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企業(yè)建筑工程項目的多樣化發(fā)展,企業(yè)對建筑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越來越受重視。企業(yè)的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對企業(yè)施工和項目部自身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對建筑工程項目的成本進行控制始終是項目施工的各個階段的核心內容,提高工程質量,保證進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這是事關建筑施工企業(yè)生存和發(fā)展的關鍵,所以建筑施工企業(yè)只有對工程項目在安全、質量、工期保證的情況下,嚴格控制工程成本,爭取降低工程成本,才能使建筑施工企業(yè)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本文主要對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的相關概念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建筑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管理
一、工程項目成本影響因素
影響項目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勞務分包模式與分包價格、材料采購價格與現場消耗、機械設備租賃單價與消耗、施工技術方案與資源配置、項目工期與進度安排、質量標準與施工控制水平、施工安全狀況、項目管理體制機制與管理水平等。
二、工程項目成本控制原則
(一)經濟原則。項目成本控制必須正確處理長遠利益以及眼前利益的關系,處理好進度、質量以及成本間的關系。這就要求成本控制所花費的費用不能超過缺少控制時而產生的利益損失,為建立成本控制系統(tǒng)所花費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均不應超出所能節(jié)約的成本。這就要求我們要算大帳,要平衡成本與進度、質量、安全的關系,要從項目的發(fā)展來看待當期的成本支出,不能把成本控制看成是一味的減少支出,這樣往往會是丟了西瓜撿芝麻。例如,在工程施工中遇到某一拆遷點無法推進,對方要求非常不合理,但是其嚴重制約工程進度,這時我們就要算清大帳,算清工程誤工損失與拆遷補償的利益關系,就要拿出魄力,以少的付出換取大的收益。
(二)節(jié)約的原則。節(jié)約人力、物力、財力的消耗,是提高經濟效益的核心,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項最主要的基本原則。目前,在建筑工程行業(yè)存在兩大資源浪費問題,一是與現場情況不符合的施工方案,二是物資管理的混亂。這兩項是成本控制中節(jié)約資源的重點。
(三)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要使成本控制方法真正發(fā)揮及時有效的作用,必須嚴格按照經濟責任制的要求,貫徹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欲制其軍,先擇其將,優(yōu)秀的成本管理者是成本控制的組織保證,而責權利的結合是成本控制組織建設障。
三、建筑工程的項目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在項目成本管理中主要存在的問題,一是成本控制管理人員成本控制意識不強。二是人員素質不高、責任心不強。三是物資采購價格偏高、過程把控不嚴,造成浪費現象嚴重。四是勞務分包單價偏高,存在以包代管,管理失控。
四、建筑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的實施
(一)項目前期階段
投標前應進行標前調查,詳細了解項目的工程情況、標段劃分、招標條件與資格要求等信息,以及所在地市場調查、建設方情況調查、施工場地情況調查、供應商調查以及競爭對手調查等,做好成本的預測工作,并提出有效的決策建議。待完成中標工作后,組織相關部門進行施工調查編寫調查報告,根據調查報告對項目進行管理交底并研究編制《項目管理策劃書》。其次,依據業(yè)主指導性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圖紙以及設計技術資料,對認真分析工程施工方法、施工順序、資源配置、作業(yè)組織形式以及技術措施等,同時根據經濟原則,編制出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指導現場施工。依據內部定額以及“標書”確定工程項目的責任成本,及時下達給項目經理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企業(yè)所下達的成本目標,開展工作。特別要強調大臨便道及進、卸料方案。臨時工程要堅持一切設計和實施從簡,盡量利用攤銷后剩余物資的原則。進、卸料方案要技術、材料、生產、經營現場調查、共同研究、優(yōu)化方案,減少庫存及二次倒運。
(二)項目實施階段
做好施工過程階段的成本控制,關鍵在于對成本發(fā)生的全過程進行控制。這就要求做到四個方面的工作:
1,優(yōu)化施工方案。優(yōu)化施工方案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關鍵因素,依據最優(yōu)的方案進行施工能夠有效的減低成本,確保工程的質量以及安全,實現項目經濟效益高的目的。例如某工程中,在制梁方案的選擇上,投標為價購梁。施工中在認真分析工期壓力、運輸難度、增強效益的基礎上,同業(yè)主、設計院進行了充分溝通,以調整梁價和運費為增效點,在不改變投標合同的同時,改為現場制梁,既保證了工期,又收到了效益,也得到了業(yè)主的好評。與此同時積極挖掘減少虧損項目的數量,增加盈利項目的數量;項目通過挖掘減少虧損項目的數量,增加盈利項目的數量的方案,減少了地基處理中嚴重虧損的CFG樁數量,改用盈利能力較好的雙向水泥攪拌樁;將路基基底換填中的級配碎石變更為礦渣等。
2,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與施工現場情況匹配的施工組織設計是成本控制的關鍵。例如,在某工程中,項目結合跨越既有公路、鐵路、輕軌多;施工封鎖多;架梁工程量大,工期緊;地基處理形式多等特點。在施工中實施了將涵洞的施工搶在汛期前完工,將制梁、混凝土施工極大限度避開冬季施工,臨近營業(yè)線施工搶先在專運、暑運期間施工,在安全的卡控上重在落實重大危險源的辨識舉措等符合現場實際的施工組織設計,既節(jié)約了成本,又得到了建設單位充分肯定和好評。并且在清概過程中,建設單位主動提出為我們解決施工配合費、過軌費、既有橋臺基礎防護費、要點方案變更費用、汽車吊架梁等相關費用。
3,做好施工成本控制的基礎工作。施工單位應該制定完善的相關的主要基礎工作:財產物資的收發(fā)、轉移、領退、清查以及報廢制度;有關成本核算的各種原始記錄以及相應的工程量統(tǒng)計體系,例如:成本定期分析系統(tǒng),驗工計價及施工計劃編制系統(tǒng),合同簽訂及結算系統(tǒng),混凝土、鋼筋、水泥等主要材料控制系統(tǒng)、勞務隊伍新增項目確認系統(tǒng)、零散用工、機械項目確認系統(tǒng)等等。
4,有效控制工程的材料費、人工費以及相關設備的使用費。施工單位樹立以控制責任成本要素為重點的微觀管理理念,實現成本管理向縱深發(fā)展。一是做好人工費的控制。在工費量的控制上,以量定人,極大限度實行單位工程工序分包,極大限度避免臨用工;在工費價的控制上,嚴格實行單價承包限價,特殊情況寫出文字說明,做到有理有據。這樣既可提高勞動生產率,又可消除過多占用勞動力的現象。二是做好材料費的控制。大宗物資實行招標采購,嚴格材料消耗,嚴格定額發(fā)料,凡超出定額用料,必須查明原因,追究責任。三是做好機械費的控制,以設備優(yōu)良、資質相符、單價優(yōu)先、以量定費的原則,公開選用機械設備,強化結算透明度。
(三)項目竣工驗收階段
明確責任分工,項目經理作為項目竣工驗收第一責任人,工程部和工經部負責人是具體落實人,跟蹤落實概算清理、竣工清算、外部審價和審計工作。同時,做好工程檔案移交工作,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研究制定保修計劃,為控制保修費用提供堅實的依據。
五、降低建筑項目成本的措施
(一)在勞務隊伍的選擇上堅持實行雙控的原則。簽訂勞務合同時,嚴格執(zhí)行價,從而有效控制人工費支出。
(二)物資實行集中采購配送。物資在工程中占得比例60~70%,積極推行物資集中(區(qū)域)招標采購、戰(zhàn)略采購、網上競價采購等方式,能夠極大降低項目成本。
(三)優(yōu)化施工方案。通常不同的施工方案就會有不同的工期、不同的資源配置,發(fā)生不同的成本費用,因此要在施工前對方案進行經濟比選,選擇最優(yōu)的施工方案,從而降低工程項目成本。
(四)組織均衡施工,加快施工進度。通常按照時間計算成本的費用,一般采取加快施工進度、縮短施工工期的方式,會明顯的節(jié)約費用。但是有些項目因施工進度加快,施工周期縮短情況下,也會增加相應的成本費用。因此就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組織有效的均衡施工。
結束語
成本控制關系到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在項目實施的整個過程中要大力加強項目成本管理力度,追求工程效益最大化,為提高項目管理水平,推動企業(yè)又好又快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生產經營保障,進而為企業(yè)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