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物理是高中自然科學課程當中比較重要的科目,其特點是涉及的知識具有深度性、廣度性和廣泛性。課堂導入是一堂課的開始,精彩的課堂導入決定著整節(jié)課的成與敗。
關鍵詞:生動事跡;演示實驗;生活現象
學生能夠積極自主地進行思考是教師教學成功的關鍵,教師引導學生進入一個新的學習內容的行為就是課堂導入。教師富有啟發(fā)性的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的開端,教師應該通過各種不同方式的導入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學生對于新知識、新內容的強烈追求。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就要注意通過不同的語言或者是動作等來拉開一堂課的序幕,從而使學生產生高昂的學習情緒,進入學習狀態(tài)。我認為,高中物理教學中課堂導入的方式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由生動事跡導入,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每個人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學生的好奇心更為強烈,他們對于奇聞軼事更感興趣。作為教師要投其所好,在講述新的內容時導入一段生動的事跡,通過精彩形象的描述,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通過自然的聯想和想象,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例如,高中物理教學中伽利略的自由落體運動,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開普勒的行星運動規(guī)律,焦耳的焦耳定律,法拉第的電磁感應現象等等,我們都可以通過講述生動的史實來引導學生思考,引導學生了解名人發(fā)現各種物理現象的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興趣就是良師,是引導學生踏進知識殿堂的益友,教育的成功就是學生對你所講所教的知識感興趣。生動精彩的導入,會使學生如臨其境,會使學生進入美妙的意境當中。
二、由演示實驗導入,鼓勵學生動手動腦
物理現象離不開實驗,不論是名人科學家還是生活中的各種現象,都是通過不斷實驗、不斷發(fā)現、不斷地總結才得出各種定律、各種結論。教師可以通過安排不同層次、不同手法的模擬實驗,使學生掌握物理實驗發(fā)生的原理、過程以及結果,使學生親身實驗,獨立地完成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了解到知識點的真正含義,對物理有更好的理解和看法,能夠對物理感興趣,積極參加各項物理實驗。通過實際的實驗導入,使教師授課的內容豐富充實,使學生能夠迅速集中精神,能夠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應變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組織測定自己的反應時間,觀察陰極射線管中粒子的偏轉,研究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等實驗,調動學生積極性和探究欲望,引導學生解釋實驗現象,引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使學生深入了解物理知識。
三、由生活現象導入,引導學生深入認知思維
一切起源于生活,生活給我們提供了各種物理知識和現象所需要的依據和場景。教師可以通過貼近生活的物理現象,來引導學生自覺接受接納新知識。將死板的物理知識透過生活進行詮釋,利用生活經驗進行引導,鍛煉學生的認知思維,加深學生的深入理解。例如,教師在講解摩擦力的方向時,就可以讓學生透過生活問題進行思考。利用生活現象對物理知識進行解釋,變現象為原理,轉生活為學習,引導學生更好地吸收物理知識,提高課堂效率,引導學生肯定物理,肯定生活,讓生活與學習更好地結合。
課堂導入方法多種多樣,是教學過程當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面。若想實現高效率的物理課堂成果,精彩多樣的課堂導入必不可少。作為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堂導入的重要性,通過合理的課堂導入,穩(wěn)定學生的學習情緒,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興趣,明確物理教學的目的,確定全課基調,激發(fā)學習動機,使學生保持旺盛持久的注意力,自主地進行思考,自主調節(jié)學習,從而取得理想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商麗穎.淺談課堂導入在生物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7).
[2]韓瑞珍.淺談數學課堂導入設計[J].才智,2009(18).
?誗編輯 趙飛飛