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天一天的慢慢長大,我們做家長的每時每刻都在關(guān)心孩子的成長,無論工作多苦多累,克服多大的困難,最終都是為了孩子,希望他們每一天都能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茁壯成長,每天都有進步。萬丈高樓平地起,在孩子的人生長河中,孩子是否擁有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決定孩子能否擁有一個成功的人生。
結(jié)合自己陪伴教育孩子的成長的歷程,淺談一下怎樣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一、父母是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榜樣
古人云: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這句話充分證明了家長對孩子的榜樣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終生連任的教師,對孩子教育的好壞,孩子是否成才,與父母有直接關(guān)系。孩子每天都在用最精細的眼神觀察著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他們模仿著、學習著,往往在你還沒有覺察的時候,你的言行舉止已經(jīng)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時間長了,家長的一些習慣孩子也都養(yǎng)成了,好的習慣孩子繼承家長高興,不好的習慣養(yǎng)成了,家長生氣,讓孩子改正,孩子那愿意改啊,孩子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你都沒做好呢,還管我呢?從心理上孩子不服氣。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降低了,類似這樣的事多了,孩子就不把家長的話當回事了,你的教育等于零。家長無聲的榜樣作用,勝過所有的教育方式。
有句俗話:“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想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那么“上梁必須正”,必須以身作則,無論處理什么事情,都要認真、圓滿地完成,做孩子的表率。為了讓孩子養(yǎng)成睡前讀半個小時書的好習慣,家長應該首先要做到睡前半個小時拿起書認真讀一讀,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學著你的樣子拿著書認真的讀起來。經(jīng)過這樣的重復,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睡前認真讀書的好習慣。可見家長的榜樣作用對孩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讓孩子在挫折中,改變不良習慣
俗話說的好:小樹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艮啾啾。這句話就告訴我們,對孩子進行適度的挫折教育,對于改掉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至關(guān)重要。所謂的挫折教育并不是對于孩子進行打罵。而是在對孩子屢次進行說服教育后,孩子還是一意孤行,屢教不改。這時順著孩子的意愿做,將錯就錯,等待孩子受挫后,再對其進行教育,效果最佳。
有一段時間,孩子有一個壞習慣,寫完作業(yè)后,將作業(yè)本和學習用品亂放,怎么說也不收拾。記得一次她寫完作業(yè)后,沒及時把作業(yè)本收起來,她爸爸故意把水弄灑,把她的作業(yè)弄濕,害得她沒交了作業(yè),被老師批評??吹竭@樣的情況,孩子急哭了以后她再也不敢把自己的東西亂放,把自己的物品收拾的井井有條。這樣的挫折教育,使孩子養(yǎng)成了又一個良好習慣,同時也增加了孩子抗壓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至于在沒有大人的陪伴和幫助下束手無策。就像一棵茁壯成長的小樹,在修理他的枝杈的時候它很疼,但他卻很直溜。這需要家長咬緊牙關(guān),痛下狠心,親眼目睹孩子受挫,然后教育。讓孩子在挫折教育中痛下決心,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讓良好的習慣更加持久,使孩子茁壯成長。
三、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堅持鼓勵為主
如果孩子做事中途退縮,不想完成,成人切忌嘮叨個沒完,或者張口就罵,動手就打,更不要諷刺、挖苦,這樣做很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以致傷害其自尊心。而應細心觀察,對于他們產(chǎn)生的困難及時予以幫助,對于他們的點滴進步要及時予以鼓勵、表揚,使他們產(chǎn)生愉悅感和自信心,從而使孩子樹立堅持完成任務的決心,增強孩子的抗壓能力,鍛煉孩子的意志,讓孩子孩子養(yǎng)成遇到困難,動腦筋,想辦法解決,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有成就感。
四、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應重視對孩子自制能力的培養(yǎng)
自制力就是能夠控制自己、支配自己的行動的能力。例如,想讓她形成認真完成作業(yè)的好習慣,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一定的的時間內(nèi)完成較少的作業(yè),但要求質(zhì)量過關(guān),讓孩子欣賞自己的成功作品,家長提出肯定和表揚,讓孩子自己對作業(yè)提出點意見,提醒了她在寫作業(yè)時要注意,下次不要再犯這樣的毛病。讓孩子休息一會兒,再完成下一個時間段的作業(yè),并在孩子動筆前提醒她自己給自己指出的缺點,并表示相信她能夠比上一次時間段的作業(yè)寫得棒。長此以往孩子的制止力就越來越強了,寫起作業(yè)來就越來越認真。切忌讓孩子講作業(yè)一氣呵成,那樣做會導致孩子累了,邊寫作業(yè)邊玩,形成不良的寫作業(yè)的習慣,再改就難改了。家長切忌三天打魚兩地天曬網(wǎng),對孩子的表現(xiàn)患得患失,沒有長久性,那樣會導致孩子懶散,只聽好的,不能吸取經(jīng)驗和教訓,以自我為中心,不把家長的話當回事兒,培養(yǎng)不起來孩子的自控能力和注意力,在學習和生活上怎么能自立呢?
五、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應讓孩子有責任心
孩子做事往往是憑興趣,不愛干的事情常常半途而廢。比如,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增加了克服各種困難的勇氣,通過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好,也就逐漸養(yǎng)成了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從中也教育孩子,她雖然小,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大人應該為她做的,不讓她去做事,傾注的是父母對她的愛,她應心存感恩。用自己的行動來回報父母。每個孩子長大都會離開父母,有自己的家庭和事業(yè)自己奮斗創(chuàng)造自己美好的未來,父母有自己的事要做,一天天變老沒有能力去幫助她,一切都要靠自己。讓孩子慢慢的明白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只有付出才會有所收獲。
在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上,家長一定要配合老師,結(jié)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堅持不懈。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去培養(yǎng)孩子的形成并具有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家長要時刻記?。耗憬裉斓哪托模菫榱嗣魈斓氖⌒?。只有對孩子常抓不懈,最終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孩子,讓孩子活出最靚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