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視唱練耳是音樂基礎課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對提升學生和教師的音樂素質有很大的幫助??萍己蛿?shù)字音樂的發(fā)展為高師視唱練耳課程的發(fā)展提供了技術支持。本文對當前高師傳統(tǒng)視唱練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提升高師視唱練耳教學實踐的新對策。
【關鍵詞】視唱練耳;高師;教學實踐
一、視唱練耳課程的概念
(一)視唱練耳的概念
視唱練耳課程是音樂教學中最為基本和重要的一門課程,主要由視唱、聽覺分析組成。其教學目的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看譜即唱和聽譜即記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音高、音長、音強、音色、調性、多聲部、和音樂表現(xiàn)力的感悟。可以說,視聽練耳課程從最直接、最形象的聽覺出發(fā),帶領學生直觀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和旋律,從整體上訓練他們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提升學生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促進學生音樂創(chuàng)作力、表現(xiàn)力和理解力的發(fā)展,也為他們今后音樂道路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二)視唱練耳的發(fā)展歷程
視唱練耳的意大利語為 Solfeggio,翻譯過來是指“為歌手而設的歌唱訓練”。視唱練耳從出現(xiàn)發(fā)展到今天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法國理論家圭多·阿雷蒂努斯為教會唱詩班開設的訓練歌唱的課程開創(chuàng)了視唱練耳的最早的形式。1795年巴黎音樂學院成立后,Solfege 成為音樂教育中的一門課程,并出版了第一本關于視唱練耳的教材——《音樂學院的音樂綜合基礎訓練》。伴隨著音樂的傳播和交流,視唱練耳這門學科也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在很多國家相繼作為音樂中的基礎學科進行教學。
二、高師傳統(tǒng)視唱練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視唱練耳課程對于學生培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高師傳統(tǒng)的視唱練耳教學顯然已經無法跟上當代音樂發(fā)展的腳步。在取得發(fā)展的同時,傳統(tǒng)視唱練耳教學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一)高師學生普遍缺乏對視唱練耳課的重視
視唱練耳課程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不斷積累的過程,然而,對于這樣一個基礎性的課程,高師學生對其普遍缺乏關注和重視。視唱練耳課程的學習不是能馬上反映出效果的,因此,很多學生更喜歡聲樂、樂器、舞蹈等專業(yè)技能課的課程訓練,往往忽視了視唱練耳的訓練。在學習中,學生往往沒有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參與到課程的訓練和學習中。
(二)教學內容枯燥,缺乏吸引力
從教學內容上看,很多高師學校的視唱練耳課程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對于這些年輕的、活潑的、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的大學生來說,不夠有吸引力。傳統(tǒng)的聽、唱、讀、寫,單一的歐洲古典音樂不能很好地提升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的熱情。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幾乎很少做到因材施教,沒能根據每個學生身上不同的特點安排教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三)教師教學手段比較單一
傳統(tǒng)的視唱練耳課程的教學手段往往是以鋼琴為主要伴奏樂器,對學生進行示范和跟唱的訓練。在多媒體技術和數(shù)字音樂得到極大發(fā)展的今天,這種教學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音樂發(fā)展的要求。在音樂風格多元化的今天,視唱練耳的訓練應該兼顧古典音樂、民謠、爵士等不同音樂風格。
三、提升高師視唱練耳教學實踐的對策
針對上述高師傳統(tǒng)視唱練耳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根據當前高師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和音樂發(fā)展需要,提出幾點實踐方面的建議。
(一)利用多媒體進行數(shù)字化視唱練耳教學
想要改變傳統(tǒng)的“一架鋼琴,一個老師”的教學形式,就必須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數(shù)字化視唱練耳教學。計算機音樂制作技術是可以配合視唱練耳教學的一項新興科技。計算機音樂制作技術是指利用相關硬件和軟件對音樂信息進行制作和整理的技術。計算機可以將音樂進行編輯并轉化為數(shù)字信息存入硬盤,通過制作軟件對每個軌道的音樂進行旋律、節(jié)奏、音色、像位、混響、延時等方面的編輯處理,再通過音源、調音臺、數(shù)碼錄音機將數(shù)字信息轉化為聲音信息錄制為磁帶或CD 等聲音載體。應用到的專業(yè)軟件主要有CAKEWAIK8.0\9.0 、earmaster、SONAR1.0\2.0 、MW3.0、JAMMER4.0、BAND -IN -A -BOX9.0\10\11 等。
(二)提升教師素質,豐富教學手段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說明教師自身的音樂素質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在數(shù)字音樂日益發(fā)展的今天,教師必須掌握計算機音樂制作技術,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簡單學習Auralia和EarMaster Professiona等的操作方法,這兩種音樂訓練軟件都兼具功能性和趣味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方便教師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前制作好教學課件,再根據課程進度和學生掌握的實際情況將音樂的音程、和弦、旋律、節(jié)奏、伴奏,通過計算機多媒體系統(tǒng)對視唱曲目與練耳內容進行編程,上課時自動播放。
(三)建立專業(yè)的視唱練耳音樂教室
想要提升教師的教學手段和高師學生的音樂素質,專業(yè)的視唱練耳音樂教室是不可或缺的。高師院校應該與時俱進,為學生建立專門的視聽練耳音樂教室,提供計算機制作配套器材,提供專業(yè)的音樂制作和訓練軟件,讓教師和學生親手操作,在動手、動腦和用心感悟的過程中獲取知識,感受音樂的樂趣,提升音樂素養(yǎng)。
(四)加強視唱練耳課程的課外實踐活動
高師學生的視唱練耳能力提升的過程中除了課堂教學,課外的實踐活動也是非常重要的。課外的實踐活動給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以及鞏固教學效果的作用。高師院校可以定期舉辦視唱練耳比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參與方式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小組形式,讓學生將課堂知識應用到實際中,為表現(xiàn)出色的學生頒發(fā)獎勵,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舉辦視唱音樂會,在音樂會上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為他們把音樂作品記錄下來,制作成CD,留作紀念。
參考文獻
[1]祝晨光.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方法新探[J].教法探究.2010(10).
[2]王曉溪.略析現(xiàn)高校視唱練耳的教學[J].教育研究.2009(10).
[3]張文君.新時期高校視唱練耳教學模式探析[J].音樂教育.2011(03).
[4]安雪.視唱練耳教學中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D].上海師范大學.2013.
[5]彭珮瑋.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下的高師《視唱練耳》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07.
作者簡介:趙敏(1976-),女,漢,山東聊城人,講師,學歷研究生 ,單位:山東聊城大學東昌學院 ,研究方向:視唱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