎)、9g蟬蛻、9g白蒺藜、9g烏梅,細辛(后下)3g。加減治療:肺氣虛弱者加黃芪12g,白術9g,防風6g;脾虛氣弱者加太子參12g,白術9g,炙甘草6g;腎氣虧虛者熟地、山茱萸各9g,靈芝6g。用法:1劑/d,水煎2 次,去滓,濃縮至250~300ml,分3次溫服。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30mg/次等藥物治療,2次/d;同時,患者每次3~5滴1%麻黃素滴鼻液,2次/d。兩組均7d為1療程,2個療程后判定療效。結果:治療組顯效31例,有效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對照組顯效6例,有效5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55%。梁晉普等[ 10]予小青龍湯合小柴胡湯合方:桂枝6g、白芍9g、麻黃3g、干姜6g、細辛3g、清半夏9g、五味子9g、柴胡9g、黃芩9g、黨參9g、生姜15g、大棗15g、炙甘草6g。服用7劑后,發(fā)作明顯減少、癥狀減輕;該方加減繼服7劑,晨起鼻塞、流涕癥狀完全緩解;繼續(xù)予附子理中丸加減調(diào)理2個月,患者并未出現(xiàn)復發(fā)現(xiàn)象。
4 其他療法
4.1針灸 樓喜強等[11 ]將120例過敏性鼻炎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62例,對照組58例。治療組采用針灸三步法治療,對照組給予藥物治療。治療結束1年后隨訪,治療組癥狀、體征評分明顯減少,與治療前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組總有效率皆為90.0%,治療組治愈率27.4%,顯效率46.8%,對照組分別為15.5%和19%,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U=3.08,P<0.01)。
4.2穴位貼敷 王紹潔等[12]采用穴位貼敷療法治療50例過敏性鼻炎患兒,穴位主要選擇大椎、迎香等。藥物:白芥子、前胡、細辛、甘遂、丁香、肉桂等藥按比例混合。將混合后的藥物粉碎成末,生姜搗汁,攪拌,做成藥餅,敷于所選穴位上,用膠布固定,一般每次貼敷1h左右,7d為1次,3次為1個療程,連續(xù)觀察3個療程,觀察治療前后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情況。結果:痊愈17例,有效2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0%。結論:穴位貼敷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療效確切,遠期療效肯定,且無毒副作用,有推廣價值。韓麗等[13]于每年三伏天對過敏性鼻炎的30例患兒行中醫(yī)“冬病夏治”穴位敷貼治療,連續(xù)使用3年,膏藥處方:炙白芥子、甘遂、細辛等,研成粉末,在夏季頭、中、末三伏分3次,加生姜汁調(diào)敷于肺俞、脾俞、腎俞、大椎、定喘、膻中,約2~4 h。30例患兒經(jīng)治療,總有效率達80.0%。
4.3中藥霧化吸入 曾美月等[14]將確診為過敏性鼻炎200例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100例、對照組100例。治療組給予蒼辛液(處方:蒼耳子10g、辛夷花5g、白芷10g、黃芩10g、北芪20g、薄荷5g、川芎5g、浙貝母10g、甘草5g、菊花10g、淡豆豉 10g)20mL超聲霧化吸入,1次/d,10min/次、7d為1療程。對照組給予0.9%氯化鈉20ml、慶大霉素(廣東三才石岐制藥有限公司,H44023277)8萬U、地塞米松(廣東邦民制藥廠有限公司,H44021890)2mg混合超聲霧化吸入,1次/d,10min/次、7d為1療程。兩組均治療3個療程。結果:治療組100例中,痊愈76例,有效2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8%。對照組中治愈45例,有效31例,無效24例,總有效率為7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4穴位注射 佟玉文[15]采取迎香配足三里穴位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療45例,首次注射癥狀完全消失者9例,占17.3%;2次注射癥狀消失者32例,占61.5%;3 次注射痊愈者6例,占11.6%;癥狀緩解1年內(nèi)復發(fā)者5例,均為病程長達10~20年、中鼻甲有息肉樣變者,但再次注射后仍有效,占9.6%;痊愈率90.4%,有效率為100%。
4.5耳穴埋豆 耳穴埋豆也是近年來過敏性鼻炎患者中使用的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法和其他方法相比優(yōu)勢較多,韓梅等[16]等人進行了一次實驗,實驗中采用耳穴按壓王不留行治療過敏性鼻炎,患者治療14d后,顯效17例(占42.5%),有效17例(占42.5%),無效6例(占15%),總有效率85%。實驗中對患者進行3個月隨訪,隨訪結果顯示:耳穴壓豆治療總有效率82.5%。
4.6推拿療法 陳薇[17]將120例小兒過敏性鼻炎緩解期的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 60 例,以上治療組采用推拿聯(lián)合內(nèi)舒拿鼻噴劑,取穴:上迎香(鼻通穴)、迎香、印堂、四大手法(采用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揉耳后高骨)、大椎、風池、雙側肺俞、膈俞、足三里。6次為1個療程,觀察治療3個療程。內(nèi)舒拿鼻噴霧劑的使用和對照組相同。治療結果 治療3個月后,治療組治愈率55%、顯效 40%、總有效率98.3%;對照組治愈率30%、顯效21%、總有效率90%。兩組治愈率、顯效和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差異性(P<0.01)。
5 結語
小兒過敏鼻炎長期反復發(fā)作,易并發(fā)咽炎、鼻竇炎、扁桃體炎、中耳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睡眠呼吸障礙、腺樣體肥大等一系列疾病發(fā)生,嚴重危害小兒身心健康。近些年來,中醫(yī)藥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的日趨受到重視,理論研究不斷深入。但中醫(yī)藥治療本病的用機制、作用途徑、作用靶點等的研究較少。因此,今后有待于進一步規(guī)范研究方法,拓寬研究思路,深入中醫(yī)藥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的作用機制等研究,使中醫(yī)藥防治小兒過敏性鼻炎取得突破性進展。
參考文獻:
[1] 謝羿,吳上彬.許尤佳教授運用升氣壯陽法治療小兒鼻鼽經(jīng)驗簡介[J].新中醫(yī),2011,43(7):164-165.
[2] 劉靖靖,徐振華.崔文成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風熱痰虛證經(jīng)驗[J].四川中醫(yī),2011,29(11):3-4.
[3]徐學勤,易江華.過敏性鼻炎辨治六法[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7,19(1):51-52.
[4]嚴道南,黃儉儀.干祖望對變應性鼻炎的臨證思辨方法[J].江蘇中醫(yī)藥,2008,40(10):1-3.
[5]姜欣,王春艷,劉小凡.從中醫(yī)角度理解“同一氣道,同一疾病”的相關性[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1,3(6):509-510.
[6]褚艷雙.脫敏湯治療兒童過敏性鼻炎臨床研究[J].四川中醫(yī),2013,31(7):95.
[7]陳文英.固表健脾方治療小兒肺脾兩虛型過敏性鼻炎 35例[J].中醫(yī)學報,2010,25(147):316-317.
[8]王文功.烏梅蒼耳子散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 40 例療效觀察[J] 中國中醫(yī)藥科,2012,19(4):315.
[9]梁晉普,秦建國,王亞紅.經(jīng)方治療過敏性鼻炎臨床應用體會[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3,22(6):1060.
[10]樓喜強,蔡劍飛,張蓓蕾.針灸三步法治療兒童變應性鼻炎療效觀察[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3(9 ):743-745.
[11]王紹潔,張霞,趙文華.穴位貼敷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 50 例 [J].中醫(yī)兒科雜志,2011,7(6):44-45.
[12]韓麗,譙鳳英.穴位敷貼防治兒童過敏性鼻炎30例[J].福建中醫(yī)藥,2009,40(3):15-16.
[13]曾美月,葉上珠,韓照紅.中藥蒼辛液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J]. 中醫(yī)中藥,2012,2(14):75-76.
[14]佟玉文.穴位注射治療變態(tài)反應性鼻炎52例 [J].中國針灸,2008,28(1):32.
[15]韓梅,王麗鳴,杜麗,等.耳穴壓豆治療肺虛感寒鼻鼽的療效觀察[J].吉林中醫(yī)藥,2006,26(2):53.
[16]陳薇.推拿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復發(fā)的療效觀察[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37 (6):781.編輯/馮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