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橋工程施工中,橋梁裂縫的存在給工程帶來了較大的影響,降低了橋梁的耐久性,影響了使用中性能的有效發(fā)揮,給運行的車輛帶來了較大的安全隱患。所以需要在橋梁工程設計、施工及運行過程中,加強對各個環(huán)節(jié) 有效控制,及時對存在的隱患進行排除,確保橋梁工程的安全性和耐用性。本文對橋梁裂縫對道橋工程的影響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橋梁;裂縫;道橋工程;措施
正是由于橋梁建設工程的重要性,我們更應該要做好橋梁建設中的每一項技術的施工和驗收,時時刻刻以高標準、高質量來要求自己,同時要力求做到邊施工邊檢查,及時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面對橋梁裂縫的情況時,應該予以重視,及時地檢查施工的記錄,并對各種可能引發(fā)橋梁裂縫的原因進行排除分析,然后對癥下藥,以便于更好地實現(xiàn)橋梁的真正價值和使用效果,減少橋梁的安全隱患,實現(xiàn)道橋總體工程的價值,更好地促進社會和經濟發(fā)展,造福一方百姓。
一、道橋工程中橋梁裂縫形成的原因分析
1、基礎變形引起的裂縫。就目前的橋梁建設來講,大部分的跨度比較大,跨度的比例又很小,這樣就會出現(xiàn)豎立的不均勻,這樣的變化即使非常的小,那么也將會對于整個工程造成極大的影響,一旦這個方面出現(xiàn)了問題,那么就會影響到整個工程,會出現(xiàn)裂紋的現(xiàn)象。
2、混凝土自身收縮引起的裂縫。由混凝土自身收縮形成的裂縫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裂縫,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塑性收縮;縮水收縮;自生收縮;碳化收縮。前兩種發(fā)生更為普遍。裂縫產生的原因是混凝土通常在澆筑5h左右后,水泥水化反應激烈,逐漸形成分水鏈,水分急劇蒸發(fā)導致骨料下沉,混凝土硬化尚未完成,此時發(fā)生塑性收縮;骨料在下沉過程中由于受到鋼筋的阻擋,會形成沿著鋼筋布置方向的收縮裂縫;在混凝土初步硬化完成后,表層的水分會逐漸蒸發(fā),溫度逐漸降低,混凝土體積逐漸減小,形成縮水收縮;混凝土內外收縮不均勻,表面收縮過大,會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當超過抗拉強度值后,會產生收縮裂縫。
3、鋼筋銹蝕引起的裂縫。橋梁結構多修建在自然狀態(tài)的環(huán)境下,如果出現(xiàn)了橋梁構建的保護層過薄的現(xiàn)象,而且其他方面的防護做的不到位,那么就會導致我們鋼筋中的主體出現(xiàn)生銹的現(xiàn)象,鋼結構生銹后就會出現(xiàn)膨脹的現(xiàn)象進而導致我們混凝土部分出現(xiàn)裂紋,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會慢慢的加劇,最后會導致保護層脫落,造成安全隱患。
4、由于材料不合格導致的縫隙。目前我們關注質量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材料問題,材料對于工程的質量非常的重要,我們建筑的過程最為主要的就是鋼筋、混凝土、砂石等等,這些材料的好壞直接的影響到工程的質量,一旦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問題都會出現(xiàn)了裂痕事件的發(fā)生。我們進行材料的管理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只有這樣我們的質量才會得到很好的保證。
二、道橋工程中橋梁裂縫的控制措施
1、對施工材料進行控制。施工材料的好壞決定著施工的質量,所以我們要對施工材料進行控制,并在混凝土路面施工時,調兌好各種原料的比例,防治裂縫的產生,對于高強混凝土,應盡量使用中熱微膨脹水泥,摻超細礦粉和膨脹劑,使用高效減水劑,通過試驗滲入粉煤灰,滲量15~50以防止裂縫的產生。
2、合理的混凝土澆筑方案。在設計混凝土澆筑方案的同時,首先要考慮到混凝土澆筑的影響因素,這里主要有分塊、分層澆筑次序、流向、澆筑厚度、寬度、長度、前后澆筑的搭接時間,要嚴格控制好混凝土的溫度并加強其振搗。此時需要注意振搗的時間,深度,密度等都要必須嚴格按照規(guī)范要求進行,做好各個階段的協(xié)調工作與管理,保證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得到有效的合理的利用與分配,確保施工質量,混凝土之間不能留有大的縫隙,一般情況下,澆筑時間在3~4個小時,就可以對其找平,在初次凝固以后可以進行碾壓,當?shù)诙文雺航Y束以后,就可以用其抹子進行找平,這樣做的好處不僅僅可以防止表面因不均而出現(xiàn)的斷裂現(xiàn)象,同時還可以對混凝土的溫度進行有效的保護。
3、有效監(jiān)測混凝土溫度。應該在混凝土的內、外部對溫度監(jiān)測點進行設置,設置對保溫材料的溫度監(jiān)測點,設置對養(yǎng)護水溫度的監(jiān)測點,在現(xiàn)場檢測溫度,采集儀自動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并且進行有效的分析與整理。將監(jiān)測點的所有溫度值,中心測點以及表層測點的溫差值進行收集和整理,以此來研究控溫措施,從而避免混凝土溫度裂縫的發(fā)生。溫控效果的表現(xiàn),應該用埋設在少數(shù)混凝土層中的應變計,來對溫度進行應力檢測,同時還要注意,要沿水平方向進行布置,檢查水平方向的應力分量。
4、完善橋梁施工的技術
(1)圍堰技術。圍堰技術能夠可靠處理基坑內的地下水,降低基坑滲漏,固定基坑位置,防止基坑變動,對整個橋梁造成不安全的環(huán)境。圍堰技術的應用,需要綜合考慮基坑條件、施工工期以及周圍環(huán)境,排除不良因素的影響,有效防止圍堰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工程干擾,同時還要合理選擇圍堰材料,保障基坑圍堰處理的性能、水平。圍堰技術基本用于間接因素引發(fā)的裂縫,對裂縫控制具有高效的作用。
(2)通道、涵洞施工。通道、涵洞的施工技術,必須遵循嚴格的工藝要求,嚴禁出現(xiàn)隨意處理的情況,特別是在放樣環(huán)節(jié),必須保障放樣標準,控制標線高度,提高準確度。
(3)樁基施工技術。①埋設護筒,提高橋梁工程的定位能力,防止橋梁受力不平衡,合理處理護筒埋設中的各項數(shù)據(jù),保障參數(shù)穩(wěn)定,符合橋梁受力標準;②沖擊成孔,對護筒起到完善作用,提高護筒的粘合性,防止樁基在施工或受力時,出現(xiàn)位移、變形等危險,控制沖擊成孔的工藝,合理分配沖擊密度,提高樁基技術的施工能力。
(4)焊接技術。焊接主要用在鋼筋結構中,提高鋼筋的連接能力,穩(wěn)定鋼筋混凝土支撐水平。焊接時,設置標志參數(shù),采用高效焊接工藝,對鋼筋實行預焊處理,確定鋼筋的力學標準,提升焊接水平。
(5)立柱施工。①嚴格驗收模板質量,主要在拼接處實行細致檢查,針對未達到標準的問題,采取科學的處理措施;②檢查模板強度,嚴格規(guī)劃澆筑過程,避免出現(xiàn)漏漿,提高封實水平。
5、完善裂縫在出現(xiàn)后采取相應的修補及處理方法
橋梁在經過合理設計到橋梁建成,最終投入使用,都要時刻關注裂縫問題。橋梁在使用的過程中,要經常對其進行檢查、養(yǎng)護以及維修等工作,這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橋梁施工的過程中,一旦出現(xiàn)裂縫,要進行及時的修補處理,決不能麻痹大意甚至是得過且過,對裂縫問題視而不見。否則將會影響橋梁的正常使用。表面修補法,灌漿,嵌縫封堵法,加固封閉法以及電化學防護法是比較常見的修補處理方法,在實際的裂縫修補中功不可沒。表面修補法和灌漿,嵌縫封堵法被廣泛地應用到生產實踐當中。表面修補法主要是對于一些不會影響橋梁結構穩(wěn)定性及承載力的表面縫隙,不僅有效、簡單,與其他方法相比施工成本也最低。針對有防滲要求或者對結構整體有影響的混凝土裂縫的修補,這時候就可以采用灌漿,嵌縫法,因其灌入的漿液材料在硬化之后,能夠與混凝土形成一體,對于加固橋梁結構,封堵裂縫非常有效。
綜上所述,橋梁施工中要嚴格遵循有關規(guī)范標準設計施工,這是確保橋梁結構安全重要基礎。在橋梁的實際使用中,也要加大巡查養(yǎng)護的力度,及時解決發(fā)現(xiàn)的各種問題,才能提高橋梁使用的安全。
參考文獻:
[1]崔林,周偉.淺談橋梁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J].科技咨詢導報.2007(18)
[2]桂許榮.淺談混凝土橋梁裂縫的成因及治理措施[J].沿海企業(yè)與科技.2007(07)
[3]梁學江.橋梁裂縫產生原因淺析[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8(07)
[4]魏肖蕓,李建麗.橋梁裂縫產生原因淺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