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針對目前的中職教育困境,有必要探索嘗試舉辦綜合高中,在綜合高中中既上學術性課程,又上技能型課程,供學生自由選擇,以此改變目前學生過早分流,制造普高和中職分離的問題,由此推動高中階段教育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朱永新:對于一顆足夠敏感的教育心而言,人就是課程,整個世界都是課程。課程是一棵樹,必須向下扎根,指向師生生命的深處;必須向外展開枝葉,迎著周圍的環(huán)境汲取陽光雨露。
@陶勇:現(xiàn)在的競爭,應是學習心態(tài)的競爭,是家長激勵水平的競爭。
@蔣姵蓉:當做父母的能夠從尊嚴的架子上走下來,誠實地承認本身的軟弱、掙扎和限制,就發(fā)現(xiàn)孩子也會開始在我們面前分享他們真實的自己。這是因為家長不但沒有在他們的面前破壞權威或形象,而是把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
@薛涌:全職父母,工作辛苦,每天回家往往精疲力盡。但是,有些家教,不能省略,也不能外包。不盡親子教育之職,等日后孩子出現(xiàn)學習障礙,所消耗的精力只能是加倍。
@俞敏洪:對于教師的不斷培訓和進修是必做的功課。內(nèi)容不限于教學技能,更應包括人文情懷,教師需要擁有更加高的境界。
@王金戰(zhàn):孩子作計劃,家長應該鼓勵,幫助他們從中訓練高效的思維品質(zhì),打點好時間。當然,計劃不要做得太理想了,完不成也不要心懷挫折感。
@尹建莉:用“表現(xiàn)好”或“表現(xiàn)不好”來評價孩子是一種陋習,這樣會引導孩子看重表現(xiàn),在意表現(xiàn),習慣表現(xiàn),活得謹小慎微且不真實,終極惡果是不會和自己相處。教師及家長都應該戒掉這個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