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管樂吹奏中胸腹呼吸訓練的相關技巧。本文首先從管樂吹奏中的胸腹呼吸狀況出發(fā),對管樂吹奏中的呼吸方法進行研究;其次,結合具體呼吸環(huán)境深入挖掘了常規(guī)練習及樂器練習下的胸腹呼吸技巧,對其注意事項進行全面分析,望為今后管樂吹奏質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管樂吹奏;胸腹呼吸;訓練技巧
前言
管樂吹奏主要靠胸腹呼吸實現(xiàn),通過氣息的運用實現(xiàn)管樂的發(fā)聲,控制其音色、音高、旋律及音質等,吹奏出優(yōu)美的樂曲,為欣賞者帶來一場聽覺上的盛宴。為了提升管樂發(fā)聲的效果,在吹奏的過程中人員必須要有較高的吹奏技巧,合理控制其胸腹呼吸狀況,這樣才能夠達到氣息的完美控制,實現(xiàn)演奏效益的全面改善。如何進行管樂吹奏中胸腹呼吸訓練,把握好其呼吸技巧已經成為新時期管樂訓練的關鍵。
一、管樂吹奏中胸腹呼吸的主要內容
胸腹式呼吸是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基礎上形成的呼吸方法,能夠在呼吸消耗最小的情況下達到最佳的演奏效果,已經成為新時期管樂吹奏中的主要呼吸方法。管樂吹奏中胸腹呼吸中同時調動胸廓和腹部肌肉,在胸廓打開的情況下借助橫膈膜提升胸部的呼吸量,保證演奏中氣息“充足”。此時,腹部又可以通過控制橫膈膜的位置實現(xiàn)氣息的調整,實現(xiàn)靈活呼吸,從根本上提升了氣息的控制效果。
在實際演奏的過程中胸腹呼吸雖然具有非常好的吹奏效果,但也很容易走入呼吸誤區(qū),造成管樂吹奏出現(xiàn)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管樂表演質量,其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1)呼吸中控制不當,出現(xiàn)呼吸困難。管樂吹奏中胸腹呼吸需要控制好胸部肋骨、橫膈膜和腹部肌肉,形成兩者的“聯(lián)動”。這種訓練的過程中許多演奏者并未把握好胸腹呼吸的“度”,在吹奏過程中過分強調胸廓的擴張和橫膈膜的下壓,只是實現(xiàn)了“形似”,并未把握好管樂吹奏中胸腹呼吸的本質,最終造成呼吸緊張,導致氣息不暢,造成管樂吹奏效果大打折扣;(2)氣息存儲不當,轉變腹部呼吸。管樂吹奏中胸腹呼吸的過程中主要為胸部存儲氣息,完成呼吸,腹部主要實現(xiàn)聯(lián)動控制,對氣息進行調控。但是在實際管樂吹奏中許多演奏者都走入了誤區(qū),將氣息存儲到腹部,最終將胸腹呼吸轉變?yōu)楦共亢粑?,造成呼吸量大幅減少,這對管樂演奏效果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管樂吹奏中胸腹呼吸的訓練技巧
管樂吹奏中需要進行專業(yè)的胸腹呼吸訓練,通過上述訓練全面提升氣息的控制效益,確保管樂表演高質量、高效益完成。要結合不同表演需求形成針對性訓練內容和訓練技巧,雙管齊下,這樣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常規(guī)中的胸腹呼吸訓練
扎實的基本功是保證表演順利完成的關鍵。在管樂吹奏中胸腹呼吸訓練的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在吹奏中進行訓練,更要把握好日常的訓練,做好日常非樂器練習,對胸腹呼吸中的姿勢、吸氣和呼吸進行嚴格控制,不斷訓練,扎實基本功,從而保證在管樂演奏中能夠有良好的胸腹呼吸基礎支撐。
姿勢訓練的過程中首先將兩手叉腰或將手放在腹部感受腹腔狀況,嘴微張逐漸將胸腔和腹部向外擴張。其次,向外緩慢擴展腰部,保持輕松,慢慢向外分開雙腳。上述訓練時要保證好姿勢的協(xié)調性和協(xié)同性,即同時運動,配合完成,這樣才能夠達到胸腹同時呼吸的訓練效果;吸氣訓練的過程中要保持放松,將嘴微張緩慢吸氣,放松喉嚨,配合姿勢緩慢吸氣,使吸氣自動進入到胸腔中。吸入氣體后使橫膈膜緩慢下降,逐漸擴大胸腔氣息容量,完成胸腔吸氣存儲;呼吸訓練的過程中要使用吹奏的口型,慢慢提升橫膈膜,緩慢收縮腹部,將胸腔存儲的氣息集中、平穩(wěn)地壓出,配合姿勢,逐漸完成呼吸。吸氣和呼吸的過程中要與姿勢協(xié)調,做好配合,否則很容易出現(xiàn)氣息混亂或呼吸困難等問題。
(二)吹奏中的胸腹呼吸訓練
管樂吹奏中胸腹呼吸訓練時要把握好吹奏中的訓練,對吹奏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進行把握,這樣才能夠熟能生巧,全面提升管樂吹奏水平。
吹奏中姿勢與常規(guī)姿勢基本相同,但要配合好管樂節(jié)奏,依照節(jié)奏進行相對調整,這樣才能夠保證吹奏節(jié)奏與樂曲節(jié)奏一致。要對嘴型進行及時調整,結合管樂吹奏中曲調的要求選取合適的嘴型,控制好吹氣的大小、力度、區(qū)域等,從而形成不同的音色和音調,達到不同的管樂吹奏表演效果。
吹奏中吸氣時要保證吸氣的充足。常規(guī)演奏速度一般較快,因此實際吹奏中需要控制好吸氣的速度,要保證真吸氣,注意控制肌肉狀況,不要出現(xiàn)因吸氣過快導致的肌肉緊張;要控制好姿勢,不要出現(xiàn)過度聳肩動作,該動作很容易引起胸腔過度積壓,導致管樂吹奏中呼吸不暢。除此之外,不要出現(xiàn)過度彎腰,該動作非常容易造成腹腔受到積壓,造成吸氣困難,導致管樂吹奏中氣息不足。
呼吸的過程中要保證吹通、放松、有力和穩(wěn)定,要嚴格依照管樂吹奏中胸腹呼吸要求對呼吸節(jié)奏進行控制,從而全面優(yōu)化管樂吹奏質量。管樂吹奏中胸腹呼吸中演奏者要合理利用好腹肌,通過其對氣息進行全面控制,在呼氣的過程中要保持放松,從而保證呼吸能夠均勻,防止出現(xiàn)過快或過慢導致的音色或音高問題。除此之外,吹奏的過程中還要控制好氣息轉換,要保證換氣的連續(xù),控制好換氣量,防止出現(xiàn)換氣問題。
總結
管樂吹奏中胸腹呼吸訓練的過程中要把握好胸腹呼吸的主要內容,注意胸腹呼吸的要點,在上述基礎上形成針對性呼吸訓練,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胸腹呼吸效益,改善管樂吹奏質量,實現(xiàn)吹奏效益的全面改善。要不斷改善訓練方法,豐富訓練內容,結合新時期管樂吹奏表演需求適當調整訓練體系,對訓練結構進行全面調整,從而保證管樂吹奏中胸腹呼吸與時俱進,從本質上優(yōu)化訓練水平。
參考文獻
[1]甘俊. 管樂器演奏中的腹式呼吸問題新論[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12,04:107-110.
[2]王強.管樂演奏過程中的呼吸控制與訓練[J].戲劇之家,2014,12:69.
[3]王強. 談管樂演奏的基本功訓練[J]. 戲劇之家,2014,17:67.
[4]李志強. 管樂呼吸的幾點思考[J]. 大眾文藝(理論),2009,2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