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教學實踐,闡述了實施新課程標準后,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打造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課堂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關鍵詞:遷移學習興趣 激發(fā)求知欲 "提高英語熱情 "創(chuàng)設情境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非?;钴S的心理成分,它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習慣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度,學生則是被動接受。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不高,效果也不佳。只有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更好地學習英語,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一、遷移學生的興趣,激發(fā)求知欲
遷移學生的興趣,激發(fā)求知欲。是讓很多老師頭痛的事。學好英語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雙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從正面向他們大談學好英語的種種好處,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這些學生在其它方面的興趣,遷移到學英語中來,則可事半功倍。
二、巧妙地用口訣幫助記憶,提高學英語熱情
英語語法規(guī)則,詞的用法區(qū)別,發(fā)音規(guī)則等,常讓學生迷惑。有鑒于此,教師可編些口訣來幫助學生記憶,降低學習難度,使學英語的熱情升溫。對小學生講“be”的用法,記口訣:I用am,you用are;Is跟著他,她,它。要問復數(shù)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 .又如,教師只要常收納,多積累,勤總結,口訣就會涌涌不斷,教學也定會趣味橫生。遷移學生的興趣,正如“四兩撥千斤”。對培養(yǎng)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大有裨益。
三、讓學生制作教具,激發(fā)學習英語興趣
對教學中所要用到的圖片,可以提前一個星期布置,要求他們用彩筆畫在白色的硬紙片上,在紙片的背面再寫上圖畫所表達的單詞及其意思。一周后,一些“作品”被運用在課堂上。這樣,在課外學生都興趣盎然地制作圖片,課上他們都期待著自己“作品”的出現(xiàn)。開展畫圖片活動,其意義已經(jīng)超出圖片的本身,它讓學生體會到成功,這種成功的喜悅大大激發(fā)了學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愿意來上英語課。此外畫圖片,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繪畫能力,開發(fā)他們的智力,也可讓他們先熟悉一下將要教的新課,達到預習的目的。
四、創(chuàng)設情境,參與其中,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
學習要“學以致用”,而英語的學習更是如此。我們要讓學生學了英語后,要會開口說英語。利用課前五分鐘左右時間讓學生到講臺前表演他們自編的課本劇。具體做法如下:上課前,由當天的值日生(兩個),先用英語作Duty Report.內(nèi)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況、天氣等。然后由這兩個值日生,或者他們再邀請別的兩三個同學一起,表演他們課前已編排好的短劇,劇情可依照已學過的課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創(chuàng)設情景,但是臺詞必需要運用已學過的類型。之所以這樣做,為了復習舊課,而這種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而一種創(chuàng)造,是語言的活用,從而加深對新學內(nèi)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自編自演課本劇,讓學生在笑聲中復習,鞏固舊知識,避免了學生緊張的提問復習法,這種方法能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調(diào)動學習興趣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僅有利于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更重要的是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語言實踐機會。課外活動的形式要靈活多樣,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個人的興趣愛好,有選擇地,自由地學習和鍛煉。
此外,開展英語競賽,英語詩朗誦,英語演講比賽,開辟英語角,出英語墻報等等,都是英語課外活動的很好形式。
總之,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nèi)存動力。一個好的英語教師應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英語課上成活潑有趣的言語技能課,讓學生在學中樂,在樂中學,全面提高英語教與學的質(zhì)量,努力提高英語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艷鳳,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境教學探究,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38期
[2]冷雪松,英語課堂教學的幾種有效方法[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