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聲樂藝術空前發(fā)展的今天,從演唱、演奏到整個藝術表演都要將過程中各要素協(xié)調好,尤其是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之間的協(xié)調性,因為這兩個因素在一件藝術作品占了很重要的份量。本文旨在通過對聲樂演唱和教學中出現(xiàn)的與鋼琴伴奏有關的突出問題進行分析研究,闡述鋼琴伴奏對聲樂演唱的重要作用,進而讓人們感知,聲樂演唱和鋼琴伴奏都需要厚實的理論知識和藝術修養(yǎng),而且,通過聲樂演唱和鋼琴伴奏之間的技術配合,實現(xiàn)聲樂演唱和鋼琴伴奏之間的情感共鳴,以期對當前的聲樂藝術和鋼琴藝術研究提供一種新的視點和角度。對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關系研究具有一定指導意義和借鑒價值。
【關鍵詞】聲樂演唱;鋼琴伴奏;音樂藝術;關系;分析
前言
聲樂演唱是有別于器樂的音樂表演藝術形式。聲樂演唱是指用歌聲,以嗓音為主的音樂表演。所以不能單純地理解就是唱歌,聲樂演唱是非常講究對氣息的運用和對發(fā)聲部位的調控,真正的聲樂演唱還要能融入歌曲里感情,有美的意境和具有藝術性的聽覺享受。這樣看來聲樂演唱需要良好的體位運用,深邃的情感,豐富的想象力,富有張力的表現(xiàn)力。一個好的聲樂演唱藝術表演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天賦的好嗓音與聲樂演唱相關的身體機能的靈敏性與配合度;還有就是后期的磨練及不懈的培訓和訓練。想要說的是這個過程需要聲樂演唱者長期的艱苦訓練和毅力的堅持,要想達到高水平的演唱技巧,著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實,著名的聲樂演唱家都是在用一生的時間來進行揣摩和學習,真是活到老學到老,沒有一絲放棄和懈怠。同時,作為專業(yè)的人員還需要很高的文化修養(yǎng),不斷提高文化知識、藝術品位、審美能力等,這樣才能為之奮斗一生的藝術作品帶來創(chuàng)新和生命力。
鋼琴伴奏是現(xiàn)代社會中最常見的器樂演奏,大型的專業(yè)的聲樂演唱少不了高水平的鋼琴伴奏家。鋼琴伴奏是一個復雜的藝術活,不是同行的人看鋼琴伴奏者只是動動手或是看看樂譜什么的,其實鋼琴伴奏很關注對音色的控制和身體的動作(比如手腕和手臂怎么收縮,怎么放松),一個具有高超藝術水準的鋼琴伴奏家還要對歌曲作品的意境、內涵、旋律等有著充分地理解,并力求將其發(fā)揮到極致。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掌握“歌唱性觸鍵”、踏板技術和視奏等演奏技巧,還要善于與不同的合作者進行合作,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鋼琴伴奏者還應注重研究音樂作品,多做案頭工作,并在實踐中始終保持以一個合作伙伴者的身份和心態(tài),在與獨唱、獨奏者的密切合作中完成其藝術表現(xiàn)。
一、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之間的相互關系分析
一場好的聲樂演唱表演要熟悉和掌握旋律,發(fā)音的方法,控制好呼吸,聲部的運用,還要弄明白音區(qū)的特點,各方面工作都做到位的話,還需要良好的鋼琴伴奏藝術。在舞臺上,有些人可能更多關注和欣賞聲樂演唱者的表演藝術,而舞臺背后的鋼琴伴奏者僅僅是彈彈曲子而已,使整個場面有個音樂的氛圍。可能也是鑒于鋼琴伴奏者在舞臺上位置的原因等因素往往鋼琴伴奏的藝術魅力和欣賞價值被觀眾忽略。其實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存在理解上的誤區(qū)。聲樂演唱和鋼琴伴奏是互相合作和互相配合的關系,雖然在舞臺上看起來聲樂演唱者和鋼琴伴奏者是在各自分工,事實上整場藝術表演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他們無不在默契地無聲地配合著、演繹著,完美地創(chuàng)造一件音樂作品,給觀眾帶來極致視覺和聽覺享受。比如,一個好的鋼琴伴奏,能給歌唱者帶來情感上的幫助,當一首歌到了高潮部分,鋼琴在這個時候就能起到一個情感上的推動。如果兩者配合的不好,便出現(xiàn)“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現(xiàn)象,它們是相輔相成,誰也離不開誰的。
二、鋼琴伴奏對聲樂演唱的重要作用透視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人民大眾的生活質量、文化素質、精神需求都有所提高,他們對音樂藝術欣賞也有了更高需求和高品位的追求,比如現(xiàn)代社會的室內樂、獨奏、獨唱音樂會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可以看出在一些文藝演出、群眾業(yè)余文化生活以及學校專業(yè)音樂教育等,都會有聲樂演唱和鋼琴伴奏的影子,而且在相關的音樂藝術領域和范圍內的應用越來越高漲。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是很常見的藝術形式聯(lián)袂,如果鋼琴伴奏者促進了聲樂演唱者的藝術表現(xiàn),達到伴奏與演唱的完美融合,那整個藝術形象就很好,如果存在失誤、疏忽、沒有默契會破壞整體的藝術形象,則“全軍覆沒”。這也是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鋼琴伴奏能將演唱者帶入到特定的音樂情境中,將作品的意境、烘托背景“ 傳達”給演唱者,然后演唱者全身心的投入到下一步的藝術表演工作之中,并帶著與鋼琴伴奏者同樣的藝術感覺進行演繹。鋼琴伴奏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聲樂演唱的缺陷和瑕疵。在一場藝術表演中,聲樂演唱者可能會出現(xiàn)意外,可能有緊張或其他的障礙造成的。比如,鋼琴伴奏已經(jīng)進入旋律了,可演唱者還沒有進入狀態(tài),這是鋼琴伴奏可以進行彈性的運作,也間接“通知”演唱者盡快調整狀態(tài)以便順利完成藝術作品。
三、聲樂演唱和鋼琴伴奏都需要厚實的理論知識和藝術修養(yǎng)
聲樂演唱和鋼琴伴奏都需要厚實的理論知識和藝術修養(yǎng)。其中音樂理論方面的知識有樂理理論知識、簡譜視唱或五線譜視唱、器樂鍵盤等基礎知識。視唱練耳要熟悉譜號,區(qū)分不同的音高和音符所表示的長短時值,在訓練演唱時要把握好音準、節(jié)奏并具有表現(xiàn)力。 樂理是學好其它音樂科目的墊腳石,是任何類型的音樂學習者學習的最初最基本的知識,它與聲樂演唱和鋼琴伴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沒有積累樂理系統(tǒng)知識,學習其它音樂知識會力不從心,聲樂演唱者會唱不出好的歌曲,對鋼琴伴奏者來說連彈鋼琴都會有問題。通常情況下,聲樂演唱要循序漸進,建立正確的聲音概念擴展音域,美化音質。在具體的訓練中,往往需要錄自己在訓練時的演唱視頻,然后從中進行對比和分析,找出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達到主觀方面和客觀方面的一致。要把練習發(fā)聲技術的心得體會運用到演唱歌曲中去。 鋼琴伴奏多側重于技能的訓練與培養(yǎng)。
聲樂演唱者和鋼琴伴奏者要完善地表現(xiàn)作品內涵需要領會歌曲的創(chuàng)作理念、風格特征、時代背景等等,這就需要兩者對音樂歷史有全面的了解,熟悉不同作曲家的風格特征,學習和掌握大量不同風格的曲目。另外藝術是相通的,要全面地培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廣泛地吸收人文科學知識以提高對藝術作品的理解能力。如:聲樂作品中的歌詞,很多取自于文學作品中的詩詞,這就需要伴奏者根據(jù)對歌詞的理解來表現(xiàn)歌曲所要傳達的意境和情感。
四、聲樂演唱和鋼琴伴奏之間的技術配合
(一)力度
鋼琴伴奏著要重視和善于要培養(yǎng)自己的聽覺敏銳能力,這樣才能感知聲樂演唱者在演唱時的聲部運用和音量的大小。最好能夠在聲樂藝術作品中將各種力度進行標記以便能準確無誤地彈奏,不能放任的隨意的調節(jié)力度。比如,演唱的最初階段可以壓低音量;當演唱情緒高漲時,鋼琴伴奏應該放開,一起將藝術效果推向高潮,調起欣賞者的情緒,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二)速度和韻律感
速度控制不好的話不但不能體現(xiàn)音樂藝術作品的特點還會給觀眾造成聽覺上的享受,會有七上八下,亂七八糟的感覺。這里的速度指的是兩方面的要求,一是鋼琴伴奏者要穩(wěn)控自己彈琴的速度和節(jié)奏;二是要配合聲樂演唱者的的演唱速度和節(jié)奏。速度和韻律感是在整場聲樂藝術表演最需要配合好的技術,聲樂演唱者和鋼琴伴奏者有一方存在失誤,兩者可能都會兩敗俱傷,而且很難調整過來,從開始到結束都需要在一條線上。
(三)觸鍵方式
鋼琴伴奏者在最初學習彈鋼琴時已經(jīng)練習過基本的觸鍵訓練,包括指力觸鍵,如何斷奏或連奏,臂落觸鍵,全臂觸鍵等訓練。在聲樂表演中,鋼琴伴奏的觸鍵也要像聲樂演唱一樣具有藝術性。這里需要迎合聲樂演唱者的歌唱,符合音樂作品的特點。有的音樂作品需要觸鍵均勻,還要又快又輕松;有的音樂作品則要觸鍵堅持、堅強有力度。
五、聲樂演唱和鋼琴伴奏之間的情感共鳴
任何一件好的音樂藝術作品都是在真正演繹作品本身的真實意愿,將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能與觀眾有一致的靈魂上的對話。那么就需要對作品的情感進行很好地把握,這里包括演唱者對作品中的歌詞、音樂旋律和意境進行揣摩,以便調整和改進自己的演唱方式方法和演唱技巧。當我們拿到一首歌曲時,聲樂演唱者和鋼琴伴奏者首先剖析歌曲,然后去挖掘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或意境。有情感的藝術表演,能夠呼喚觀眾某種情緒上的反映,心中蕩漾起深刻的情感,像是在與舞臺上的藝術表演家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同感,也就是達到了情感上的共鳴。聲樂演唱者要將作品的情感盡情的體現(xiàn)出來,鋼琴伴奏者則需要極高的鋼琴藝術來把各種情感的旋律展現(xiàn)給觀眾,這都是使音樂富有藝術表現(xiàn)力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參考文獻
[1]蒲濤;聲樂鋼琴伴奏合作藝術探討[J];韶關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2]溫展力;音樂視野中的觀念藝術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1年.
作者簡介:鉗維芝(1985-),女,北京人,鋼琴表演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鋼琴表演,單位:惠州學院音樂系;龍淼鑫(1986-),女,湖南湘潭人,聲樂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聲樂演唱,單位:惠州學院音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