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幼兒教育階段,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具有不同的特點,為了更好地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社會性,在教學過程中一般會采用混齡交往的教學方式。這種教育方式可以實現“大帶小、小學大”的良好氛圍,帶動幼兒的健康成長。所以,混齡交往非常符合幼兒學習的特點,可以進一步促進幼兒的發(fā)展。該文結合實際幼兒教育經驗對幼兒同伴交流中混齡交往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同伴交往 混齡交往 幼兒教育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1(b)-0216-02
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社會性占有重要地位,每個幼兒都需要與周圍的社會環(huán)境進行交往,如果幼兒社會性差就不能與周圍的環(huán)境和其他人形成良好的交流,影響幼兒未來成長和發(fā)展。依據《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所以,在幼兒教育過程中也要讓幼兒接觸不同年齡的同伴,使幼兒能夠在混齡環(huán)境下學習和交流,從而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促進其情感的發(fā)展。混齡交往對于幼兒成長有著重要意義,也非常符合幼兒社會學習的特點,能夠進一步增加幼兒的情感體驗,促進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有必要對混齡交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發(fā)現目前我國幼兒教育中混齡教育的現存問題,并且結合實際提出適當的解決方式。
1 幼兒同伴交流中混齡交往的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大部分幼兒園都非常重視混齡交往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制約了混齡交往教育作用的發(fā)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混齡交往內容安排不合理,影響幼兒交往頻率
在混齡交往過程中教師需要設計和規(guī)劃幼兒的交往內容,為混齡交往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但是在當前幼兒教育過程中一些教師并不重視這一內容,僅僅是將不同年齡的幼兒放在一個環(huán)境之下,卻不針對幼兒成長需要設定適當的內容,這就大大影響了幼兒之間交往的頻率。在幼兒世界里玩具和游戲是其與他人交往的重要媒介,教師需要針對幼兒的喜好適當的為幼兒準備相應的玩具,這樣就可以進一步加強混齡交往的頻率。比如教師可以將混齡交往設置在室外環(huán)境內、為幼兒準備相關的玩具、為幼兒交往設定適當的游戲環(huán)節(jié)等等。
1.2 混齡交往質量較差
據調查發(fā)現目前大部分幼兒園所實行的混齡交往都并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交往質量較差,不能真正帶動幼兒成長發(fā)展。主要是由于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一是大部分幼兒園混齡區(qū)中的幼兒每天都在發(fā)生改變,幼兒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快速熟悉周圍的人,所以缺乏基本的情感培育基礎,幼兒在這種環(huán)境下更關注混齡區(qū)的物,而不重視混齡區(qū)的人,這就使得混齡交往失去意義;二是幼兒之間的交往方式也會影響混齡交往效果和質量。由于幼兒之間并不熟悉,而且幼兒的心理發(fā)展水平相對較弱,所以在交往過程中幼兒并不知道如何選擇正確的交往方式,使得幼兒混齡交往陷入瓶頸。
1.3 教師沒有真正發(fā)揮指導作用,使得幼兒混齡交往主題單一
在幼兒混齡交往過程中主要包括十二個主題,分別是索要物品、一同游戲、參與活動、建議指導、邀請、合作游戲、請教、攻擊、炫耀、交流、搶奪物品等等。這些內容都體現了幼兒交往之間的特點,但是由于混齡交往過程中幼兒存在年齡差異,在交往過程中年長一些的幼兒會產生更強的主動性,而年幼的幼兒有時并不能參與其中。所以,混齡交往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主題就會比較單一。這時教師就要發(fā)揮其引導作用,促進幼兒混齡交往的全面發(fā)展,使幼兒不只是關注于物,而更關注周圍的同伴。
2 幼兒同伴交流中混齡交往的重要意義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同伴交流中混齡交往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對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性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可以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為兒童情感體驗創(chuàng)建良好環(huán)境
混齡交往與同齡交往相比可以更好地為幼兒成長提供更多情感體驗機會,讓幼兒在自由的交往環(huán)境內更好地和其他人進行交往。比如:說年幼的幼兒會對比自己年長的幼兒產生尊敬、恐懼、欽佩等情感;而年長的幼兒會對比自己年幼的幼兒產生保護、關心、輕視等感情。這些情感體驗都是同齡交往所不能體驗到的,所以通過有效的混齡交往可以促進幼兒的健康,豐富其情感體驗?;忑g交往對于幼兒情感體系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意思,教師在混齡交往過程中應該引導幼兒進行更多情感體驗,為幼兒創(chuàng)建更多良好的情感體驗機會,并且要盡可能減少不好的情感體驗,引導幼兒健康成長,樹立健康的情感體系。
2.2 促進兒童形成合作觀念
隨著現代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分工與合作也越來越密切,人類的合作能力對于其成長和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在幼兒教育過程中也要注重合作觀念的培養(yǎng)工作,使幼兒從小就樹立正確的合作理念?;忑g交往可以為幼兒的交流與合作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依據調查研究發(fā)現,在混齡交往過程中幼兒之間一般會形成較為立體的交往模式,這種模式下不同年齡的幼兒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同一活動中也發(fā)揮著不同作用,幼兒之間相互配合可以更好地完成一項游戲或者任務,這種體驗是同齡交往中不能實現的。比如:說在混齡交往過程中教師如果設定一個任務,年長一點的幼兒就會扮演領導者的角色,帶領并指導年幼的幼兒完成任務。而年幼的幼兒在這一環(huán)境下會依賴并且聽從年長的幼兒,通過這種合作和分工的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豐富幼兒情感體驗。
2.3 加強兒童情感交流,培養(yǎng)集體意識
在同齡交往過程中由于幼兒年齡、心理狀態(tài)、成長體驗都比較相近,幼兒之間所形成的關系是競爭或者是敵對的狀態(tài),同齡的幼兒之間形成了較為明顯的競爭性和排他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不利于集體意識的培養(yǎng)。而混齡交往過程中,由于幼兒在年齡上存在差異,所以年幼的幼兒會對年長的幼兒自然形成友好的情感,對年長幼兒表現出崇拜、依賴、喜愛等態(tài)度,而年長的幼兒也會對年紀較小的幼兒表現出寬容、疼惜、忍讓等態(tài)度。這就可以進一步促進兒童之間的情感交流,有效的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意識,而不是保持一種敵對的狀態(tài)。
3 促進幼兒同伴交流中混齡交往的具體策略
混齡交往對于幼兒教育發(fā)展和幼兒成長有著重要作用,但是當前幼兒教育過程中混齡交往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阻礙幼兒混齡交往作用的發(fā)揮。為了進一步促進幼兒成長與發(fā)展,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在幼兒同伴交流混齡交往過程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 為混齡交流創(chuàng)造必要環(huán)境
幼兒園是幼兒生活的重要場所之一,在幼兒園中不同年齡、不同特點的幼兒較多,可以為混齡交往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F在大部分兒童都屬于獨生子女,幼兒在家很少接觸其他幼兒,所以很容易形成自私、霸道、孤僻等不良的心理特點,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幼兒園應該加強幼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幼兒交往創(chuàng)建良好環(huán)境。幼兒園可以創(chuàng)建混齡交往區(qū)域,并且要盡可能的保證區(qū)域中兒童的數量,合理劃分區(qū)域中幼兒的年齡梯度,為幼兒交往創(chuàng)建良好的環(huán)境,保證同一批幼兒可以多次在區(qū)域中活動。這樣就可以避免由于混齡交往區(qū)域中人員流動大問題而導致的幼兒情感基礎較差問題,提高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水平,真正發(fā)揮混齡交往的積極作用。比如說在混齡交往區(qū)域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進行各種游戲,如角色游戲、競賽、表演等,為幼兒交往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境和環(huán)境,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進行交流,并且形成“大帶小”“小學大”的良好模式。在這一環(huán)境下幼兒的責任心、愛心、交往能力都會得到有效提高,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3.2 教師要起到適當的引導作用,創(chuàng)建多樣的交流方式
教師在混齡交往過程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教師的引導作用對于兒童健康成長十分必要,也是引導幼兒進行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推力。在混齡交往過程中教師要適當為幼兒創(chuàng)建多樣的交流機會,引導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相互交往與合作。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可以使用的材料和道具種類很多,比如積木、圖書、繪畫、拼圖等等,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些道具為混齡交往創(chuàng)建多樣的活動形式,豐富幼兒交流方法。比如說教師可以設計游戲“摘蘋果”,用事先做好的道具:高高的蘋果樹、蘋果、凳子、木棍、小筐等,將幼兒分為不同的小組,比賽看哪一個小組所摘的蘋果最多。在活動中不同年齡的幼兒會形成合作模式,大的幼兒首先會拿小木棍去試探,如果沒有成功,大的幼兒會選擇站在凳子上去摘蘋果,這時小的幼兒會選擇扶好凳子,或者是撿同伴打落的蘋果,并將其放在自己的筐中。這一個活動下不同的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發(fā)揮了不同的作用,這也是混齡交往的重要意義。所以,幼兒教師必須要重視自己在混齡交往過程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要結合幼兒的特點制定適當的活動,引導幼兒進行更好地交流。
3.3 及時解決交流中存在的問題,發(fā)揮疏導作用
在混齡交往過程中幼兒除了對不同年齡的同伴會產生良好的情感交流以外,還會產生一些負面情感,比如年長的幼兒會輕視或者責備年幼的幼兒,而年幼的幼兒也會對年長的幼兒產生嫉妒、討厭等情緒。在活動過程中會表現為一些年長的幼兒在游戲過程中不愿意帶一些經常出現錯誤的幼兒,年幼的幼兒也會向老師告狀。這時教師就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疏導,要引導年長的幼兒去照顧年幼幼兒,使孩子們能夠快樂的玩耍,防止兒童建立“自我為中心”的不良態(tài)度。只有及時解決了混齡交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才能真正發(fā)揮混齡交往的重要作用,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交往方式,加強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4 結語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混齡交往占有重要地位,通過讓不同年齡梯度的幼兒進行交流,可以有效增強幼兒的情感交流,為幼兒合作和集體意識的培養(yǎng)創(chuàng)建適當的環(huán)境,使幼兒能夠更好地發(fā)展與成長。所以,教師要對混齡交往起到足夠的重視,合理利用多樣的道具和材料,盡可能為混齡交往創(chuàng)造更好地條件,積極引導幼兒進行交流與合作,真正發(fā)揮好混齡交往的重要作用,促進幼兒健康發(fā)展,實現幼兒教育的基本目標。
參考文獻
[1]沈愛珍.淺談有效提高幼兒同伴關系中混齡交往的互動性[J].科學大眾,2013(9):94-95.
[2]吳小平,陳燕郊.混齡班幼兒同伴交往的特點與建議[J].教育導刊,2013(12):87-88.
[3]吳育紅.混齡背景中幼兒異齡同伴交往的實證研究[J].晉中學院學報,2013(1):90-93.
[4]龍紅芝.對我國幼兒同伴關系干預研究
的反思[J].甘肅科技,2006(05):118,235
-236.
[5]張喜琴.兒童的同伴關系及其引導[J]. 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