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表演屬于藝術表演的范疇,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和本質屬性。相同的音樂作品,不同表演者的表現(xiàn)效果是完全不同的,這種無可替代的音樂表演藝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音樂表演藝術個性,但是想要取得良好的音樂藝術表演效果,單靠個性是遠遠不夠的,這時還需注重音樂作品的內涵的共性。本文將對音樂表演藝術中的個性與共性進行研究分析,以期給相關研究者以有益借鑒。
【關鍵詞】音樂表演藝術;個性;共性
音樂表演在準確、完美地再現(xiàn)音樂作品的同時,也提高了音樂作品的知名度,增加了音樂作品的受眾。歷史上很多音樂作品是通過表演者的創(chuàng)作,快速地被聽眾認同并接受的;但也有很多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不被人們注意的作品,后來才在人們的精彩表演下大放異彩。音樂表演對聽眾也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音樂表演能夠滿足人們對音樂的需求,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拓寬人們的音樂審美領域、提高人們的審美水平。不同的音樂作品會因為不同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而帶有自身的獨特個性,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音樂作品內涵的共性。
一、音樂表演藝術中的個性“性格”
在音樂因素表演中,音樂表演者的自身素養(yǎng)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個性的表現(xiàn),音樂表演者自身演奏技巧和演奏風格的不同,往往會給聽眾帶來不同的音樂聽覺感受。如果音樂表演者自身的性格比較外向,比較喜歡表現(xiàn)自己,那么他的音樂表演就會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而如果表演者不愿意表現(xiàn)自己,性格比較內斂,那么其演奏出來的音樂作品就會保守。因此,在音樂領域的發(fā)展中,同一個音樂作品由不同的音樂演奏家演奏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演奏效果,聽眾也會從歌曲中感受到不同音樂演奏家的性格特點。音樂本身屬于表演范疇的藝術,其表達了作曲家和演奏者的內心情感,造就了不同音樂込表演藝術的獨特性。
人與人之間有不同的審美觀點,對音樂表演也有不同的審美需求。這就要求表演者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音樂表演的創(chuàng)造性與表演者的個性是密不可分的,其中融入了很多個性化的元素。音樂表演者對音樂作品應該有獨到的見解,這種見解既要符合原作的本質精神又要體現(xiàn)出表演者的個性。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表演者要全情投入,奉獻自己全部的熱情、智慧和才能,把每一次表演都作為對音樂作品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真實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結合才能更好的詮釋音樂作品。
二、音樂表演藝術創(chuàng)作共性與個性的統(tǒng)一
作曲家處于特定的歷史時代,創(chuàng)作的作品必然受當時社會風氣和思想潮流的影響??梢哉f作品就是某個時代的印證,它切實反映了人們的思想、審美和追求,是人們某種人生體驗和情感的反應。因此,在二次創(chuàng)作時,表演家要置身到作品產(chǎn)生的時代及其文化里去,切實地體驗作曲家生活的時代環(huán)境,化身為創(chuàng)作者并與其同呼吸共命運。然后才能把握作品的精神內涵和歷史風格,才能通過音樂表演把那個時代的音樂特點、審美觀念、思想潮流等歷史風貌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出來。另一方面, 表演家要與時俱進,時代在進步人們的審美觀念也會發(fā)生變化。音樂表演即使是對歷史的反應,但也不可能脫離表演者所處的時代。每個時代的風俗、思潮都會對當代人的思想、行為等各方各面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使得表演者必然會用當代的眼光洞察歷史,從而形成一代人對歷史音樂作品的獨特理解。進而從歷史作品中發(fā)掘出從未被注意過的積極因素,并且融合新的時代精神和審美情趣,實現(xiàn)共性和個性的激情碰撞。
三、音樂表演藝術中個性與共性的表現(xiàn)技巧
一場精彩的音樂表演離不開杰出的表演技巧和完美的藝術表現(xiàn)。要把作品的精神傳遞出去就必須遵循審美感受與技巧相結合的演奏原則。技巧就是物化手段,表演者通過這些手段把音樂作品的美感展現(xiàn)出來,把音符轉化為有生命的形象,才能完成再創(chuàng)造。如果沒有足夠的表演技巧,那么再精彩的音樂作品也不會得到人們的欣賞。技巧使用得越熟練,表現(xiàn)手法越多,在創(chuàng)作上就越自由,就越能根據(jù)作品需要使用相應的技巧。
技巧在音樂表演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意味著用了技巧,音樂表演就一定能成功。說到底,技巧只不過是音樂表演的一種手段,只有當技巧為音樂表演服務,并且實現(xiàn)與音樂表演的完美統(tǒng)一時,它才實現(xiàn)了自身價值。由于現(xiàn)在的音樂教育越來越正規(guī)化、系統(tǒng)化,越來越多的人掌握了高超的表演技巧,但真正能成為表演家的卻寥寥無幾。不得不承認有些表演者確實掌握了非常高超的技巧,但那些技巧只是沒有靈魂的空殼,他們進行音樂表演的主要目的成了炫耀技巧。雖然他們也能憑借華麗的技巧博得人們的掌聲和喝彩,但那就像風一樣吹過很快就沒了。這樣的表演缺乏藝術表現(xiàn)與內在生命,不能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也不能傳遞出作品豐富的精神內涵,所以必定會令人乏味。優(yōu)秀的音樂表演家卻與此大不相同,他們把技巧當做工具合理地運用到藝術表現(xiàn)中去,使之與藝術表現(xiàn)相融合,是兩者完美的統(tǒng)一起來。欣賞者在欣賞表演時,完全忘記了達到美的手段和技巧,只注意表演本身的美。在此,技巧將藝術家的能量釋放出來,轉化為音樂,使人們感受到音樂的美,引起了人們的共鳴??傊?,音樂表演中的技巧和表現(xiàn)力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不可分割。音樂表演藝術家的個性表演必須尊重一度創(chuàng)作,尊重觀眾的審美體驗,尊重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造性。
結語
音樂表演藝術中的共性和個性是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在音樂表演中,音樂表演家必須把握好音樂作品的共性和個性,以更好的體現(xiàn)音樂作品的內涵,推動音樂表演藝術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樊瓊.論音樂表演藝術的三重境界[J]. 黃河之聲. 2008(04)
[2]王軼書.淺談音樂表演藝術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信息. 2009(12)
[3]鄒微.探索音樂表演美學的腳步——讀楊易禾著《音樂表演藝術原理與應用》[J].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009(03)
[4]李宛慈.論《音樂表演藝術論稿》與《音樂表演藝術原理與應用》之比較[J]. 大眾文藝.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