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在語文中占重要的地位,要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就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
在閱讀的教學中,我的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
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就是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閱讀同一片文章,不同的人理解和感受不會完全一樣,例如讀《烏塔》一課,有的同學認為烏塔還小,不應該一個人外出旅游,這樣太危險,有的同學認為只要做好充分準備,烏塔可以一個人外出旅游,這對她今后的成長會有好處......這些看法和想法因為是自己的感悟所得,就是自己的見解。要做到閱讀有自己的見解應該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獨立思考,拿《白楊》這篇課文來說吧,讀到“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羊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你會心有所思,課文以白羊為題,但絕不是單純的在寫白羊,再往下讀;聯(lián)系起來想,認識就更清楚了,爸爸,媽媽不僅自己建設邊疆,這么一想,爸爸表達了什么心意,作者為什么要寫白羊,就很清楚了。閱讀有自己的見解,說明月度有了一定的收獲,討論的時候,讓學生把自己的見解說一說,互相交流互相啟發(fā),閱讀的生活就更大了。
二、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閱讀一篇文章,不僅要知道作者說了些什么,還要從字里行間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閱讀的時候,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設身處地去想去讀,這是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例如讀《開國大典》,就要想象自己仿佛身臨其境,正在與三十萬人一道參加開國大典。這樣當讀到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時,那種激動,自豪的感情便會油然而生便能情不自禁的像作者那樣發(fā)出感嘆。另外有感情的朗讀,是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又一種重要方法。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能把體會到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同時又能加深對文章思想感情的體會。
三、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既要注意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又要注意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例如《鳥的天堂》這篇課文,在表達上就很有特色,作者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的情形。第一次沒有看到鳥,著重寫了大榕樹靜態(tài)的美;第二次見到了大榕樹上群鳥紛飛的壯觀景象,寫出了鳥的天堂的動態(tài)的美。文章的語言準確,生動,如“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币粋€“簇”字,一個“堆”字。我們就很容易想象出榕樹枝葉茂盛的景象。
四、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
閱讀文章,首先要讀懂,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還要能聯(lián)系實際,從所讀的文章想開去。閱讀的時候要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想開去。例如,閱讀《匆匆》這篇課文讀懂了作者從八千多個日日夜夜中產(chǎn)生的感受可以聯(lián)想到自己度過的五千個日日夜夜,從而與作者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也悟出了一些道理。閱讀的時候還要聯(lián)想到更多的人和事。例如,閱讀《三克鐳》,讀懂了通過這三克鐳所反映出來的居里夫人的高尚品格,還可以想開去,想到居里夫人的其他感人事跡,想到向居里夫那樣的科學家和英雄模范人物,想到與居里夫人的品格截然相反的言行。例如,種種為了一己私利而不擇手段的想象,感到這樣做的人是多么的丑惡,多么的可恨。即讀進去,又想開去,可以深化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
五、搜集有關的資料
閱讀文章的時候注意收集有關的資料,也能加深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例如,閱讀《詹天佑》這篇文章,讓學生收集一下詹天佑主持修筑緊張鐵路時,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中國遭受許多帝國主義國家侵略和欺辱的關資料,就能對詹天佑的愛國之情,對京張鐵路勝利竣工的偉大意義加深理解。進一步收集詹天佑的其他資料又能使我們拓寬視野,增長見識,受到更多的啟發(fā)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