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大力發(fā)展和弘揚社會主義特色文化,教育便是一重要主題。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少年強,則國強,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是現(xiàn)在語文教師所面臨的一個緊迫任務。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如何構建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進而關系到中華民族文化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策略
高效課堂,我覺得它是對課堂不斷優(yōu)化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讓所有教師永遠追求的目標。現(xiàn)代的教育理念認為要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應該構建一個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語言的探研活動中來的課堂教學模式。就語文學科而言,我們的教學目標不僅僅停留在向學生傳授文本知識,也不僅僅為了追求一流的教學質量,我們更應注重的是指導學生在牢固掌握雙基知識的基礎上,使其具備各種相應的能力,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難題。課堂的低效能導致學生厭學和教師厭教。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不少同行都在艱難地探索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那么,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呢?我認為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把握語文教學目標是高效課堂的根本
人常說:“貪多嚼不爛”。假設教學中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就形不成教學重點,難點也難于處置。所以從一篇課文的內容中,要舍棄系統(tǒng)的、不清楚的、易了解的、非重點的,應挑選出最佳的方案,力圖把節(jié)省上去的時間停止深、廣、活、透的練習 。教師上課前對教學的相關內容要停止精心加工處置,要精心預設,知識結構要嚴謹,課堂上解說要精煉,使學生在最短時間內取得精粹的信息。依據(jù)教學信息論的觀念,把教學內容稀釋成一點,再圍繞這一點展開,有效地掃除課堂中無用信息的攪擾,讓學生能充沛接受實質性的知識信息,從而提高單位時間內信息傳輸?shù)馁|量。
二、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是高效教學的關鍵
新課標提出來:“要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是引導學生對文本自主感知、感受、感悟的過程。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日益重視在現(xiàn)在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了關注,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語文課堂教學上,在學生為主體的高效教學過程,要把“問”的權力放給學生,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都應把學生的自主實踐放在首位,讓學生嘗試性學習,自主學習解決問題,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讓學生享受到自主探索的樂趣。需要注意的問題是:要真正發(fā)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和課堂調控的能力,不能放任自流,學生的自主探究要引導,學生的理解錯誤要糾正,學生確實難以理解的問題,就要耐心地進行講解,把學生自主學習和有意義的學習結合起來,實現(xiàn)有效的教學。
三、選擇高效的教學方法是高效教學的基礎
教師都希望用最好的教學方法來實施教學,希望通過最好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常常在花費了很大的精力研究“怎么教”,至于“教什么”也就只能圍繞教的形式來確定。我們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進行教學,而應按照學生“學”的規(guī)律進行教學。即:學生“應該怎樣學”,我們就“應該怎樣教”。我們在教學設計時,要以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為前提,教師設計的教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周密地考慮到學生存在“已有知識經驗和思想方法基礎”的事實。學生的這個基礎與教材的編排順序有關,但與學生自身的學習水平與生活環(huán)境關系更大。并根據(jù)這一特點來確定教法,力爭達到教與學的統(tǒng)一。例如,怎樣引出新知識、新句型,怎樣用同學生們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去解釋一個概念,怎樣創(chuàng)造情景,怎樣歸納學過的知識點等,都要切合學生的實際,才能起到高效的作用。教師要從教學內容的需要出了,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隨時調整教學方案,讓最理想的教學效果在聽、說、讀、寫、背的系列語文實踐活動中自然生成。
四、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是高效教學的前提
在課堂教學中,要時刻注意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氛圍,真誠和藹的對待每位學生,把微笑帶進課堂,將歡樂帶給學生。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力求與學生達成情感的交融、心靈的默契,創(chuàng)造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條件,在教學中,只有讓學生處在無拘無束、自由寬松、民主和諧的空間,他們才會“自由參與”與“自由表達”,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才會勇于表現(xiàn)自我,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得到發(fā)揮,才能使師生雙方以對話、包容、平等的關系相處,積極主動配合,使學生形成一種自由的、獨立的、主動的探索心態(tài)。學生的心情舒暢了,求知欲望才能旺盛,思維才會活躍、流暢。這樣,學生個體才能敢想、敢問、敢說,學生群體才有“躍躍欲試”的熱烈氛圍。
課堂教學中要減少對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的占領,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與合作交流的空間,使學生多一些自由的體驗。我們要為創(chuàng)造富有個性化、人性化的學習氛圍和空間,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和學習優(yōu)勢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五、設計精煉的課后作業(yè)是高效教學的拓展
每節(jié)課結束,設計一些具有鞏固拓展作用的作業(yè)非常必要。好的作業(yè)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無意之間進行了知識的強化和鞏固,而且一些拓展題更使學生增加了課外知識的積累,使所學的課內知識更豐富、充實。另外,設計合理巧妙的課外作業(yè)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和科學精神,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課外作業(yè)是高效課堂的保證。
總之,要提高教學課堂效率,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培養(yǎng)高素質的小學生,就必須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及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使課堂教學成為開放的、雙向的、多渠道的、立體的信息傳遞和交換的過程,教師有效引領,學生有效學習,從而構建高效課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使我們的課堂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殿堂。
參考文獻:
[1]楊剛華. 略談新課改形勢下的語文課堂導入[J].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2011.(02)
[2]黃華. 語文課堂精彩背后的思考[J]. 閱讀與鑒賞(下旬). 2011.(10)
[3]米瑪卓瑪.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創(chuàng)新教學[J]. 成功(教育).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