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分析精品資源共享課的產(chǎn)生背景及主要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新建高校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與利用工作的總體思路,并以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為例,探討了(高校)精品資源共享課的有效利用與資源建設中的一些關鍵問題,指出優(yōu)先啟動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的有效利用工作須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建設校園網(wǎng)、為訪問精品資源共享課修路搭橋”,二是“出臺有關政策,鼓勵學生學習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精品資源共享課”;而精品資源共享課的資源建設工作則要圍繞“教學文件、教學活動的資源化”和“教學資源的展示、分享”重點建設好“多功能錄播教室”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網(wǎng)站”。
關鍵詞 新建高校 精品資源共享課 建設 利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7.009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Use of Newly Built College Boutique Courses
——Take Wuhan 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DONG Guogang[1], LIU Chunxia[2], LIAO Zineng[2]
([1]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Wuhan 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 Wuhan, Hubei 430415;
[2] Dean's Office, Wuhan 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 Wuhan, Hubei 430415)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and the main features of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on the proposed general idea of the new boutique in college courses 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 and the Wuhan 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 for example, discusses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ctibles Resource Sharing Lesson the effective use of resourc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umber of key issues, and noted that 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work prioritized start up boutique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to be two-pronged approach: Firs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network, the access to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road bridge\", and second, \"promulgated relevant policies to encourage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students learn on the Internet\"; and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resource Construction work will have to focus on \"teaching files, teaching resources\" and \"demonstrate teaching resources sharing\" key construction good \"multi-function taped classroom\" and \"excellent resource sharing class site\".
Key words newly built college;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construction; use
1 精品資源共享課的產(chǎn)生背景及主要特點
近年來,Internet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的深入人心,人們的學習習慣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tǒng)的“以老師(講解、演示)為主,借助黑板(或多媒體投影)將知識或技能傳授給學生”的教學模式已遠不能滿足高校學生獲取知識、習得技能的需要,新的“以學生為中心,借助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學習平臺與資源來幫助學生實現(xiàn)主動學習、有效學習”已成為各高校普遍探索的一種教學模式。伴隨著這種探索,相繼出臺的《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 的意見》、《教育部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和《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等文件,越來越明晰地將高校教學改革的方向指向“精品資源共享課”。①所謂“精品資源共享課”是以量大面廣的公共基礎課、專業(yè)基礎課和專業(yè)核心課為重點,以課程資源系統(tǒng)、豐富和適合網(wǎng)絡傳播為基本要求,經(jīng)過國家、省、校三級建設,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職業(yè)教育、網(wǎng)絡教育多層次、多類型的優(yōu)質課程教學資源共建共享體系,為高校師生和社會學習者提供優(yōu)質課程教學資源。②它是在精品課程、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但它與之前的精品課程、精品視頻公開課相比,又都有著根本性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服務對象與建設目的來看,原精品課程沒有特別明確服務對象,實際中側重于為高校及高校老師提供一個精品課程的展示與交流場所,未能以“學生”為中心,把它們直接用到服務學生之上;精品視頻公開課開始把重點轉向以高校學生為主體的學習者身上,其建設的目的直接服務于學生,向學生提供精品的視頻課程;而精品資源共享課則更進一步地強化了“以學生為中心、服務學生學習”這一根本目的,在精品課程、精品視頻公開課基礎上豐富了資源類型與課程范圍。(2)從選題范圍與資源類型來看,原精品課程選題范圍是以基礎課、專業(yè)課為主的各類課程,它提供的是一些基本的教學資源,這些資源具有示范性、代表性,但不完整、不全面;精品視頻公開課選題范圍是科學、文化素質教育方面的課程及學術方面的講座,嚴格上它不是一門課程,而是僅提供某方面內容的一個視頻資源;精品資源共享課與原精品課程大致類似,但范圍更廣泛,而且它提供的資源類型更為豐富、內容更全面,是系統(tǒng)的、完整的課程資源,學生可以借助它獨立地開展一門課程的學習。(3)從課程建設規(guī)范性要求來說,原精品課程的建設沒有統(tǒng)一規(guī)范要求,由課程組自行確定其資源及建設標準;精品視頻公開課開始對視頻資源建設標準與規(guī)范進行了統(tǒng)一;精品資源共享課則進一步統(tǒng)一規(guī)定了各類精品課程資源的標準與規(guī)范。
2 新建高校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與利用的總體思路
面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的興起,許多新建高校也積極行動起來,開展了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的研究與探索,筆者所在的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即是其中之一。對于新建高校來說,由于它們建校時間不長,且多數(shù)為民辦高校,辦學資金相對不足,要搞好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與利用絕非易事,需要進行很好的規(guī)劃與設計,明確該項工作的總體思路,搞清楚該項工作具體實施時應采取的步驟與策略。作為一所新建高校,武漢生物工程學院自2012年底啟動校園信息化建設以來,圍繞該項工作進行了多輪調研,并先后將它列入學校信息化建設專項課題、2014年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2014年學校教改課題等,經(jīng)過廣泛的討論,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最終確定了在開展精品資源共享課的相關工作時應該把握的總體思路:
(1)突出“以學生為中心”、把服務學生“利用”好精品資源共享課作為根本目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與利用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從學校到省、再到國家的共三級的課程資源建設與遴選入庫;二是統(tǒng)一的精品資源共享課運行平臺建設;三是各高校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的有效利用。這三個方面工作中前面兩個:也即資源和平臺的建設是基礎,后面一個是最終目的。由于平臺建設主要是由教育部相關部門或有關公司來負責的,各高校在開展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具體工作中,實際上要做的只是其中的第一個方面和第三個方面的工作,即課程資源的建設與遴選入庫和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的有效利用。這兩個方面工作中,相對來說,(學校內的)課程資源建設由于涉及到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及必要的硬件投入等一系列問題,周期相對較長,不能夠較快地出成果;而在國家層面上共享的有許多其他高校已經(jīng)建好的精品資源課程,只要采取適當措施各高校都能夠較快地實現(xiàn)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的有效利用。因此,新建高校在開展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具體工作中應該突出“以學生為中心”,把服務學生“利用”好精品資源共享課作為根本目的。
(2)總體規(guī)劃、分步實施。在優(yōu)先開展對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利用工作基礎上,也要把學校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與與遴選入庫工作納入一個總體規(guī)劃之中,并制訂出分步實施的方案,以便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與利用工作能夠平衡、持續(xù)地發(fā)展,做到既服務了學生的學習、也能夠不斷提高并展示學校師資的教學水平。
(3)善用“共建”途徑,實現(xiàn)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借力發(fā)展。在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與利用的各個階段,都需要不少的資金投入,而新建高校由于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資金相對緊張,難免會有安排不過來的時候,因此在開展精品資源共享課的相關工作時應該積極探索各種可能的“共建”途徑,實現(xiàn)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借力發(fā)展。
3 新建高校精品資源共享課的有效利用
3.1 建設校園網(wǎng)、為訪問精品資源共享課修路搭橋
正如前面述及過的,由于在國家層面上已經(jīng)共享了許多其他高校建好的精品課程資源,即便新建高校沒有自己的課程資源,只要能夠將校園網(wǎng)接入互聯(lián)網(wǎng),便可以讓校園網(wǎng)內的師生用戶訪問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精品資源共享課、實現(xiàn)對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利用,因此新建高校要實現(xiàn)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的有效利用,首先要建設好自己的校園網(wǎng)并通過校園網(wǎng)接入互聯(lián)網(wǎng)。
"圖1
而校園網(wǎng)的建設涉及硬件及帶寬兩部分,在新建高校中,隨著在校生人數(shù)的不斷增加,這兩部分的費用也都會增加,如果單純地靠學校投入,在實際中很難取得較好的效果。這是因為高校在建設校園網(wǎng)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向具有壟斷地位的運營商購買帶寬,而這些壟斷運營商又以其具有比較優(yōu)勢的帶寬直接向師生出售、為師生提供寬帶接入,這使得學校的校園網(wǎng)常常處于要死不活的狀態(tài):網(wǎng)速上不去、用戶體驗差,學校也入不敷出、難以為繼。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在這種情況下,及時啟動了對校園網(wǎng)的升級改造,通過“與電信、聯(lián)通等運營商合作共建,讓電信、聯(lián)通公司提供免費帶寬、學校負責設備改造共同搭建校園網(wǎng)平臺,電信、聯(lián)通公司均借助校園網(wǎng)平臺向學校師生提供上網(wǎng)接入服務并收取費用,學校按一定比例向電信、聯(lián)通公司收取市場讓渡費”,③較好地解決了原來校園網(wǎng)存在的網(wǎng)速低、經(jīng)常掉線等問題。
3.2 出臺有關政策,鼓勵學生學習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精品資源共享課
建好校園網(wǎng),為學生訪問精品資源共享課修路搭橋是有效利用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的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要想真正地實現(xiàn)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的有效利用,還必須出臺一些激勵政策,引導學生去學習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精品資源共享課,并把它與大學學習的結果——獲得文憑結合起來。武漢生物工程學院2014年秋季學期開始出臺政策承認學生在精品資源共享課愛課程網(wǎng)、超星爾雅MOOC等學習平臺的學習結果、對它們給予學分上的認定,并專門發(fā)出通知要求學生在這些平臺上進行選課、把這些平臺上的選課列入教學計劃,截止4月20日,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選修精品資源共享課愛課程網(wǎng)、超星爾雅MOOC課程的學生多達1萬余人次,其中先期選修、已完成學習的部分同學甚至一人拿到6份“中國大學MOOC”的結業(yè)證書和成績單。④
4 新建高校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
與新建高校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利用相比,新建高校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則要復雜得多,它包括兩大類資源的建設——基本資源和擴展資源:基本資源指能反映課程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的核心資源,包括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教案或演示文稿、重點難點指導、作業(yè)、參考資料目錄和課程全程教學錄像等反映教學活動必需的資源;而拓展資源是指反映課程特點,應用于各教學與學習環(huán)節(jié),支持課程教學和學習過程,較為成熟的多樣性、交互性輔助資源。例如:案例庫、專題講座庫、素材資源庫,學科專業(yè)知識檢索系統(tǒng)、演示/虛擬/仿真實驗實訓(實習)系統(tǒng)、試題庫系統(tǒng)、作業(yè)系統(tǒng)、在線自測/考試系統(tǒng),課程教學、學習和交流工具及綜合應用多媒體技術建設的網(wǎng)絡課程等。根據(j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技術要求,基本資源與擴展資源都有自己的格式和技術要求。⑤在它們的建設中,最基礎的是要有老師提供的優(yōu)質、規(guī)范的教學文件及老師參與的優(yōu)質的教學活動,在這一基礎上,新建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對這些教學文件、教學活動的資源化,其中最關鍵的是課堂教學視頻的錄制(或者說是教學錄像的制作);二是提供一個合適的平臺來呈現(xiàn)、展示這些資源,以供學生訪問,這也即是精品課程網(wǎng)站系統(tǒng)。下面分別討論這兩個方面的有關內容。
4.1 課程(教學)錄像的制作
課程(教學)錄像的制作是課堂教學活動資源化的根本途徑,與教學文件的資源化相比,它需要有專門的課程錄播系統(tǒng)才能夠完成。通常課程錄播系統(tǒng)由硬件系統(tǒng)和軟件系統(tǒng)兩大部分構成,硬件系統(tǒng)由部署在教室中且接入局域網(wǎng)中的FTP服務器的多媒體電腦系統(tǒng)構成,而軟件系統(tǒng)由安裝在電腦中的多媒體(視頻)課件制作系統(tǒng)構成。由硬件系統(tǒng)和軟件系統(tǒng)一起構成的課程錄播系統(tǒng)應該使我們能夠快速地制作三分屏課件,⑥這種課件中應包括授課錄像、授課PPT大綱、授課講稿三部分內容,它是在老師講課時打開PPT文件及攝象頭后,即能夠自動進行錄制,并支持對PPT的合成,能夠保留PPT動態(tài)效果,亦可以同步錄制電腦桌面、引用原有的視頻文件內容,無需后期的制作,講完課后自動生成網(wǎng)絡課件,并將生成的課件發(fā)布至指定服務器。學生只需要通過瀏覽器,便可以同時看到授課老師的影象、聲音及同步播放的講稿等其他媒體內容。這樣的一個系統(tǒng),可以在不影響老師的正常上課的情況下實時完成包括錄像、大綱、講稿三部分內容的三分屏式課件的制作,輕松實現(xiàn)原上課教室里教師視頻、語音、屏幕內容和操作過程的完全重現(xiàn),讓其他的學生能夠通過網(wǎng)絡享受(體驗)到如身臨其境般的學習效果。
現(xiàn)在有不少的專業(yè)公司都開發(fā)了比較成熟的課程錄播系統(tǒng),其中典型代表有卓越電子公司的SmartPR-酷睿全自動錄播系統(tǒng)。它由五個子系統(tǒng)構成:目標定位系統(tǒng)、多鏡頭切換式拍攝系統(tǒng)、全自動錄播編輯系統(tǒng)、圖像處理系統(tǒng)、一體化錄播控制臺。它采用目標定位系統(tǒng)及多鏡頭切換式拍攝系統(tǒng)能夠對教師在講臺上的活動進行跟蹤拍攝,也能夠拍攝學生端的視頻,能夠更真實自然地展示課堂教學的實況;除自動錄制外,也允許教師手動選擇錄制內容、控制錄制過程(暫停-繼續(xù)),另外還支持片頭片尾及個人LOGO的加入等功能,還支持在網(wǎng)絡上進行直播。與這一全自動錄播系統(tǒng)配套,應注意同時建設輔助錄播系統(tǒng),以讓專業(yè)技術人員通過網(wǎng)絡遠程管理控制全自動錄播系統(tǒng),監(jiān)視現(xiàn)場直播畫面,進行畫面導播調度。根據(jù)拍攝需求,調節(jié)攝像機,并且根據(jù)教學的需求,設定和管理直/錄播的各項參數(shù),幫助專業(yè)人員實現(xiàn)對卓越全自動錄播系統(tǒng)的遠程控制,幫助授課教師完成課堂錄制和直播。
為搭建一個高水平的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平臺,提高課程錄像的質量,使其符合相關技術標準與要求,新建高校必須盡快把錄播教室的建設納入議事日程,根據(jù)總體規(guī)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可先安排2~3個多功能錄播教室的建設,后期根據(jù)需要再適當增加。對多個錄播教室,可考慮進一步配套建設智能教室集控系統(tǒng),通過它們讓管理者能夠通過集控中心和一個錄播輔助系統(tǒng),給多個錄播教室提供輔助課堂錄播的功能。
4.2 精品資源共享課網(wǎng)站的制作
作為精品資源共享課平臺的一部分,精品資源共享課網(wǎng)站起到的是呈現(xiàn)、展示已資源化的教學文件、教學活動的作用,它應該是一個廣泛包括社會公眾、教師、學生等在內的不同類型用戶均能以合適方式參與并在其中完成符合自己身份的操作的系統(tǒng),如:社會公眾能夠通過一個門戶訪問該網(wǎng)站,網(wǎng)站管理人員與教師用戶能夠通過很簡單的操作完成具體的課程網(wǎng)站的生成,教師能夠利用教師工具包在網(wǎng)上完成備課與課件發(fā)布、學生管理、成績分析、及格線調整、平均分歸一、學習過程報警等工作。在全國各高校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網(wǎng)站中,上面提到的門戶網(wǎng)站、網(wǎng)站生成系統(tǒng)、教學工具包、教學資源管理系統(tǒng)、教學互動系統(tǒng)、網(wǎng)絡考試系統(tǒng)等模塊各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甚至模塊中的具體內容詳略也不一樣,如何建設一個具有特色且方便教師、學生與公眾用戶的精品課程網(wǎng)站系統(tǒng)對于各個高校來說都是一個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
對于新建高校來說,制作精品精品資源共享課網(wǎng)站最為關鍵的是要有一個好的網(wǎng)站生成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可以自己組織人員開發(fā),也可以購買市面成熟的系統(tǒng),但無論是哪一種方式建設,一個好的網(wǎng)站生成系統(tǒng)都應該具有以下幾大特點:(1)步驟簡單。網(wǎng)站生成系統(tǒng)應該能讓一個普通用戶通過很簡單的幾個步驟完成網(wǎng)站的設計與制作(生成),一般來說,這簡單的幾步應該是:第一步,設置網(wǎng)站名稱/參數(shù);第二步,設置網(wǎng)站欄目;第三步,選擇網(wǎng)站參數(shù)。(2)網(wǎng)站欄目與模板能夠自由選擇。不同用戶應該能夠根據(jù)需要自由選擇與設置自己網(wǎng)站的欄目與模板。
另外,為提高搜索效率與訪問速度,精品資源共享課網(wǎng)站生成系統(tǒng)最好能夠采用基于本體的語義WEB技術。這是一種新型的WEB技術,它的使用可以使各網(wǎng)絡資源能夠被機器理解,彌補原有的Web技術“面向用戶的,不能從機器可理解的方式來組織和管理這些資源,使得資源的使用效率較低”的不足。⑦
目前各新建高校由于自身開發(fā)實力相對不足,在建設自己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網(wǎng)站系統(tǒng)時多采用與相關專業(yè)公司合作的方式進行。首先選擇一技術領先的專業(yè)公司與學校共同成立項目部,在對公司提供的軟件先行試用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再就具體實施時學校要進行的前期準備和公司應作的相應改進達成共識(在此階段與公司正式簽約),然后進入具體實施階段:完成網(wǎng)站設備的安裝調試;(下轉第56頁)(上接第19頁)進行基礎數(shù)據(jù)和擬建精品課程的資料收集與整理工作。這樣的合作開發(fā)可充分借鑒、利用成熟公司的技術,也能較好地滿足學校的一些較為個性化的需求。
5結語
新建高校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與利用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應從各高校實際出發(fā),在“總體規(guī)劃、分步實施”的原則下,優(yōu)先啟動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利用工作:“建設校園網(wǎng)、為訪問精品資源共享課修路搭橋”、并“出臺有關政策,鼓勵學生學習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精品資源共享課”,以有效地服務學生、讓他們能借助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進行自主學習;在此基礎上,新建高校也要高度重視資源建設工作,圍繞“教學文件、教學活動的資源化”和“教學資源的展示、分享”,建設好“多功能錄播教室”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網(wǎng)站”。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2014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項目編號:14G449),武漢生物工程學院2014年校級教學研究項目(2014J10)
注釋
① 曹起武.高職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研究[J].機械職業(yè)教育,2015(1):32-34.
② 教育部.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EB/EL].[2012-06-29].http://www.edu.cn/gao_jiao_788/20120629/t20120629_801362.shtml
③ 董國鋼.新建本科高校新時期信息化建設運行模式設計[J].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學報,2012(4):304-308.
④ 黃瑩.“三本”學生上名校慕課拿學分.http://cjrb.cjn.cn/html/2015-03/20/content_5427003.htm
⑤ 教育部高教司.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技術要求(2012年版)[EB/EL].[2012-06-07].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209/201206/137333.html
⑥ 黃芳,王琪.三分屏課件對精品開放課程視頻展示模式的啟示[J].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13(10):232-233.
⑦ 李滿玲,楊志茹,羅花芝.基于語義Web的精品課程資源庫本體的建立[J].計算機與現(xiàn)代化,2010(6):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