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人們對住宅的設計要求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當前在住宅設計時加快了向實用型和舒適型的轉變,而且住宅的品位也得以提高。本文主要探析了住宅建筑設計的要點。
【關鍵詞】住宅建筑;設計
一、住宅建筑設計
1、居住功能多元化
過去我國住宅建筑在設計時往往對居住和使用功能更為注重,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當前住宅已不再僅僅是一個可供居住的空間,其也是一個可發(fā)展和享受的空間,開始向發(fā)展功能和享受功能進行轉變。當前住宅建筑在具備基本居住空間的同時,還應具備閱讀學習、藝術培養(yǎng)、健身娛樂等多功能空間,讓住戶身在其中感覺到舒適與享受,讓住宅建筑的功能更加的多元化。
2、住宅設計要有超前性和彈性
當前在對住宅建筑進行設計時,需要按照國家小康型示范小區(qū)設計導則進行,而且需要在設計過程中在住宅的套型、功能、環(huán)境和配套設施上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需要考慮到住戶對住宅空間進行適當調整和二次改造的可能性及可行性。
3、居住空間設計多樣化
在當前住宅建筑設計過程中,由于市場需求的變化,當前對復式、躍式及錯層等住宅模式的需求增加,所以在設計時需要加強三維空間的設計,而且針對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確保所設計的空間能夠具有更好的舒適性、合理性和實用性。
4、住宅設計的科技應用集成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一些新技術開始在住宅設計中進行應用,而且科技應用開始向集成化的方向發(fā)展,這有效的提高了住宅設計的科技含量。
5、住宅設計走向信息化
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為了能夠更好的與時代的潮流相適應,設計人員則需要對技術信息盡可能多的進行掌握,這樣才能確保所設計出來的住宅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價值。
6、住宅設計要求精品化
在當前住宅建筑設計過程中,需要打破傳統(tǒng)的設計手法限制,在設計前需要做好市場調查工作,對各類住宅設計進行對比和分析,加強科技成果在設計中的應用,確保設計出精品住宅建筑。
二、住宅建筑設計應與環(huán)境結合
住宅建筑不僅需要具有自身獨具特色的立面造型,更需要與其周圍環(huán)境相得益彰。這就需要進行一番精心的設計,針對不同的環(huán)境,采用多式多樣的建筑立面造型和色調,同時還要注意色彩的協(xié)調性,造型的耐看性,盡量做到立面流暢大方、簡潔明朗,使建筑具有較強的時代特征及節(jié)奏韻律感,同時與自然環(huán)境相輔相成,為居民帶來獨特的視覺享受。
在住宅內部平面布局時,更需以人為本,使空間能夠更好的為人服務。不僅需要內部平面的布局要與人的生活活動規(guī)律相符,而且還要具有較好的舒適性和安全性。合理對住宅的動靜功能進行分區(qū),確保相互之間干擾的降低,使分區(qū)布局更具合理性和適用性。同時在戶型設計和室內布局時還需要充分的考慮住戶對景觀的需求,盡可能的做到室內景觀向室外的延伸,能夠使住戶更好的與自然進行親近。所以在住宅建筑設計時需要加大窗戶,盡量降低窗臺的高度,為了能夠更好的提高住戶對室外景觀的觀賞,還可以設計不同類型的窗戶,但在加大窗戶的設計過程中也需要充分的考慮建筑能耗的問題,確保做到有效的節(jié)能。住宅小區(qū)的規(guī)劃設計需要與住宅設計互為依托,并整合為一個整體,這樣才能更好的對住宅周圍的狀況進行改善,為住戶打造一個優(yōu)美的居住環(huán)境。
三、建筑結構設計要點分析
1、地基等基礎方面的設計要點
地基等基礎方面的設計最主要的原則即是安全原則,在設計時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的因素,例如: 仔細查看地質勘察資料、考察地質和地下實際情況等,盡量將地上和基礎結構的設計方案做到最好,不可單純的只追求建筑的耐力極限,耐力極限的大小并非就代表安全與否。一般來說,設計部門在進行施工圖繪制工作之前,應先閱覽專業(yè)部門提供地質勘察報告,單憑周邊建筑物的基礎設計資料作為設計依據(jù)不可取,這一點要格外注意。
另外,較軟地基的處理方法僅憑經驗進行墊層換土是不行的,這種方法既不安全,效率也不高,因此必須使用安全高效的方法處理這個問題。舉個例子,僅憑經驗用砂來墊層,增強地基的承受力,但是不對墊層的高度和長度進行計算,那么必定會使建筑物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設計民用建筑時,特別是多層民用建筑,不僅梁、柱和基礎的負荷要與折減系數(shù)作積,而且這三者的負荷要根據(jù)目前施行的設計規(guī)范中的荷載與折減系數(shù)作積,使各個荷載值準確無誤。要順利進行相關的其他設計工作,就必須完成好以上幾個方面的工作。
2、構造柱的設計要點
構造柱通常是牢固的置于地梁中,沒有設置其他基礎,因為若承重柱用構造柱來替代,會使構造柱事先承受壓力,也就使得它對墻體的作用力減小,那么構造柱底部的某些部位的承載力達不到整體設計的要求,當壓力超出構造柱底部或某些部位的承載力時,就會導致裂縫的出現(xiàn)。
3、承重柱截面高度設計的設計要點
為了方便簡單,在對建筑結構進行受力分析時,設計人員一般會讓鉸支梁作為梁的代表進行分析,也就是對建筑物中柱對梁的約束力和梁柱之間的作用忽略不計,主要結構受力,超出了柱子頂端的抗彎力,承重柱的底部周圍就會出現(xiàn)裂痕。這種設計方法建造出來的建筑物耐久性往往較差,如果發(fā)生地震,建筑物很容易坍塌致使人員傷亡,這不僅是危害了國家的利益,還危害了人民的人身安全。所以,即便是在很少發(fā)生地震的區(qū)域,設計人員也不能為了受力分析工作方便和簡單將承重柱截面高度設計的較小,應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范設計承重柱截面高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結構設計屬于整體性的工作,不單單可以確保建筑設計的實現(xiàn),還可以確保建筑安全。需努力實現(xiàn)基于標準的同時高于標準,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的整體質量水平,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不受到威脅,在做到對自我負責的基礎之上做到對社會負責。
參考文獻
[1]趙夏.住宅建筑被動式節(jié)能設計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3.
[2]戴月.城市住宅建筑的色彩設計研究[D].同濟大學,2008.
[3]雷音.住宅建筑與室內一體化設計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
[4]張楠.緊湊型住宅的建筑與室內整合設計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
[5]宗軒.鋼結構住宅建筑設計探討[J].建筑鋼結構進展,2003,S1: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