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中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就是城市地下管線,也是城市能夠正常運轉的保障。最近幾年,各地區(qū)政府對城市地下管線十分重視,隨之也使許多城市逐步對城市地下管線開展了普查工作,并設立了相應的地下管線管理系統。但是,城市建設發(fā)展越來越快,因此,需要加強地下管線的檢查更新以及建設步伐。若不對地下管線信息進行及時更新,就會導致城市地下管線的數據庫無法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怎么保證城市地下管線的信息具有準確性、科學性和完整性,以及如何增強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的使用力度和如何才能滿足城市建設的需要,這些問題必須要深入進行研究和探討,在此基礎上,必須要做好城市地下管線的普查工作。
【關鍵詞】地下管線普查;現代測繪技術;應用
1 地下管線信息管理系統
進行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過程中,地下管線信息系統與之息息相關。為了使普查工作順利完成,就要求相關單位提供格式符合要求的數據文件,將數據文件交由上級部門進行檢查、數據轉換與試入庫程序的處理完成之后,然后接入管線數據庫從而滿足同步建庫的需求。使用現代測繪技術對城市地下管線進行普查的時候,先要和地下管線信息系統數據相結合,然后才能更好的開展相關普查工作。
1.1 數據精度標準
采用探查質量的方法,主要是進行重復質量檢測。對不容易進行挖開的地段進行驗證和重復探測,并分析出誤差以及挖開后的合格率。統計管線圖測繪精度的觀測值,并采用設站檢查的方式,使用全站儀測量采集管線點坐標、丈量地物點、管線間距的辦法,并按照圖幅對統計點位中的誤差、間距中的誤差以及高程測量中誤差進行檢查。相關檢查指標必須符合相關標準[1]。
1.2 數據技術標準
設定的數據編碼體系必須要統一,例如:管線點標識方法、道路編碼、管線編碼中的數據交換格式、數據存儲格式、輸出格式和數據分檔、數據定義體系和分類體系等。
1.3 質量監(jiān)控
進行城市地下管線普查的相關監(jiān)理人員,必須要對普查全部內容包括測繪、探查作業(yè)、檔案資料和計算機成果實施質量監(jiān)理。使用計算機成果的數據格式進行檢查,需要在檢查人員上交普查結果進行建立相關數據庫后,并對提交的相關數據文件使用相關的專用軟件來進行檢查,當數據格式檢查通過后,然后再對檢查人員提供的建庫成果數據實施一致性檢查。將提供的成果數據文件使用相關的專用軟件進行讀取后,將綜合地下管線圖和輸出成果表,和相關作業(yè)單位所提供的成果和綜合地下管線圖實施全面對照檢查,當所有的數據文件都能符合要求以后,將其輸入地下管線數據庫。
1.4 系統的總體結構
(1)設計和開發(fā)出相關的入庫和監(jiān)理查錯程序,從而建立信息系統一體化。(2)為了保證地下管線信息系統數據具有現實性,因此,進行全面普查和數據入庫的過程中,必須要開展起現實數據入庫和新建管線竣工測量的工作。當竣工測量成果數據完成以后,進行監(jiān)理入庫程序時,需要根據管線數據庫的現狀進行進行相應的編輯和修改。在保證當前管線不受影響的前提條件下然后對管線進行截斷處理、刪除處理以及追加處理等[2]。(3)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必須要和辦公自動化系統可以相互結合,建立相關的規(guī)劃管線庫,將圖形數據和管線文本進行動態(tài)更新和同步管理。
2 地下管線普查中的測繪工作
2.1 測繪在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序中的作用
進行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始終都和測繪技術息息相關,在前期的普查工作中的地下管線總量,需要在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圖上進行估算,進行管線調繪時,要將專業(yè)管線標注在1∶1000或1:500比例尺的平面地形圖上,進行數據采集的過程中,要使用GPS平面坐標點和水準高程點進行控制,進行修測或者是實測時都要編制成1∶500的帶狀數字地形圖,數據進行預備處理時先要對大量測量數據進行檢查核實,因此,幾乎是每道工序需要利用到測繪技術和產品。只有高精度的測繪技術才能保障地下管線普查工作開展的質量。
2.2 地下管線測量技術
進行地下管線普查工作中的一個主要內容就是檢測,指的是進行檢查點的定位,使用野外數字化采方式來進行,將探測到地下管線數據進行采集,過去的傳統方法是先設置控制點,然后利用電子手簿記錄和全站儀觀測進行完成。完成之后進行輸入屬性表和數據處理,根據生成的地下管線圖和建立相應的地下管線數據庫等。采用這種傳統方法還存在著一些缺點,如:數據采集速度慢、不能實時測量;、控制測量工作量大、高程測量效率低。在地下管線管理和規(guī)劃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地下管線的空間位置,地下管線的空間位置基準是什么以及怎么進行參照?這是需要認真分析的基礎問題。
2.3 從傳統測繪產品結合多元化服務體系
進行城市地下管線普查的過程中,測繪工作時工作內容最多的一個項目,其它的各個檢測環(huán)節(jié)和測繪產品都和測繪工作緊密聯系,在普查歷史上因為各個專業(yè)管線的資料使用范圍都不廣,但是在進行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的時候,往往因為孤立的數據資料僅僅只起到參考作用。雖然個別資料由計算機進行過處理,但是利用率還是不高。導致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管線產權單位沒有按照相關標準對檢測的竣工資料進行留檔,還有測繪單位的操作技術和方法等問題影響。相關實踐研究表明,目前傳統的測繪體系已經不能滿足現在信息社會的多元化需求。在測繪技術上,傳統測繪行業(yè)所提供的產品服務因為比較單一性,也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所以測繪行業(yè)需要進行改革,在相關技術上實施充分的準備和研究,并且要使測繪服務處理智能化和測繪數據管理一體化。
結語:
文章根據現在城市地下管線的情況,并結合了相關測繪工作的重點,對城市地下管線普查的服務方向進行了展望,并提出完善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的要點。只有不斷加強測繪技術的進步,才能不斷完善城市地下管線普查的工作。
參考文獻:
[1]張繼賢等.走科技強測之路[J].中國測繪報,2012,9.
[2]朱炳貴.數字城市與城市地理信息系統[J].測繪軟科學研究,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