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軍旅音樂劇《蘆花白、木棉紅》中的唱段《你是我心靈的港灣》為研究對象,以斯坦尼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的理論為指導,從解讀劇本、分析歌詞內(nèi)涵入手,深入分析人物在規(guī)定情境中的心理、心態(tài)和感情的系列變化與沖突,揭示這一唱段的深層內(nèi)涵,并開展對該唱段二度創(chuàng)作的研究,以期為歌劇演唱二度創(chuàng)作的探索提供一個可資借鑒的研究案例。
【關(guān)鍵詞】蘆花白;木棉紅;基本劇情;歌詞;規(guī)定情境
一、基本劇情
《你是我心靈的港灣》是劇中大偉的主要唱段之一?!按髠ァ笔且幻娙?,“蘆花”是大偉的妻子;其戲劇背景是:“大偉家中有9口人,奶奶雙目失明臥病在床,父親有慢性闌尾炎常年背著藥罐,母親患有神經(jīng)性官能癥,哥哥在外打工,嫂子身體弱干不了重活,弟弟的眼睛有先天性殘疾,雙胞胎妹妹正在讀小學,大偉是家中唯一的壯勞力?!?/p>
大偉與蘆花經(jīng)人介紹相識并訂了親事,就在此時某部隊到家鄉(xiāng)山東征兵,大偉非常想去參軍,但是家里的困難又使他放心不下,蘆花從小就有參軍的夢想,她對大偉說:“你參軍俺也感到光榮,同時圓了俺當兵的夢想,家里的事情你放心,有我呢”。大偉參軍走之后,從此,家中十幾畝的責任田,照顧老小的重擔落在了她的身上,可天有不測風云,就在大偉家里的困難有所好轉(zhuǎn)時,蘆花由于長期繁重的勞動,積勞成疾,經(jīng)醫(yī)院檢查出了身患絕癥,但是,她依然頑強的堅持著,忍受著病痛,不讓家里人告訴大偉,怕大偉在思想上背包袱,不能安心工作,每次寫信給大偉總是那句話:“家中一切都好,望你安心工作”,蘆花隨著病情的不斷惡化,家人不得不寫信告訴大偉,大偉帶著蘆花四處求醫(yī),最后的診斷結(jié)果告訴他蘆花已患絕癥。此時的部隊接到上級命令準備抗洪搶險,大偉又是連隊的主官,使命在肩,責任重大,災情就是命令,刻不容緩??粗h去的部隊,大偉多想和戰(zhàn)友們一同出征,可是,他卻限入兩難的窘境。蘆花感到大偉的焦慮,心中有說不出的心疼,兩人趕了幾千里路程,跑遍了主要城市,看了無數(shù)個醫(yī)生,病情都不見好轉(zhuǎn),蘆花為了減輕大偉的負擔,便獨自悄悄離開大偉。直到大偉抗洪歸來時看到的卻是蘆花留下的一封離婚協(xié)議和當年他們結(jié)婚的定情物———條紅絲巾……此刻的大偉百感交集,他唱出了《你是我心靈的港灣》,表達了大偉對蘆花深深的不舍、愧疚和愛戀。
二、歌詞與規(guī)定情境
根據(jù)音樂劇中的故事情節(jié),通過對歌詞的分析,把詠嘆調(diào)《你是我心靈的港灣》中的歌詞分成了四個自然段;以下結(jié)合劇中的規(guī)定情境與歌詞中四個段落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進行分析和闡述。
第一段:“心靈港灣”
“你是我心靈的港灣,你是我生命的花蕊,你不要走,不要走,你不要走,不要走,你是人世間美好的一切,你是人世間美好的一切?!?/p>
當大偉看到蘆花留下的離婚書和絲巾時,這一突然來臨的嚴酷的現(xiàn)實使他驚呆了,他感到茫然無措。他不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更無法接受這一事實。
在大偉的心中,蘆花就是他心靈的港灣,生命的支柱,精神上的家園,永遠的知己。蘆花的離開,讓大偉感到他的生命將暗淡失色。當他為自己的事業(yè)執(zhí)著拼搏的時候,他需要蘆花這樣的“港灣”,需要蘆花給他帶來的溫情。也正是因為蘆花這種默默的守候和無悔的付出,他才能夠在軍旅生涯中不斷成長,屢建功勛。
蘆花樸實無華,卻因為她的無私奉獻所體現(xiàn)的道德力量而顯出她的美麗。在大偉的心目中,蘆花是他生命的“花蕊”,蘆花的形象能詮釋人世間一切的美好事物,是美的化身。正是因為她勤勞善良和賢孝恭儉,使她美如花蕊。而使作為軍人的大偉更加愛國愛家,更加堅定的履行軍人的使命。
沒有了蘆花,該怎樣走下去?大偉不停的拷問自己。他茫然、無助,不知所措,無以言表,他幾乎是夢魘般地唱出了積壓心底多年的想對蘆花表達的感恩和不舍。他不停呼喊著“你不要走,不要走!”
第二段:“回首往事”
“春天里你是無邊的綠野,夏日里你是金黃的谷穗,秋風里你是滿山的紅葉,冬雪里你是潔白的蘆花。我家園的一草一木都浸透你的汗水,我胸前的軍功章都含著你的眼淚,舉給你高山只是一粒沙,捧給你大海只是一滴水”。
面對妻子留下的離婚協(xié)議和紅絲巾,大偉不得不接受眼前的一切,他百感交集,一件件往事在腦海浮現(xiàn)。他仿佛看到妻子辛勤勞作的背影,蘆花潛心照顧年邁的父母,精心護理身患疾病的弟弟,獨自一人拓荒種田、挑水劈柴,艱難地維持家庭的正常生活。她很累很乏的時候,就緊咬牙關(guān)硬挺著;她也常有痛苦寂寞的時候,而面對父母和兄弟姊妹卻總是面帶微笑。一年四季花開花落,春播冬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妻子用她那單薄瘦弱的身軀努力撐起家庭生活的重擔。
大偉從醫(yī)生那里得知,妻子得了絕癥,已經(jīng)是晚期。他知道妻子生病已有許多年了,卻難以想象這么多年來妻子是怎樣的艱難。大偉又仿佛看到了母親蒼白的臉龐泛起了紅潤;長期病臥在床的父親,穿戴整潔地站在他的面前;身患疾病的弟弟背著書包行走在校園里。而在他們的背后卻是妻子那憔悴、暗淡卻依然帶著微笑的面容。她的微笑那么真誠,那么動人,那么燦爛;她的微笑之中有孝順、有善良,充滿了愛,蘊含著無窮的道德力量。正是她心中擁有這般的善良、愛和力量,她便能克服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強忍病痛維持家庭的生活。
同普通的女子一樣,蘆花也想與丈夫朝夕相傍,時刻得到丈夫的呵護和關(guān)愛,但是為了支持大偉的事業(yè),從新婚的第一天起她坐守空房,多少個晚上她夜不安寢,掰著指頭細數(shù)丈夫的歸期,淚水濕透了枕頭??墒乔逶缙饋?,面對家中的親人,她依舊是面帶微笑,這微笑之中有包容、有理解,正是由于她對大偉的這份理解和包容,給了大偉無形的精神動力,使其在軍旅生涯中不斷成長,屢建功勛。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蘆花與大偉點點滴滴的生活中,透射出一種人類活動的崇高精神。蘆花的汗水和眼淚與大偉的軍功章都凝結(jié)著對家庭的愛,對國家的摯誠。蘆花是偉大的,因為她的精神,代表千千萬萬個家庭對軍隊的奉獻,代表人民對祖國的熱愛。這種精神比高山還要偉岸,這種感情比大海還要深沉。
第三段:“深深愧疚”
“新婚別,新婚別,欠你的圓月和清風,彩云飛,彩云飛,欠你的相思和撫慰。欠你的相思和撫慰”。
這一段表達了大偉對蘆花的歉意。大偉參軍后,蘆花每次寫信總是說:“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操心”可他心中明白,這都是在安慰自己,為了讓自己安心工作。隨著奶奶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加上家里十幾畝的責任田,蘆花為了解決一家老小的吃飯穿衣問題,只好忙完家里,又忙地里。這樣的重擔就是鐵打的身板也受不了。厄運還是降臨在這個家庭中,大偉的奶奶走了,家里人都要給大偉寫信讓他回來料理奶奶的后事,大偉因部隊工作忙回不去,蘆花硬是一個人把奶奶的后事給辦完了。兩個人結(jié)婚后的第一天,大偉因為部隊任務緊急而離開了蘆花,這一別就是好幾年。新婚對于兩個人來說,可以說是一生中最甜蜜的時刻了,作為一個女人,更希望彼此相濡以沫、喃喃私語,有個甜蜜而快樂的蜜月,希望每天都能看到愛人吃著自己做的飯菜,可是這些……雖然說是為了大家舍棄小家,作為蘆花的丈夫卻不能守候著自己的妻子,也不能盡一個丈夫的義務,盡一個男人所能夠給予的正常生活,想到這些最基本的都沒有辦法給蘆花,心中感到對妻子蘆花的內(nèi)疚與愧欠,他們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少了長相廝守的纏綿,只有通過綿綿的云兒捎去對妻子蘆花的默默牽掛和無盡思念,彌補心中對蘆花的相思之苦和心靈撫慰。
第四段:“愛的誓言”
“你怎能輕輕地說一聲,離去就這樣悄悄地不辭而別,留給我長長的思念,掛牽苦澀傷悲,苦澀傷悲。啊,月缺月圓,花謝花飛,地久天長年年歲歲,我和你風風雨雨在一起,我和你生生死死永相隨”。
這一段可以說是整首歌詞的高潮部分,也是大偉內(nèi)心深處感情的升華,在大偉的腦海里找回蘆花的意念可以說是千回百轉(zhuǎn),意念如鋼?!澳阍跄茌p輕地說一聲,悄悄地不辭而別,留給我長長的思念,掛牽苦澀傷悲?!贝藭r大偉已經(jīng)下定決心,哪怕是走遍千山萬水,天涯海角,一定要把蘆花找回來,跟她一起承擔所有的孤獨和痛苦,擔當起本不應該她承擔比常人更多的家庭責任,給他一個溫暖而完整的家,多些關(guān)愛和心靈撫慰。用自己的一生去報答蘆花。蘆花的離開,讓他傷心欲絕,想報答蘆花的機會都已經(jīng)沒有了,感情再一次得到升華?!澳昴隁q歲、生生死死、風風雨雨、永相隨”等詞語的運用刻畫出了大偉對蘆花忠貞不渝的愛情,無論道路有多么坎坷,都擋不住大偉對蘆花愛的腳步,都抹不去對蘆花愛的誓言,讓歲月年輪見證他們的思念和感恩,讓風雨考驗他們的無悔和忠誠。
三、結(jié)語
通過對歌詞深入的分析,筆者認為:1.劇本中的基本劇情(或稱規(guī)定情境)是歌者塑造人物,表達情感的“總綱”。歌者演唱中的內(nèi)在的與外在一切表演行為必須與基本劇情吻合。這樣的演唱不僅符合藝術(shù)的真實性原則,也為作品的二度創(chuàng)作奠定了根基。2.具體作品的歌詞提供了作品當前的規(guī)定情境,它與劇本的規(guī)定情境相聯(lián)系,蘊含著角色心里活動與表演任務的具體信息。演唱者要善于聯(lián)系劇本理解歌詞,捕捉歌詞背后的故事細節(jié),以此構(gòu)建角色的心里活動與表演任務的線索。從這個意義上說,歌詞是構(gòu)建表演任務的“黃金”。
作者簡介:徐延民(1981-),男,漢族,河南省鶴壁市人,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