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100種方式可以從成都到拉薩。但是,騎行肯定是其中最時尚、最接近大自然、也是最艱苦的方式
2015年10月10日~19日,首屆騎闖天路VAUDE·318川藏自行車極限賽舉行。參加比賽的31位選手,從四川折多塘出發(fā),要在規(guī)定的10夭時間內,騎車抵達西藏拉薩。途中需要翻越16座雪山,最高的雪山海拔達5012 m,整個騎程平均海拔超過4000 m的道路環(huán)境,使這次活動在騎行難度上讓其他的賽事都難及項背。因此首屆騎闖天路川藏自行車極限賽,更像是一場人類挑戰(zhàn)大自然的壯舉。
在這條天路騎行,其中的爬坡與下坡路段,日日虐你沒商量!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第5日和第6日的比賽。
第5比賽日要翻越2座雪山。早上出發(fā)時抬頭就能看到的先覺巴山山頭,騎了大半天,還沒到跟前。終于精疲力竭地翻越了先覺巴山,不料后面還有一座海拔5008 m的東達山等待著去征服!而第6比賽日中,怒江的72拐,全開放的賽道,雙向的汽車呼嘯而過,在那一刻,你也許會想到,你玩的不是自行車,而是一場生死大冒險!
每天穿越四季,“春夏秋冬”一個都不會少,有選手說自己當天為了穿、脫衣服停下來9次,但那已經是很幸運了,因為只有氣溫變化比較“溫柔”時,才僅僅需要9次穿、脫衣服。更嚴峻的考驗是雨、雪、冰雹、霜凍、逆風、側風、暴曬等惡劣天氣,車手永遠不會知道翻過這個山頭,將要面對的是天堂盛景還是地獄磨難。
高原反應是最大的敵人
失溫使得很多選手體力透支,無法堅持,不得不中途放棄,乘上收容車。而高原反應,更是每個車手最大的敵人。在其他任何的自行車比賽里,你只要比對手快,你就贏了,但是在這里,你首先要保證自己能騎下去,才能找到那個騎車的對手。
慢慢騎?不行!每天的賽事設置了關門時間。賽程有長賽段,也有超長賽段——從95 km到240 km都有,因為錯過關門時間而被迫上收容車的選手,每天都會出現。
在被迫退賽之前,你能騎多遠?這大概是每一位選手每天都需要好好算計的功課。
在海拔4000 m以上風餐露宿
選手們要面臨的另一個極大考驗是,在10天的行程里有5天是露營的生活。在海拔4300 m的曠野中風餐露宿,-11℃的深夜,星空浩瀚,銀河閃耀,你在瑟瑟發(fā)抖中能否探尋到宇宙的秘密?黎明尚未到來的凌展,為了在交通管制時段之前離開,最早的出發(fā)時間定在6點,人的手、腳、臉部全都僵硬著,出門時帶著的一壺熱水,沒多久就變成了一壺冰,絕望之下只有匍匐在摩托車排氣管的四周取暖,才能繼續(xù)前行。
饑餓也是大敵
匆忙的早餐應付不了半日的消耗,補給點總是在饑餓來臨之后才緩緩出現,能量膠已經吃完而終點還在很遠,錯過了這個村莊的小賣部,下一個可能要到明天才能看見。
有選手在彎道超車時摔倒,退賽;有選手在騎行之中突然暈倒,被收容;有選手在失溫之后歇斯底里,吸氧;還有選手高原反應到全身浮腫,無法前行……即便如此,他們都說不能離開,夢想著要騎到終點拉薩。然而,終點就在那里,渾身的力氣都用盡了,終點依然還在那里,那段路那么難,那么遠……
向騎闖天路參賽勇士的夢想致敬!10天之后,最初出發(fā)的31位選手里,只有6位實現了騎闖天路全程賽,完賽率不足20%。騎闖天路,即使不是世界上完賽率最低的自行車比賽,也一定是完賽率最低的自行車比賽之一。但毋庸置疑的是,騎闖天路是全球海拔最高,難度最大,路線最壯美的自行車極限賽之一。如果把騎闖天路定義為2015年最牛自行車賽事,必定是名至實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