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望聞問切是古代中醫(yī)用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實質(zhì)上就是領導干部“望聞問切”的一次體檢。領導干部要眼觀六略,高瞻遠矚,要耳聽八方,多深入基層調(diào)查研究,要責躬省過,善于納柬,善于整改。只有經(jīng)常 “望、聞、問、切” 給自己把好脈,才能確保“肌體”健康。
關鍵詞:望聞問切;領導干部;教育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D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949X(2015)-12-0035-02
望聞問切是古代中醫(yī)用語。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癥狀;切,指摸脈象,合稱四診,是自古以來中醫(yī)診察病情、辨別病癥的一種傳統(tǒng)的診斷手法,被歷代醫(yī)學名家尊為“醫(yī)之綱領”。領導干部的職業(yè)活動主要特征是手中握有一定的權力,其職業(yè)活動的主要責任是運用權力為社會服務,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因此,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正確認識和使用權力,便成了領導干部改造主觀世界的一個突出課題?;诖?,中央決定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用一年左右時間,在全黨自上而下分批開展以縣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為重點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回顧總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成功經(jīng)驗,筆者認為,領導干部要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耐得住寂寞、經(jīng)得起誘惑、守得住名節(jié),就必須“吾日三省吾身”,時刻給自己“望、聞、問、切”把好脈,確保“肌體”健康。
一、望:眼觀六略,高瞻遠矚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個要求即照鏡子,要求領導干部自己當醫(yī)生,眼觀六略,對自己進行望診,作一番審視。如何把好“望”診?筆者認為,一是要精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為出版發(fā)行的第四批全國干部學習培訓教材作序時指出,“中國共產(chǎn)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各級領導干部要勤于學、敏于思,堅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以學益智,以學修身,以學增才。要努力學習各方面知識,努力在實踐中增加才干,加快知識更新,優(yōu)化知識結構,拓寬眼界和視野,著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著力克服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本領落后的問題?!绷⑸硪粤W為先。習近平總書記為第四批教材所作的《序言》,分析總結了學習對于我黨建設的重要意義,對領導干部的學習提出了明確要求,是推進學習型政黨建設的“再動員”,是對廣大干部的“勸學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環(huán)節(jié)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學習教育,活動之所以取得好的效果,學習是基礎。通過學習中央、省委文件,《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摘編》等輔導讀本,《為人民服務》《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等經(jīng)典著述,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組織觀看《蘇聯(lián)亡黨亡國20周年祭:俄羅斯人在訴說》《周恩來的四個晝夜》等電影電視專題教育片,等等,進一步明確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工作任務、原則、內(nèi)容、重點、方法、步驟以及做好群眾工作的重大意義,為其他階段工作打下了基礎。古人云: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說明了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終身學習,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黨員領導干部的終身使命。因此,領導干部要切實把學習作為增長個人才智、提高自身修養(yǎng)的重要手段,把學習當做一種人生常態(tài)、當做一種精神追求。二是要勤于思考??鬃诱f:“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背浞终f明了學習和思考的辨證關系。領導干部要領導和指揮一班人把工作做好,照本宣科、按圖索驥、懶于思考是不可想象的,很難想象一個平時庸庸碌碌、懶于思考的人,關鍵時刻能拿出好主意、派上大用場。作為領導干部,對待每一項工作,都要全心投入、用心揣摩,力求掌握其中的奧妙和訣竅,絕不可簡單應付和輕信盲從;要善于總結,工作一段時間和一項重要工作結束后,對任務完成得好、經(jīng)驗在哪里,工作不順利、原因是什么,都應及時總結、認真分析思考,避免工作的低水平重復,尤其要防止犯同樣錯誤、出同類失誤;要講求方法,無論是謀劃工作、開展工作,還是總結工作,都要注意方法、善于積累,努力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層次。集中討論是思考的有效形式,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開展的“做群眾貼心人”“入黨為什么、為黨干什么”大討論就是為黨員領導干部出的兩道思考題。三是要善于觀察。 善于觀察就是要審時度勢,提高政治洞察力,對于政治問題和政策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預見性。具體講就是要具有全局觀念和整體觀念,自覺地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胸懷全局。就是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事情的全局和整體,從而做出有利于大多數(shù)人的決策。
二、聞:耳聽八方,調(diào)查研究
聞,即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環(huán)節(jié)的廣泛征求意見和深入走訪調(diào)研,就是“聞”診的重要內(nèi)容,實質(zhì)上就是一個調(diào)查研究的過程。怎么樣聽、聽什么,要求也很具體,即堅持把“面對面”與“背靠背”結合起來,把“個別聽”與“集體談”結合起來,把“走進群眾聽”與“組織群眾評”結合起來,深入開展“訪基層群眾,問干部作風”意見建議征求活動。我校班子成員開展的“五個一”活動,筆者認為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聞”診?!拔鍌€一”活動即召開一次座談會,選擇一個關系學校發(fā)展或師生反映強烈的問題,在所聯(lián)系的總支或支部座談和個別訪談;調(diào)研一家合作辦學單位,了解人才需求和課程設置、人才培養(yǎng)方案完善等情況,征求對學校工作的意見;走訪一名困難教職工,實地了解其家庭情況,幫助解決子女上學、家屬就業(yè)等實際困難;走訪一名困難學生,了解其家庭情況,幫助解決家庭困難,征求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對學校工作的意見;走訪一名校友,跟蹤畢業(yè)生就業(yè)情況,征求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在整個教育實踐活動中,班子成員共召開了14場專題座談會、調(diào)研了11家企業(yè)、分別走訪了10名貧困教職工和10名貧困學生以及15名校友,通過深入教學一線和用人單位了解情況,征求到了教職工、學生、家長以及用人單位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企業(yè)的用人標準、企業(yè)對人才培養(yǎng)的新期望、崗位對人才的新要求、企業(yè)對畢業(yè)生的素質(zhì)要求、學校在人才培養(yǎng)上存在的不足、校企合作新舉措等問題,實現(xiàn)學校、企業(yè)、學生三贏。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調(diào)查研究是做好領導工作的一項基本功,調(diào)查研究能力是領導干部整體素質(zhì)和能力的一個組成部分。“五個一”活動,是學校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被實踐證明了的好做法,學校以文件形式固化,將“五個一”活動納入班子成員年度考核,形成長效機制。
三、問、切:責躬省過 ,對癥下藥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二環(huán)節(jié)就是查擺問題、開展批評,要求黨員領導干部敢于揭短亮丑、自我暴露問題,洗洗澡、治治病,也就是要把好“問”診和“切”診,及時查找“癥狀”,以便整改時對癥下藥。“問”不僅僅指查看問題的表征,不是把問題查出來、擺出來就了事,更重要的是要對問題產(chǎn)生的根源進行深刻剖析,既查擺問題現(xiàn)象,又從理想信念、宗旨意識、黨性修養(yǎng)等方面深刻剖析原因。理清了“病因”,才找得到“病”的根源,從而開出治病的良方。那么,黨員干部究竟怎樣把好“問”診和“切”診?具體來說,需要做到三點。一是發(fā)現(xiàn)問題要戰(zhàn)勝個人主義。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有的領導干部在個人榮辱得失面前不敢查、不愿查、不真查。要找準問題,黨員干部就必須要戰(zhàn)勝個人主義,放下面子,破除心理障礙,對照黨章、對照廉政準則、對照改進作風要求、對照群眾期盼、對照先進典型,通過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真正把自己擺進去,敢于認錯,敢于擔責,敢于直面問題、正視問題。二是剖析問題要觸及靈魂。黨員干部身上的“四風”問題,源頭在思想上,實質(zhì)是宗旨意識淡化,群眾觀念淡薄,責任心和事業(yè)心缺失引發(fā)而來。因此,自我剖析要針對自己思想上的“病灶”,做到捫心“四問”:一問理想信念堅不堅定?看看自己是否堅定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路線,是否能認真貫徹執(zhí)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是否解決了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總開關”問題。二問宗旨意識牢不牢靠?看看自己群眾立場穩(wěn)不穩(wěn)、群眾感情深不深,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事事以群眾利益為先。三問黨性修養(yǎng)高不高?看看自己在思想上、行動上能否自覺地按黨性原則辦事,是否能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始終保持高尚道德情操,是否能抵御金錢權色誘惑。四問自律意識強不強?看看自己是否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是否做到了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堅持原則、敢于同一些不良風氣和違法亂紀行為作斗爭。回答好了這“四問”,才能真正觸及思想靈魂,自我警醒。三是解決問題要量體裁衣。找準了“病因”,就可以對癥下藥,“切”,便是黨員干部針對自身的問題和不足“量體裁衣”,有針對性地制定“治病”良方。如對于理想信念動搖、黨性修養(yǎng)不高的問題,就需要加強理論學習,學習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黨章、黨的十八大報告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等等,打牢思想理論基礎,自覺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好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針對自律意識不強的問題,就要嚴格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要堅持原則、秉公辦事,管好身邊的親屬,防止親友利用特權謀取私利,要加強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拒絕來自各方面的誘惑,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本色。針對宗旨意識不強的問題,要增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多辦利民之事,要經(jīng)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關心群眾疾苦,要切實轉變思維方式,創(chuàng)新為民服務的工作方法,真抓實干,辦好一些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最大限度地讓群眾得到實惠。
參考文獻:
[1] 譚福金.樹立正確的權力觀[J].理論與實踐,2003(7).
[2]用“望聞問切”把脈干部[N].人民日報,2015年0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