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編號:1674-3520(2015)-10-00-01
引言
現(xiàn)代自動控制設備中,都存在一個電子電路一電氣電路的互相連接問題,一方面要是電子電路的控制信號能夠控制電器電路的執(zhí)行元件(電動機、電磁鐵、電燈等),另一方面又要為電子線路的電器電路提供良好的電隔離,以保護電子電路和人身的安全。電子繼電器便能起到這一橋梁作用。 本實驗基于AT89S51所設計的,通過單片機的P2.0和P2.1引腳輸出低(高)電平時,三極管Q1和Q2飽和導通(截止),+5V電源加到繼電器線圈兩端,繼電器吸合(釋放),同時狀態(tài)指示燈發(fā)光二極管也點亮(熄滅),繼電器的常開觸點閉合(釋放),相當于開關閉合(斷開)。 "關鍵詞:AT89S51 HK4100F電磁繼電器 "是為了探索以若空強的道路,我們的課題選定為單片機控制電動機正反轉的設計題目.
硬件部分結構功能簡介: "用單片機控制與三極管相連的I/O口的輸出電平,接通或關閉相應的三極管,達到使繼電器吸合或斷開。從而起到以弱控強的目的。 "單片機介紹 "將為處理器(CPU)、存儲器、I/O接口電路和相應的實時控制器件集成在一塊芯片上的單片機微型計算機,簡稱單片機,特別適用于控制領域,故又稱為微控制器。 "AT89S51是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單片機,片內含4Kbytes的可系編程的Flash只讀程序存儲器,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儲技術生產(chǎn),兼容標準8051指令系統(tǒng)及引腳。它集Flash程序存儲器既可在線編程(ISP)也可用傳統(tǒng)方法進行編程及通用8位微處理器與單片芯片中,ATMEL公司的功能強大,低價位AT89S51單片機可為您提供許多高性能價比的應用場合,可靈活應用于各種控制領域。
51單片機的基本結構1.2-3主電源引腳 "VCC(40腳):接+5V電源正極。 VSS(20腳):接地端。 "電源電壓范圍是4 ~ 5.5V,最高電源電壓為6.6V。任何引腳對地的電壓范圍是-1~7V。1.2-4外接晶體引腳 "XTAL1(19腳):接外部石英晶體的一端。在單片機內部,它是相反放大的輸入端,這個放大器構成了片內振蕩器。當采用外部的時鐘時,該引腳作為外部振蕩信號的輸入端。XTAL2(18引腳):接外部石英晶體的另一端。在單片機內部,它是反向放大的輸出端。1.2-5輸入/輸出引腳(1)P0口(P0.0~P0.7)(引腳39~32) P0口具有漏極開路結構,還具有雙重功能。 "作為輸出使用時,需要外接上拉電阻(在作為I/O口使用時,T1管夾斷)。若作為輸入端使用,需要先將“1”寫入端口(使T2管夾斷)。P0口可作為地址總線(AB0~AB7),也可作為數(shù)據(jù)總線(DB0~DB7)。P0口可驅動8個LSTTL(低功耗肖特基TTL),其他端口可以驅動4個LSTTL。1個LSTTL負載為0.4mA。(2)P1口(P1.0~P1.7)(引腳1~8)P1口內部具有上拉電阻,因此可以作為準雙向I/O使用。 作為輸入端使用時,需要先將“1”寫入端口(使T2管夾斷)。 (3)P2口(P2.0~P2.7)(引腳21~28) "P2口內部具有上拉電阻,因此可以作為準雙向I/O口使用。作為輸入端使用時,需要先將“1”寫入端口(使T2管夾斷)。在將有片外存儲器時,P2口作為8位地址總線(AB8~AB15)。(4)P3口(P3.0~P3.7)(引腳10 ~17) P3口具有上拉電阻,可作為準雙向I/O口使用。作為輸入端使用時,需要先將“1”寫入端口(使T2管夾斷)。P3口的每個引腳還有第2個功能:P3.0:為串行輸入端口(RXD); P3.1:為串行口輸出端口(TXD); P3.2:為外部中斷0(INT0); P3.3:為外部中斷1(INT1); "P3.4:為定時/計數(shù)器0的外部輸入口(T0); P3.5:為定時/計數(shù)器1的外部輸入口(T1); P3.6:為外部數(shù)據(jù)存儲器寫選通(WR); P3.7:為外部數(shù)據(jù)存儲器寫選通(RD); 1.2-6RST(引腳9)
繼電器介紹 "本設計是用單片機控制繼電器達到以弱控強的電路,下面再來介紹一下單片機和強電之間的橋梁----電磁繼電器。 "電磁繼電器是有觸點電繼電器是有觸點電繼電器的一種。它是利用電磁效應實現(xiàn)電路開、關控制作用的原件,廣泛應用在電子設備、儀器儀表及自動化設備中。在各種自動設備中,都要求用一個低電壓電路提控制一個高電壓的電器電路。這樣不僅可以為電子線路和電器電路提供良好的電隔離,還可以保護電子電路和人員安全。
下面是我們這個設計的電路部分
原理搞清楚了,下面我們就來做PCB板子了。
參考文獻:
[1]馬忠梅.單片機C語言應用程序應用設計。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2007.
[2]陳明瑩.8051單片機基礎教程。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3]劉昌華.易逵.8051單片機C語言應用程序設計與實踐。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7。
[4]李朝青.PC機及單片機數(shù)據(jù)通信技術。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