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建筑行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人們不但要求水工建筑物的內在質量達標,其外觀質量也成為一項重要的評價標準,而且,外觀質量的好壞,也間接反映了建筑物內在質量的高低水平。同時,在社會眾多各式各樣的建筑群體中,水工建筑物是具有獨特作用與特色的一類。水工建筑物作為所處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對人們的生活生產(chǎn)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常見的水工建筑物主要是清水混凝土本色,雖然看起來簡單普通,但其所表現(xiàn)出來的外形的美觀程度,顏色的均勻程度,與周圍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程度以及水工建筑物外表的光潔程度等等,這些因素都影響著人們對水工建筑物外觀質量的評價,早已成為建筑行業(yè)發(fā)展乃至社會進步的重要內容。因此,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不容忽視,其質量缺陷的控制措施成為研究的重點。然而,外觀質量缺陷的種類很多,其形成的原因也多種多樣,我們需要探究其相應的原因,對癥下藥,才能達到良好的防范效果。
【關鍵詞】水工建筑物;外觀質量;處理措施
一、水工建筑物外觀質量的內容及處理措施
(一)設計質量控制措施
在設計上,要達到構思巧妙開闊,設計要具有超前的思維意識,既能保留水工建筑的自然特點,又要具有現(xiàn)代的設計感覺,做到建筑的壽命周期內也不落后,在外觀上要既保持設計品質又能體現(xiàn)建筑美感。由于建筑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要考慮到當?shù)氐娘L格特色,在能滿足特殊需要的同時要兼顧地方特色,體現(xiàn)當?shù)氐男蜗?,又力爭成為標志、景觀性設計。在方案制定前期,要考慮周全,結合當時的施工發(fā)展,不能太過于增加施工難度,而達不到設計要求,在外形處理及布局的構建上,都要有利于施工,而且要考慮后期維護的便利性,全方位考慮到施工技術發(fā)展和維護水平發(fā)展,避免因設計不當而導致結構上出現(xiàn)缺陷,以致于裂縫、施工縫、撞痕等現(xiàn)象產(chǎn)生。
(二)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現(xiàn)在的水工建筑多由混凝土澆筑而成,一旦澆筑完工就定型了,如果外觀上有什么缺陷,將很難或根本無法彌補,所以在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十分重要,在設計方案中就要考慮到各種情況,做好預案,事先有所控制,以便在施工中能保質保量完成。要建立三個完整的組織保證體系,整個施工過程都要在三個體系的管理、監(jiān)督下完成,一是內部行政管理體系;二是外部監(jiān)督體系,三是現(xiàn)場的執(zhí)行體系。三個體系各有分工各有側重而又協(xié)同合作,才能確保質量。內部行政管理主要重點是明確質量目標,建立職能部門,從技術論證、物業(yè)、財力等方面予以保證。外部監(jiān)督體系由業(yè)主、監(jiān)理共同組成,根據(jù)國家法律、法規(guī)及行業(yè)技術規(guī)范要求,對工程各環(huán)節(jié)、各工序進行全過程監(jiān)督,監(jiān)督工程的質量?,F(xiàn)場執(zhí)行體系要在現(xiàn)場實行嚴格的檢驗程序,在施工的全過程嚴格履行外觀控制職能,確保工程外觀質量。
二、影響質量的要素控制
(一)人員素質控制
工程建設中人是主體,施二人員的素質決定著工程的質量,所以在施工過程,一定要控制人員的素質,選一些有經(jīng)驗、技術水平、能力突出的人員擔當?shù)街匾獚徫唬乙ㄟ^崗位培訓,進行技術交底、交流、經(jīng)驗總結,同時要落這崗位責任制,嚴控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杜絕外觀隱患的發(fā)生。
(二)材料質量
材料是工程質量最重要的保證,人員沒有同題了,但如果材料質量得不到保證,也同樣保證不了工程的質量,要保證混凝土中的各種材料的質量,需進行現(xiàn)場試驗,選擇性能良好、色澤穩(wěn)定、質地佳的材料。
(三)施工工藝
工藝主要體現(xiàn)施工的整個過程中,要進行統(tǒng)一設計,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規(guī)范,在模板選型和架立方面要保證表面光潔、吸附力小、平整度高、拼縫嚴密,模板制作應考慮拆卸方便,不刮碰結構棱角,安裝必須有足夠的對銷拉件或支撐,這樣才能保證構花的外面質量。在混合料的配制和澆搗方面也要進行統(tǒng)一設計,嚴控澆筑的質量,比如配料比例、拌和程度、振搗時間都要有嚴格的規(guī)定并按照執(zhí)行,避免因疏漏和操作而引起澆灌缺陷。
三、常見水工建筑物外觀質量缺陷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一)表面裂縫
形成的原因:在水工建筑物的表面,常會出現(xiàn)一些細小的裂縫,這嚴重影響了建筑物外觀的美觀。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是在混合建筑用料時,其中添加的水泥過多,造成了水灰比過大。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在于模板的吸收能力較差,加之后期的養(yǎng)護不足,形成了表面裂縫。
控制措施:在建筑用量混合時,要求嚴格控制水灰比,在允許的情況下,將水泥用量適當?shù)亟档?。選擇吸收能力較好的模板,并在后期按時及時的做好養(yǎng)護工作。
(二)蜂窩麻面
形成的原因:在水工建筑物的表面,會見到一些類似蜂窩的麻面。其形成的原因主要體現(xiàn)在振搗、粗細骨料等方面。在振搗時,振搗的技術常會出現(xiàn)偏差,比如振搗時間過短、振搗半徑過大甚至是漏振。在這些情況下,如果出現(xiàn)接縫附近或者模板孔眼附件的漿液溢出,就很容易形成泛砂或者間隙。尤其是“月牙形”的水浪縫是由于漏漿部位掉漿而造成的。如果粗骨料有較大的粒徑或者配比中粗骨料的含量較多,就會使混合料填充鋼筋保護層留有間隙,不能夠達到密封效果。澆筑高度也有一定的限制,如果太高將很容易造成粗骨料與砂漿的分離。
控制措施:首先,在選擇模板的時候,盡量選取大塊件拼裝,以此來減少接縫數(shù)量。不可避免的接縫應該用油膏或發(fā)泡劑密封。結合實際使用的振搗設備型號,將澆筑振點進行合理布置,達到避免漏振的效果。同時,還要對振搗時間進行嚴格控制,避免提前或延后造成的縫隙。除此之外,還要對混合料的配合比進行控制優(yōu)化,控制好水灰比,選擇的粗骨料要保證粒徑大小合適,還要使砂漿稠度保持好。澆筑高度不易過高,如果高度在2米以上,就要借助溜槽或者串筒等導料設施進行澆筑。
(三)出現(xiàn)色差
形成的原因:原材料配合比不一致,在攪拌時時間不夠。模板的表面粗糙度不一致,吸收作用不同,加之涂抹的脫模劑混合不均,厚度不同,導致部分淺層的砂漿薄層剝落?;旌狭现械墓橇蠜]有達到清洗標準,混合攪拌時質量、配比沒有嚴格按照要求。
控制措施:首先,在選擇原材料時,要盡量保證原材料時一致的,中途不易隨意更換與替代。其次,要嚴格按照配合比對材料進行加料與配合,隨著使用時間的不同,要按時按點對材料進行抽檢,檢測其含水率的多少,隨需要對水灰比進行調整。第三,在選擇模板時,要選擇吸水性能適宜的模板。脫模劑等各種隔離劑涂抹時要均勻,涂抹厚度適中。拆模板的時間易選擇混凝土表面形成乳化膜,不再產(chǎn)生粘膜現(xiàn)象時為好。第四,對清洗粗骨料和篩濾細骨料的工作要嚴格要求,工作雖簡單,但其結果對混凝土的質量有很大影響。
(四)出現(xiàn)黑斑
形成的原因:在建筑物表面有時會出現(xiàn)黑色的斑點,這主要是由于脫模劑含其他顏色的雜質,或者使用過多。另外的可能是模板上的鐵銹粘在了混凝土上。
控制措施:盡量選用沒有其他顏色的脫模劑,在使用時控制用量的多少。在使用模板前,對其表面進行清除,必要時要進行拋光。
(五)產(chǎn)生氣泡
形成的原因:在混凝土成形過程中產(chǎn)生氣泡要嚴格對待,因為氣泡的產(chǎn)生,往往會給建筑物的最終成形帶來不良的影響,例如出現(xiàn)間隙、泡孔等,影響美觀。氣泡產(chǎn)生的原因常見的是涂抹在模板表面的隔離劑在配制時濃度過高,涂抹得超過標準,導致在振搗時,隔離劑沿著模板的混合料表面裹帶著氣體浸潤出來,形成氣泡。這類氣泡其中一部分會隨著振搗過程溢出,這樣就不會產(chǎn)生影響,但是還有部分氣泡因隔離劑的黏稠度較高,不能溢出,只能存在于模板表面,在混凝土內部形成氣泡,造成混凝土的空隙。除此之外,如果混合料含砂過多,或者澆筑層厚度較大,不利于氣泡的溢出,也會容易產(chǎn)生氣泡,影響建筑物美觀。
控制措施:當隔離劑的粘稠度過高時,要及時使用稀釋劑降低其粘稠度,避免氣泡粘附在模板表面,無法溢出。同時,要選擇適宜的涂抹厚度,盡量選擇合適的振搗方式,加長振搗時間,有益于氣泡在振搗時順利被擠出。還有,要控制含砂量,嚴格按照配合比來混合。在澆筑時,盡量降低澆筑層的厚度,便于模板表面氣泡盡快溢出。
(六)其他外觀質量控制措施的問題
水工建筑物在成形后,將很難實現(xiàn)修改與彌補,因此,在施工前,就要對建筑物的設計與施工問題進行反復討論,事先控制,最終敲定,避免出現(xiàn)設計缺陷和施工過程缺陷,影響施工質量與進度。首先,在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設計上,要保證外觀風格滿足我們所建建筑物本身所需的要求,要滿足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可行性、便利性等,避免為之后的施工留下設計隱患。同時也要兼顧所處環(huán)境的特點,建造與環(huán)境相相統(tǒng)一,科學、可持續(xù)性的建筑物才能實現(xiàn)其外觀美觀又實用的功能。
結語
水工建筑物外觀質量的影響因素較多,要切實提高其外觀質量,必須深入分析缺陷產(chǎn)生的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控制措施,從施工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與工序加以控制,才能較好地確保外觀質量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艷濤.淺談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J].水利科技與經(jīng)濟,2010,02:219-220.
[2]張軍,蘇靜.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設計、施工中幾個技術問題的探討[J].江蘇水利,2010,12:11-12.
[3]楊小磊.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措施[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09,08:99-100.
[4]盧仲.關于水工建筑物的外觀質量控制方法[J].四川建材,2006,0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