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您能再概括說明一下以前的公司組織結構和當下的變革之所以產生重大的不同,背后其實是哪些“基本假設”發(fā)生了變化嗎?
德: 誕生時期的公司與目前的公司,的確有著“假設”的不同。
A: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這真是一個動蕩變化的年代,您認為這是一個最好的還是最壞的年代?
德:一個動蕩的時期是危險的時期,但它最大危險就在于誘使你否認現(xiàn)實?,F(xiàn)實完全不同于左翼和右翼的“想象”。如今,最強烈、最危險的動蕩起因于決策者的錯覺與現(xiàn)實之間的沖突。但是對于那些能夠理解、承認和利用新現(xiàn)實的人來說,一個動蕩的時期也是一個充滿大好機會的時期。
A:在中國,一方面市場經濟不斷發(fā)展,一方面也帶來環(huán)境、社會問題的很多問題激化,您怎么看?我們應該如何理解當下的“大勢”?
德:雖然自由市場運作地并不是太好,但其他根本行不通…市場其實是無法預測的一個體系,具有天生的不穩(wěn)定性…最終,任何長期的均衡都是對市場信息做出眾多短期調整的結果。這就是市場的力量”。
早在250多年以前,也就是統(tǒng)計學之父威廉.佩蒂(William Petty)首次著眼于18世紀早期蘭開夏郡和約克夏郡的城市萌芽以來,我們就已經知道城市文明的吸收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移民流的人數(shù)過多,社會動蕩就會來臨。“在發(fā)展中世界中,首要的任務將是為大量的年輕人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這將必須優(yōu)先于民族的驕傲以及傳統(tǒng)的信念、口號、情緒和憎恨。這是一個生死存亡的問題,而生存是第一位的。…這些國家和地區(qū)能有這樣的成就,就是因為他們把在面向出口的制造業(yè)中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擺在了首位,讓所有其他考慮都服從這一目標…他們必須讓工資的增長始終滯后于生產力的提高?!?。
A:事業(yè)合伙人在這樣的大勢中,如何做到盡可能地高效?
德:未來的高效經理人需要什么樣的技能和素質呢?技能1:外出式管理。走出去,去產生結果的地方。技能2:找到你需要的信息。這是一種信息責任,在以信息為基礎的組織中,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地考慮,要想在工作中創(chuàng)造有價值的貢獻,他需要什么信息。找出自己需要何種信息正是管理者的工作。技能3:把學習變成制度。對于學習而言,反饋是最重要的,此外,學習必須是持續(xù)不斷的。
A:您對未來還有哪些預見?作為“事業(yè)合伙人”,應該知道未來還會有哪些變化?
德:“不要耍小聰明,要盡職盡責”。預言未來只能讓你惹上麻煩。我們的任務是管理現(xiàn)在,努力地促成能夠發(fā)生和應該發(fā)生的。我們探討的是哪些工作我們必須要做到。關鍵詞是“必須”。高層管理者要對他們經營的組織的生存負責,要對組織履行使命的能力以及組織的結果負責。
我在“下一個社會“的一文末尾說,所有一切都表明,最重大的變化還沒有出現(xiàn),2030年的社會與今天的社會一定大不相同,與當今最受歡迎的未來學家所預測的樣子也相去甚遠。它不會被信息技術所支配或塑造。當然,信息技術非常重要,但它只是眾多重要新科技的一種。和過去各時期的社會一樣,下一個社會的主要特征將是新機構、新理論、新意識形態(tài)和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