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通過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來提升能力的教學方法,并總結現階段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期間存在的問題。其次重點介紹豐富素材與加強練習的教學模式,以及語文寫作需要學生所具備的能力。將其應用在教育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個人能力會有明顯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教學模式
寫作能力對小學生語文成績進步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是教學任務中的難點。影響寫作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是日常生活過于單調,小學生缺乏對生活的感悟,寫作內容自然枯燥乏味,很難將個人情感融入到其中。小學生日常閱讀量小,寫作時能夠應用的素材有限,在教學期間,教師應當針對這一問題展開探討。引導學生用心去體會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將所看到的事物流暢的描述下來。下面文章將針對寫作教學開展的有效措施展開探討,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
一、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讓學生樂于寫作
興趣是學生提升成績的關鍵,日常教學中要注重方法的選擇,避免對學生造成心理壓力,從而厭倦語文寫作。寫作是一種能力,如果僅僅當成任務來完成,對學生能力的提升毫無意義,但這也是目前大多數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存在的問題。小學生活潑好動,不能適應繁重的學習任務,其他科目的學習任務中,已經為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此時布置寫作任務,必然會帶來負面影響。正確的方法是先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引導小學生將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記錄下來,在課堂中與其他同學分享,這樣一來學生并不會因為寫作而感覺到壓力,反而會喜愛上這種記錄方式,傾聽其他同學的作品時,受到更多啟示。教師及時的對學生進行鼓勵,增強學生在寫作方面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學生會將寫作視為一種樂趣,也可以通過謝寫作來緩解其他科目學習中產生的壓力。小學生所掌握的詞匯量較少,因此不要求學生寫作內容多么華麗,能夠流暢的表述事物即可,真實的內容更能激起學生的興趣,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寫作能力提升的同時小學生也可以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體會到更多的快樂。
二、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讓學生有內容可寫
1.讓學生大量閱讀
增大閱讀量也是促進閱讀成績提升的有效方法,教師向學生提供的閱讀素材,要結合小學生興趣愛好來進行,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到寫作的技巧,豐富自身詞匯掌握量,這些對寫作能力提升都有很大的幫助。但如果學生不掌握閱讀技巧,只是機械化的閱讀,并不能發(fā)揮促進能力提升的作用。要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中優(yōu)美語句摘抄的習慣,這樣才能積累寫作技巧,提升個人能力。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應當利用課余時間來閱讀素材,起到勞逸結合的作用。在書籍選擇上教師也要積極的引導,避免學生閱讀不利于成長的書籍刊物。
2.指導學生觀察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寫作素材,沒有生活體驗的寫作無疑是痛苦的,學生只是憑借想象力進行創(chuàng)作,很難在作品中融入個人情感,這樣寫作能力也得不到提升。引導學生體會生活,在集體活動后可以布置一些相關的作文題目,這樣學生在寫作期間可以回憶起活動過程,解決寫作內容過于枯燥的問題。同樣的景色,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觀賞角度,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事物。以此來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有很多效果,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寫作能力進步也預示著學生綜合能力提升,能夠在學習中投入更多精力,并感悟其中的快樂。在教學中我們要帶領學生走入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讓學生深入生活,體驗生活,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會觀察。這樣才能使學生從多彩的生活中汲取養(yǎng)分,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在寫作時才不會千人一面、百景一色,才能寫出新意,寫出特色,寫出個性,才能切實提高寫作水平。
三、加強課內外練筆
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文章不是詞匯與材料的簡單堆砌,而是需要學生的匠心獨運,需要作者的巧妙構思。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積累大量寫作素材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實戰(zhàn)訓練,讓學生在練習中提高語言運用能力與材料的整合能力,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1.寫日記
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用筆隨時隨地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記錄自己學習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學生更多地用筆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對于日記的內容與形式,教師應不作任何限制,只要是學生有感可發(fā)就可以。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摘抄,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好詞佳句、名句名篇都可以記錄在自己的日記本上。
2.課堂小練筆
教師要抓住教學的每一個契機,讓學生進行仿寫、擴寫、續(xù)寫、縮寫等。這樣的訓練方式與限定時間完成作文的訓練方式更具靈活性,更能激起學生寫作的激情,激發(fā)學生寫作的靈感,使學生在學好課文的基礎上提高寫作水平、鑒賞能力。
3.口頭作文
在教學的間隙,教師可以讓學生就一個詞語、一篇文章、一個突發(fā)事件等來進行即興發(fā)言。這樣的方式限制少、方式靈活,更能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閃現靈感,發(fā)揮想象,能夠自由地發(fā)表個人見解。
四、讓學生會自我修改
修改不只是教師的事,也是學生的事。修改同樣是提高修改水平與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因此,我們要教給學生修改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自我修改,讓學生在修改中提升,在修改中完善,在修改中完成一篇篇優(yōu)秀作品。當學生完成作品后,教師應告訴學生不要急于收手,要讓學生通讀全文,在讀中尋找紕漏之處,從標點符號到字詞句的運用,從構思到立意等方面進行全面修改。此外,在學生自評自改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互評互改。讓學生相互交換作品來進行評改,這樣學生便可以站在讀者的角度來評改作文,更容易發(fā)現癥結與優(yōu)勢,從而更好地借鑒其優(yōu)勢,彌補其不足。對于一些有爭議或是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要拿出來在全班展開交流與討論,以引起學生的重視,使學生更好地揚長避短。
總之,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要有長期的準備,要有長遠的眼光,要在清楚認識小學生心理特點、生理特點與認知規(guī)律的基礎上,對興趣的激發(fā)、素材的積累、訓練的強化、修改的指導等方面進行不斷的探索,從而使學生的寫作水平有長足的發(fā)展與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明.對小學語文寫作訓練的思考[J].中華少年.2015(20).
[2]金圣楠.小學寫作教學的實踐創(chuàng)新與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