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教育信息的飛速發(fā)展,移動數(shù)據受人們青瞇,“微課”在課堂教學中更受師生歡迎,為師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教學。下面筆者根據課堂教學了“微課”的運用談一點見解。
一、微課的理解和作用
“微課”由美國圣胡安學院高級教學設計師首創(chuàng),它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化教學設計,經短小精的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圍繞某此知識點或教學表現(xiàn)環(huán)節(jié)展開精辟、完整的教學過程?!拔⒄n”的核心要素是是微視頻教學,一般以5—8分鐘為宜內容以求“短小精煉”角度開放,可以是講解類、答疑類、實驗類、 活動類等,具有相對獨立性、完整性、針對性和示范性。
“微課”可以采用采用多種方式 進行制作,可以是攝影機+白板,或者是錄屏軟件+PPT,或者是錄屏+手機+畫圖工具等,現(xiàn)在有的教師用手機+圖畫也能簡單地完成微課的制作。正因為“微課”給教師提供了自由、開放探索的空間、因此激發(fā)了許多教師的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作興趣,力求設計出更好的微課作品,從而使它受教師的青瞇。
二、小學數(shù)學微課的開發(fā)的實施
1.微課的選題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是根據數(shù)學的內容是關鍵,它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對于教師更是如虎添翼,讓他們在課堂上有成就感、 有自信心,對教學的又一春充滿希望。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課程資源,以其簡單化、實用化、多樣化和智能化備受師生歡迎,具有廣闊的教育應用前景。它對于輔助學生學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與自身發(fā)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以積極的態(tài)度,冷靜的思考,參與微課的應用與實踐研究,讓微課成為小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隱形翅膀”,叩開數(shù)學自主學習之門。
通過錄屏軟件制作成教學視頻,發(fā)布到網絡,讓學生在家自由學習觀看,先自主學習然后再就學習中的疑問困惑在課堂中共同探討解決,真正實現(xiàn)了我校開展“研學后教,小組學習”,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新授內容的引導呈現(xiàn)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微課解決,節(jié)約了寶貴的課堂時間,有效地提升了課堂教學容量,增加了學習中師生、生生的互動,提升了課堂的互動水平,也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充分的自主思考的時間。
2.微課的設計以學生中心
微課的設計必須以學生為中心,但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的構建,因此,在設計微課時要注意導入速度、條理清楚、語言得體。同時微課設計可分為講授類、問答類、啟發(fā)類、討論類、演示類、練習類、實驗類、表演類、自主學習類、合作學習類、探究學習類,教師可根據學生年齡設計出不同的微課內容供學生學習。如:在五年級解決問題教學時,老師將一些重點、難點知識設計成關鍵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探究,去解決這些行程問題,比老師反復講解的效果更好。在引探一個物體運動的行程問題,通過微課顯示“路程、速度、時間”之間的關系,讓學生了解一個物體運動的特征,并聯(lián)想行程問題中一些經??紤]的因素,通過學生演示,解決“從兩地出發(fā)、相向、同時”;然后,在填完表格后,設計幾個問題解決“相遇”的概念;再通過表格里的數(shù)據讓學生觀察,回答問題來解決“相遇時間”;接著,帶領學生一起總結“相遇問題”應用題的特征;最后,在學生自己解答例題的過程中,分析“相遇問題”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算法進行解答,通過形象生動的演示,解決“速度和”的概念。這樣以來,概念很清晰,
3.微課對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靈活應用
微課在課堂中的靈活應用如同烹飪小鮮,色香味美是最終目標,那么如何設計制作一節(jié)優(yōu)質的數(shù)學微課才能使學生充分調動自身有主觀能動性?教師必須想盡方法,真正發(fā)揮5分鐘的微課的優(yōu)勢。
微課以視頻形式存在,集文字、聲音和圖像于一體,較之演示文稿和文本文檔更加復雜和多元。從經驗主義出發(fā),教師在以往的教學使用的視頻資源均來自于網絡下載,從未有過自己制作視頻資源的經歷,因此在認知定位上,會將微課定位為所謂的“高大上”。微課對于課堂教學變化的影響來自三方面:首先微課本身特點是“微”,教學內容少、資源容量小、教學時間短,便于其在課堂上的應用,可以作為課前預習,課中解疑,課后鞏固,便于在各類移動終端傳遞,便于學習時間的隨時安排;其次是微課教學內容組成、結構、構成“情景化”,選取教學內容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相對完整,以教學視頻片段為主線“統(tǒng)整”教學設計、多媒體素材和課件、教師課后的教學反思、學生的反饋意見及學科專家的文字點評等相關教學資源。構成一個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結構緊湊的“主題單元資源包”。最后是微課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將已脫離社會的學習活動回歸到真實的生活中,將被人為孤立起來的知識回歸到真實的生活中,將單一的被動接受學習方式回歸到主動探究的學習方式中。例如:《角的初步認識》中關于角的概念,教師可以在微課中結合一個角的圖形,動態(tài)顯示組成這個角的各部分的同時,講述“從一個點出發(fā),引出兩條直直的線所形成的圖形叫做角,這個點叫作頂點,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邊,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把這樣的知識點做成微課,對學生來講不僅能看到文字,還能聽到聲音,其學習效果比學生自己看書預習的效果要好。
三、微課在數(shù)學課堂中的實施
課堂“微課”學習,可通過教學過程轉變成學生高效的自學,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體驗與情感結合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維更加活躍,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發(fā)展技能。教師對學習內容的把握上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問題提的過于淺顯,甚至提得不恰當。比如,有位教師在教學“米、分米和厘米的認識”時,主要的時間放在了進行單位的換算練習上了?!拔⒄n”教學的問題應該有一定的探究價值,存在一定的難度,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這樣的問題才會更有價值、有意義。在“微課”學習的討論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討論問題時的思維最活躍,也更能激起學生創(chuàng)新的火花。
總之,在設計微課的過程就是對教材充分研讀的過程,但微課需要的是教師的講解能力.在微課與課堂融合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對重點的再呈現(xiàn)、再突破時,教師對課堂的掌控能力、對小組學習狀態(tài)的調節(jié)能力以及教師把握契機的能力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有效組織學生之間的討論、爭辯、質疑、動手操作等,使教學目標得以落實甚至拓展,都將是對教師綜合素質的考驗.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
[2] 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2013,(10):28-31.
[3] 唐嘉欣.微課在小學第一學段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信息技術,2014,(11):61-62.
此文是廣東省十二五課題“小學‘微創(chuàng)新團隊’的培育研究”課題批準號:2014JK02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