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持續(xù)展開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都產(chǎn)生了深刻變化。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與探究性學習等許多具有現(xiàn)代理念的教學方法開始普及應用,使得小學的課堂教學日益活躍。針對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了幾點策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有效性 策略
現(xiàn)代社會,在工作方面和學習方面都追求效率,也稱為有效性。對學校的課堂教學而言,有效性既包括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有效傳授,又包括教師同學生之間進行有效交流與溝通,還包括教師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有效引導。針對小學生語文教學來說,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提高導課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導課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前期鋪墊和準備,在這一階段,教師應努力提高其趣味性,為下一步的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出一個良好的氛圍,以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探索的欲望,以此主動融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之中。在實際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導課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展開。
1.設置問題
在導課中,如果教師首先設置出幾個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及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問題,則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興趣,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加深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首先以提問方式開始,學生按照教師所提問題,開始展開討論并進行思考,以此逐步展開下一步的教學活動。
2.講述故事
故事的特點是具有生動性,因此,故事常??梢晕W生全神貫注地聽。在具體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適當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為課堂教學帶來一種活躍和充滿情趣的氛圍,同時,能夠起到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作用,使學生的思想和情緒充分融入到教學中。在語文課堂教學前,教師可按照課文內(nèi)的人物或背景講述一個有趣的故事,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文之中,逐漸把握課文脈絡。在此基礎上,教師展開具體課文內(nèi)容教學與知識傳授。
3.導入音樂
由于音樂具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可以使人產(chǎn)生一種美的感受,因此,教師如果能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適應引進音樂,則可有效感染學生情緒,激發(fā)學生的靈感,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的情緒振奮,學習充滿活力。
4.融入繪畫
繪畫具有調(diào)動人的想象力的作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引進繪畫,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具體做法是,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些圖畫,這些圖畫應與課文內(nèi)容相符,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將學生的思維引入到課堂教學中。
二、引導學生自主、主動學習
作為學習的起步階段,在小學時期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教師應著力培養(yǎng)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這就要求首先培養(yǎng)出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平時的教學中開展認識生字等各種具有趣味性的競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具體做法可以是:教師將參賽學生分為一組,看同組內(nèi)的哪位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記住的生字多,也可以是比識字的準確率。教師在比賽結束后要對比賽成績好的學生或取得較大進步的學生給予鼓勵,也可以進行適當獎勵,以吸引學生主動學好語文知識。
出于構建活躍和融洽的教學氛圍的需要,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充分信任學生,在課文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同學生做一些情感上的交流,這樣做既可使學生更尊敬自己的老師,同時也使讓學生把教師當作好朋友,這樣做可以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更輕松更愉快地進行學習,在學習中產(chǎn)生疑問時能夠主動向教師請教。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將自己融入課堂教學或語文學習中時,他們就開始成為學習的主導者,并能夠主動參與各項學習活動。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帶著輕松愉快的情緒參加,效果也事半功倍。通過長期進行這種模式的教學,可以使小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在課文課堂教學中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并通過與教師的有效溝通輕松解決各類問題,從而跨躍心理障礙。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有效把握小學生思維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潛力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特點是好奇心強,對各類新鮮事物都具有濃厚興趣。這也是小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和熱情的基礎。在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后,小學生就能夠主動學習,主動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在這個時期,教師應在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興趣后,引導學生多思多想,鼓勵學生多提問題,以此來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并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為今后學習打下基礎,并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索精神。
需要注意的是,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取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如把將要教授的課文內(nèi)容改編成話劇形式,也可以設置成一場辯論比賽,以此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通過這些有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在充滿樂趣中學好語文知識,達到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效率,也就是有效性。
綜上所述,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語文教師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將平時的教學經(jīng)驗及時總結,將好的經(jīng)驗通過創(chuàng)新形式應用于教學實踐,為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開創(chuàng)新的路徑,最終目的是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游古學,唐興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J].科技資訊,2014,(19).
[2]金微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J].才智,2014,(19).
[3]孫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