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測定面制食品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譜聯(lián)合熒光檢測器測定面制食品中線性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含量,色譜柱:Synergi polar-RP (250mm×4.6mm,4μm);流動相:甲醇+乙酸銨溶液=75+25(v/v);流速:1.0ml·min-1;柱溫:室溫;進樣量:10μL;Gain(增益):1;激發(fā)波長:EX=230nm;發(fā)射波長:EM=290nm。結(jié)果:線性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在濃度為0.2~10.0μg/mL范圍內(nèi)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r=1.0000;平均回收率為94.3%(n=9),RSD=1.2%。結(jié)論:所建立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檢測器法操作簡便,結(jié)果準確,重復性好,可用于檢測各種面制食品中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含量。
關(guān)鍵詞:面制食品;十二烷基苯磺酸鈉;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檢測器
中圖分類號: R1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a)-0000-00
非法添加洗衣粉之所以能讓濕面團發(fā)泡,是其主要成分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在起作用。表面活性劑有很強的起泡能力,經(jīng)常被用作發(fā)泡劑。而市場上洗衣粉中的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均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為主。
我國目前還沒有檢測食品或食品添加劑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國家標準或行業(yè)標準,更沒有專門檢測面制食品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標準。甘肅省食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檢測是參照國家標準《水質(zhì)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測定 亞甲藍分光光度法》和新出臺的甘肅省地方標準《面制品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含量測定方法 亞甲藍分光光度法》進行的測定。但有文獻顯示,用該方法測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當存在糖精鈉、香蘭素時會干擾測定結(jié)果,產(chǎn)生假陽性。而很多面制食品中多含有食品添加劑糖精鈉和香蘭素成分。進一步實驗發(fā)現(xiàn),用亞甲藍分光光度法對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和糖精鈉進行前處理獲得的亞甲藍衍生液,都顯示光吸收陽性,不易區(qū)分開來。導致檢測結(jié)果不準確,容易引起誤判。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具有肝毒性,過量攝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對人體皮膚、肝臟有損害作用,一旦進入體內(nèi),肝臟線粒體會受到影響,血清中鈣離子濃度下降,機體出現(xiàn)酸中毒,嚴重損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含有一個芳香環(huán),具有共軛雙鍵,當吸收紫外光后,非定域π電子受到激發(fā),由基態(tài)躍遷到第一電子激發(fā)態(tài),當受激發(fā)電子很快返回基態(tài)時發(fā)出熒光,故可采用高靈敏度、高選擇性的熒光檢測器測定,同時,由于HPLC選用具有高效分離能力的色譜柱,使方法的選擇性更好。
1、收集典型樣品
為確保線性十二烷基笨磺酸鈉測定標準的廣泛使用性,大量收集了具有代表性的面制食品:饅頭、花卷、蛋糕、面包、油條、麻花等種類的樣品。
2、試樣制備
2.1 試料制備
取試樣適量(油炸類、烤制類除去外皮),切成薄片,置電熱恒溫干燥箱中,80℃烘干,研細備用。
2.2 供試液的制備
視十二烷基笨磺酸鈉含量而定,稱取試料細粉0.1~1.0g(準確至0.001g),置100mL容量瓶中,加50%乙醇溶液(v/v)適量,再加乙酸鋅溶液(1mol/L)1.0mL和亞鐵氰化鉀溶液(10.6%)1.0mL,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33kHz)10min,取出,置恒溫水浴振蕩器中,于50℃恒溫震蕩45min,取出,放冷。加50%乙醇溶液(v/v)定容至刻度,混勻。
3 儀器分析條件
通過大量查詢文獻確定了激發(fā)波長和發(fā)射波長;經(jīng)過對流動相、色譜柱、等各種液相色譜條件的試驗,得到以下最佳液相色譜條件:
a)色譜柱:Synergi polar-RP(極性端基封尾的醚連接苯基相鍵合硅膠為填充劑),250×4.6mm,4μm;
b) 流動相:甲醇+乙酸銨溶液(100mmol/L,冰乙酸調(diào)節(jié)pH至3.4)=75+25(v/v) ;
c) 流速:1.0mL/min;
d) 柱溫:室溫;
e) 進樣量:10μL;
f) gain(增益):1;
g) 激發(fā)波長:EX=230nm; 發(fā)射波長:EM=290nm。
5 線性范圍
取濃度為0.2μg/mL、0.5μg/mL、1.0μg/mL、5.0μg/mL、10.0μg/mL分別進行HPLC測定,以峰面積為縱坐標,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計算標準曲線線性方程:
6 方法檢出限(LOD)
根據(jù)GB/T 5009.1-2003(附錄A中A.2.1 )計算:
最低檢出限為0.5mg/kg。
方法檢出限
7 方法的定量限(LQD)
根據(jù)檢出限算出方法的定量限(S/N=10),根據(jù)實驗室內(nèi)和實驗室間驗證結(jié)果,方法的定量限為:0.2μg/mL。
8 方法的準確度和精密度
8.1 準確度
按照上述方法,選擇已知含量的自制試料,分別加入三個水平的線性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標準溶液(定量限、標準曲線中間濃度及標準曲線上限。),按照已確定的供試液處理方法及液相色譜條件,對該方法的準確度進行考察,重復進樣6次,測得平均回收率為94.3%,RSD為1.2%,結(jié)果準確,重復性好,可準確定量試樣中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8.2 精密度
按照上述檢驗方法,取線性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標準溶液(15.0μg/mL)重復進樣6次,測定峰面積,其相對標準偏差為2.2%。
9 討論
9.1 同時串聯(lián)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檢測器和二極管陣列檢測器進行樣品分析結(jié)果表明,熒光檢測器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在0.2~10.0μg/mL濃度范圍內(nèi),二極管陣列檢測器在該濃度范圍內(nèi)無峰值檢出。
9.2 SDBS易溶于熱醇和水,試驗中發(fā)現(xiàn)SDBS在熱乙醇中溶解速率明顯高于在熱甲醇和水中,故選擇提取液為乙醇:水=1:1。
9.3 以不同比例的甲醇-乙酸銨溶液、乙腈-乙酸銨溶液作為流動相做了實驗比較,結(jié)果表明,采用甲醇-乙酸銨溶液(75:25)作為流動相對樣品分離效果好,峰形對稱,保留時間適宜,雜質(zhì)峰達到基線分離,陰性無干擾,因此,本文采用甲醇-乙酸銨溶液(75:25)作為流動相;因十二烷基笨磺酸鈉分子中含有芳香環(huán),對比C18色譜柱和苯基柱,苯基柱分離效果更好、柱效更高。
9.4 跟據(jù)面制食品制作的實際過程,自己制作各種面制食品,發(fā)現(xiàn)檢出線性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樣品并非都為人為添加,實際制作過程中的各種器皿經(jīng)過洗滌產(chǎn)品洗凈后,在未經(jīng)大量水的反復沖洗情況下,均可能由于洗滌產(chǎn)品的殘留而引入線性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10、參考文獻
[1] 肖曉華.反相液相色譜法分離直鏈烷基苯磺酸鈉同系物和異構(gòu)體. 色譜,2004, 1: 61-64.
[2] DB62/T 1762-2009. 面制品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含量測定方法 亞甲藍分光光度法.
[3] 朱公建等. 面制食品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測定.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0,07:91-92.
[4] 賈松濤等. SPE-HPLC同時測定饅頭中的4種直鏈烷基苯磺酸鈉. 光譜實驗室, 2011,28(5):2411-2415.
[5] CJ/T 51-2004. 城市污水水質(zhì)檢驗方法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