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千古事,妙筆勤為之。功夫非天成,精進不怠懈。本文圍繞小學生寫作教學展開論述,對寫作重要性、觀察捕捉、閱讀、練筆進行了一系列細致入微地解讀。
關鍵詞:小學生 寫作教學 重要性
一、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寫作的重要性
寫作是促進自我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小學生作文是運用書面語的綜合過程,習作水平基本代表語文能力與綜合素質。在語文學習當中,寫作是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生活方式,學生們表達自己的思想,和他人進行文字交流,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以及語言智慧。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通過不斷的寫作練習,能提高一個學生的各方面的素質,其中包括最重要的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寫作能夠體現(xiàn)一個人的思想水平,個人的價值觀念,能夠造成對他人的影響??梢钥隙ǖ卣f寫作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生活方式,一個學生寒窗苦讀,等到畢業(yè)以后走向社會,即便他成績優(yōu)秀,才華超絕,若是將言而唇閉,欲文而筆投,亦必英才難展,一生無為,成為他一生的遺憾而無法彌補。一般而言,一個人的寫作水平高,他的處世能力辦事水平也相當優(yōu)秀卓異。因此在小學階段要加強對寫作水平的培養(yǎng)至堪重要。
二、細心觀察,捕捉生活中的素材
1.捕捉生活的價值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這里提到的就是素材問題,學習和知識息息相關,生活和寫作如影隨形,沒有生活,寫作就是空洞無味的,沒有寫作,生活就會隨風而逝;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用心去觀察自然觀察社會,仔細地揣摩,認真的感悟,寫出發(fā)自內心的文字,寫作不要千人一面,要寫出自己真實的感情,那么必須要挖掘生活中的有益的東西,從而做到作文“言之有物”,打動讀者。生活千姿百態(tài),大自然中鳥語花香,走進生活之中,增加自己的見識,不斷地讓自己的情感更加豐富,接觸更多的事物開闊自己的視野,增加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就避免了握筆踟躕,臨紙怯懦或者三紙無驢,就會下筆千言才思敏捷左右逢源,觸類旁通。
2.生活多姿多彩
小學生年齡小生活時間充裕,學習的壓力不大,他們的生活內容五彩斑斕極其豐富。在學校里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游戲和學習,課外時間有各種各樣的形式活動,現(xiàn)在的社會是經濟時代,學生們正逢盛世,物質發(fā)達,經濟市場十分繁榮,處處都是欣欣向榮的氣象和日新月異的變化。對于寫作來說這些都非常有益,充滿著時代的新鮮色彩,成為學生們筆下的材料。
寫一手漂亮文章的基礎是要耐心觀察勤作筆錄,隨時隨地把自己思考過的問題記錄下來,把自己的感悟認真地推敲,提取出精華,寫入文章之中。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對于思維的培養(yǎng)也大有幫助,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處理事務的能力相輔相成,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往往就是因此得到提高。
3.寫作引領
小學生的智能還處于低級階段,意志的內控力弱,持久力差,耐心程度不夠,辨別事物的能力不高,教學當中有根據(jù)少年兒童的特點,不要提過高的要求,先指導定向觀察,激發(fā)他們對寫作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主動參與和表達的好習慣。利用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多舉行一些比賽,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比如說演講比賽,即興作詩,口頭表達,你問我說、詞語接龍等的活動,鍛煉他們的反應能力;鼓勵他們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看完電視后讓他們寫讀后感,把生活和寫作緊密相連,讓學生感覺到生活當中寫作無處不在,讓他們在實踐中嘗到寫作的樂趣,使他們感受到生活是一部大書,是一個萬花筒,“處處留心皆文章”,寫出濃厚的生活氣息、描寫細致、富有真實感的習作來并不困難。
三、學好語文積累素材
1.認真學習課文的優(yōu)點
語文課本里面的文章,都經過了認真的挑選,文筆優(yōu)美思想性強,對于學生的寫作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教學過程當中,充分地利用好對課文的學習,學習借鑒他人的寫作方法,從中汲取寫作的營養(yǎng)。讓學生自己認真地閱讀課文,反復地閱讀,精彩的部分要能夠做到背誦,好詞句要做筆錄,從中感受到精彩文章的熏陶,學習那些高手們的布局謀篇的手段。進行模仿,擴寫、縮寫和改寫都可以,不斷地練習,爭取讓自己的筆揮灑自如,讓自己的思想能夠在紙上縱橫馳騁,寫完了文章,要先能夠打動自己才行。要認真地做檢查,文章寫得流暢不流暢,詞句是否優(yōu)美,思想表達是否明朗。這一切都來源于平時的積累和刻苦的練習。每學完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就要讓學生作詳細的筆記,把動人的語言記錄下來,自己模仿也寫出類似的句子,和同學們互相交流,看看誰寫得更加精彩,看看哪些句子更加符合生活,日久天長,就具備了寫好文章的功力。
2.《翠鳥》的啟示
《翠鳥》一文是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構思縝密,語言精彩。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按順序,一邊閱讀一邊思考,作者是怎樣地觀察?如何從靜態(tài)轉到動態(tài)?作者怎樣對顏色進行了描述?又怎樣描寫了翠鳥的外形?著重說明了哪一部分(翠鳥羽毛鮮艷及形體玲瓏這兩個特點)?這篇文章出色的部分在哪里?給你留下了怎樣深刻的印象?其它的文章比如《小攝影師》《我不會失信》,以此類推,向學生提出諸多的問題,看看這些文章最打動人心的是什么,他們怎樣描寫人物外貌,是什么樣的動作,說什么樣的語言,作者是怎樣地去刻畫他們的神態(tài),如何地去描述他們的心理,每個人物的特征有什么樣的鮮明特點,我們是否感受到作者所描述的內心世界,總而言之,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學習要舉一反三,讓他們融會貫通,爭取能夠早日做到積累素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四、鼓勵學生博覽群書
沒有閱讀就寫不出好的文章,這一點毋庸置疑。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很少,就缺乏經驗的積累,寫起文章來難免捉襟見肘入不敷出,因此要鼓勵學生博覽群書,從大量的優(yōu)秀文章當中汲取營養(yǎng)。如果單純地從課本學習,范圍過于狹窄,遠遠達不到寫好文章的要求?,F(xiàn)代社會信息發(fā)達,大量的文章書籍不用購買便可以從網(wǎng)上下載,琳瑯滿目,比如說《全唐文》《全唐詩》《魯迅全集》,鼠標輕輕地一點擊,便可以盡情地閱讀,這樣可以不斷地擴大知識面,充實自己的寫作材料,為寫好文章打好基礎??梢詮膶嶋H出發(fā),向學生推薦一些對寫作有幫助的作品,比如說古今中外的名著,一些名家名篇,還有一些編寫的普及本。無論閱讀哪種文章,做筆記必不可少,看到美妙的句子,精彩的片斷,一定要把它記錄下來,同時要加上自己的切身體會,隨時寫下,充實自己。
五、勤于動筆
所謂曲不離口拳不離手,讓學生們養(yǎng)成勤于動筆的好習慣。積累了大量的素材,還不等于就能夠寫出好文章,古人說過,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還要有一個推敲構思謀篇修改的過程。熟能生巧,巧能生靈,勤于練筆,不怕艱辛,認真的修改,悉心請教他人,一定會寫出一手漂亮的文章,對自己要有信心,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天長日久一定會取得理想的效果。
綜上所述,作文教學寫作方法、觀察生活,認識事物、勤于閱讀、經常練筆缺一不可,不斷叮嚀囑咐,認真引領,一定會迅速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